• 我的订阅
  • 社会

送别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最后一位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曾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贡献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08 13:41:00 来源:红星新闻

送别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最后一位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曾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贡献

▲任远征同志

红星新闻记者从任远征同志亲友处获悉,任弼时之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退休干部、原三室主任任远征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1日0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1月7日,任远征遗体送别活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红星新闻记者从任远征亲属处了解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负责同志、离退休老领导,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部分同志、生前友好等参加送别活动。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到现场送别或送花圈。

送别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最后一位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曾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贡献

▲任远征同志遗体送别活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讣告》显示,任远征,女,汉族,1936年8月出生,籍贯湖南湘阴,195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4月参加工作,1987年12月调入原监察部工作,2013年7月退休。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回忆起大嫂任远征时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任远征在长征途中出生,也经历过长征,她的身上留下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许多感人故事。

最后一位在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

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出贡献

任远征生平显示,任远征1936年8月出生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路过的四川阿坝地区一户藏民的羊圈,随后进入草地,因环境艰苦,母亲陈琮英没有奶水,朱德总司令钓鱼熬汤,助其催乳,这才挽救了她幼小的生命。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父母为了不拖累组织,将她送回湖南汨罗爷爷奶奶家抚养,并在任家祠堂私塾受启蒙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九岁的任远征和姐姐任远志一同被党组织接回延安与父母团聚,并进入延安保育院小学上学,过集体生活。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后,她随学校一起撤离延安,向黄河以东转移,每天跟着部队行军,有一次实在饿极了,竟将身上的大衣脱下来和老乡换吃的东西。经过长途跋涉,她终于在1948年初走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与父母重逢,并于翌年3月跟随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机关一起进入北平。

送别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最后一位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曾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贡献

▲《讣告》

新中国成立后,任远征先在八一学校、师大女附中学习,后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系,学习雷达专业,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后,她先留校担任助教,后于1963年调到国防科委五院二十三所工作,并于翌年随五院转入新成立的国务院七机部,成为该部二院二十三所的技术员。“文化大革命”中,她在七机部五七干校劳动了三年,于1972年回到北京。为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她调入丈夫朱尔谨所在的北京钢铁研究院工作,在十二室做技术员。1977年,任远征又调到新成立的国家气象局气象卫星中心做技术工作,先后任高级工程师、副科长、科长和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为中国第一颗人造气象卫星的研制作出了贡献。

1987年,任远征调入新成立的国家监察部工作,任该部三局副局长,并于1992年升任该部第三监察司司长,在1993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部合署办公后,改任中央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1998年,她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此后连续担任了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直到2013年退休。

送别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最后一位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曾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贡献

▲前来送别任远征的人们

任远征生平显示,由于特殊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经历,任远征从小受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教育和革命大家庭氛围的熏陶,养成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心直口快、敢作敢为、清正廉洁、疾恶如仇、仗义执言、秉公办事的性格和作风。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期间,她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绝不屈服于各种歪风邪气。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经常通过提案方式,反映群众的呼声。

生平还提到,任远征的逝世,使女儿们失去一位好母亲,使和她有过接触的人们失去一位好同事、好朋友、好邻居。同时,她也是最后一位在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

缅怀任远征:

生活朴素、为人正派、敢作敢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回忆起大嫂任远征,心中充满敬意。

朱佳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任远征的逝世许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引发一些社会反响,并不是偶然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任远征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之女,也是最后一位在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任远征在长征途中出生,也经历过长征,她的身上留下了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许多感人故事。

送别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最后一位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曾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贡献

送别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最后一位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曾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贡献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送花圈

同时,接触过任远征的人,普遍反映她有个好口碑。她平易近人,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生活当中很朴素;她为人正派,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为人处事很直爽,敢作敢为,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此外,任远征后半生从事纪检工作,还担任过政协委员,了解的人都知道她在纪检战线上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她在政协岗位上认真履职,建言献策。

开国上将王震之子王之代表红六军团后代写的唁电中写道: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的女儿,远征大姐一生见证党和民族的奋斗历程,她在襁褓中便跟随红军长征,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这些经历不仅磨炼了她的坚强意志,也使她更加深切地理解了人民的疾苦和党的使命。

对于任远征的逝世,贺龙元帅女儿贺晓明表示,大姐是她的精神支柱和靠山。“大姐一生无愧于爹妈生、组织教,魂归父母身边安息吧,大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任弼时二女儿任远征逝世,享年89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任远征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任弼时二女儿任远征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1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据《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刊文介绍,任弼时与妻子陈琮英
2024-11-02 17:49:00
红军长征在石阡90周年‖在红色遗迹和非遗文化中与历史对话
...字,仿佛在与那段峥嵘岁月进行心灵对话。 站在贺龙、任弼时等红军战士曾经的住室,淡黄色的灯光打亮房间,蒲扇、茶罐、油灯、陶碗和草帽等简单的生活用具和整齐叠放的薄被无不彰显着当
2024-10-08 17:49:00
“骆驼精神”的艺术呈现 | 评广播剧《党和人民的“骆驼”》
...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同志(1945年6月19日,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上,任弼时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
2024-05-10 23:11:00
...49、50、51团,18师52、53、54团在中央代表、军政委员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肖(萧)克,军团政委王震等率领下,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队,从湖南寨前圩出发西征,冲破国民党湘、桂
2024-06-08 09:18:00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苏甜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一生勤俭节约,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在战争年代,任弼时严格自律、勤俭节约,反对特殊化。他时常以野菜、米糠等为食。任弼时的夫人
2024-06-01 09:37:00
红色印记,如饴不化
...恰对着坐西朝东的三开间,与籍载印证,这里曾是贺龙、任弼时等红二军团领导人的居处。在不超过三十个小时的居住时间里,共产党人的“与众不同”被这栋百岁老屋含在舌下,像一块永远化不掉
2023-12-06 01:39:00
...补给困难。贺龙的脚裂开了一寸多长的口子,行走艰难。任弼时肺病复发,连日高烧不退。红军一度被敌人围困在方圆30里的窄小区域,陷入自湘鄂川黔根据地突围以来最危险的境地。危急时刻,
2024-10-16 05:53:00
...28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18000多名将士在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王震等率领下进入丽江,在玉龙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持、帮助下,用4天3夜成功抢渡金沙江天险,甩开了国
2023-02-18 07:04:00
这个暑假,来贵州铜仁追寻红色足迹
...主义教育基地。甘溪红军战斗遗址1934年8月,以中央代表任弼时为主席,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为委员组成的军政委员会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10月7日,红六军
2023-07-31 16: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