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征路上的壮烈凯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09: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西征路上的壮烈凯歌

——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贵州省石阡县甘溪镇,始建于1966年,之后又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改建。纪念碑坐北朝南,高9.8米,分为塔基、塔座和塔身3个部分。塔身正面镌刻着萧克题写的“甘溪死难烈士永垂不朽”10个大字;塔基正面刻有《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修建纪事》,简要讲述了纪念碑修建和修缮的目的和过程。塔座正面和左右两侧面都有刻字。其中,左右两侧面分别镌刻着老红军李真和陈靖为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的题词,分别是:“黑夜茫茫盼天明,甘溪儿女念亲人。红军回到甘溪来,漫山鲜花夹路开。”“白虎山旁忆忠魂,满峰红叶血染成。重征人祭西征人,九泉之下寄当今。新征途上奔马腾,应以硕果慰英灵。”塔座正面镌刻着《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序》。全文如下(标点为引者所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九三四年八月,红军第六军团辖17师49、50、51团,18师52、53、54团在中央代表、军政委员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肖(萧)克,军团政委王震等率领下,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队,从湖南寨前圩出发西征,冲破国民党湘、桂、黔敌军的围追堵截,于同年十月五日挺进石阡,准备经石阡到江口与红三军会合。

十月七日拂晓,红六军团前卫队刚到达甘溪,就遭遇数倍于己的湘、桂、黔敌军包围阻击。红军51团、49团1个营和红军学校学员即利用地形就地抗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后,红军50团接替红军学校学员抗击任务,掩护51团、49团和红军学校学员转移。战斗中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的52团在师长龙云率领下,突围中与桂军激战3昼夜,弹尽粮绝,未能冲出敌人的包围,全部壮烈牺牲。龙云受伤被俘后,在长沙被军阀何健(键)杀害,留下了红军长征历史上著名的甘溪战役。红军主力突围后历经艰辛,转战于石阡、余庆、施秉之间崇山峻岭中,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达印江木黄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胜利会师。

二〇〇六年十月七日

碑文简要记述红六军团西征的过程,展现了红六军团在甘溪的浴血奋战,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定信念、顾全大局、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催人奋进。

1934年4月,广昌失守后,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中革军委向湘赣苏区发出训令,命令红六军团由湘赣苏区先行突围,深入湖南、调动敌人、摸清情况,在湘中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以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至湘西根据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接到中央电令后,红六军团积极进行转移的准备工作。8月7日下午3时,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和红军学校共9758人,从江西遂川出发,突破敌人封锁线,开始西征。10月3日、4日,中革军委连续电令红六军团向江口前进,并与在印江的贺龙所领导的红三军相呼应。根据电令,红六军团从瓮安猴场改道向东北前进,分两路经龙溪进入石阡河坝场等地,准备经石阡县境进入江口地区。10月5日,红六军团进入石阡县境。

10月6日,红六军团前卫向甘溪进发,第二天继续东进,准备当日在甘溪休息,然后利用夜晚越过石镇大道进入江口。7日上午10时,红六军团前卫部队到达甘溪并与敌军遭遇。前卫红51团、49团1个营和红军学校学员利用地形就地抗击;红50团则迅速抢占了羊东坳高地,以掩护镇上的49团和51团。战斗十分激烈,而敌军还不断增援。军团首长认为,战斗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打下去无取胜把握,遂决定退出战斗向南转移,令红50团接替红军学校抗击任务,掩护军团主力转移。10月8日,红六军团主力进至包溪红庙,打退敌人追击后继续向南转移,在路腊遭遇敌人,经激战后摆脱敌人追击。9日,又在施秉大庆地区遭敌拦击,红50团被截断。

从甘溪遭遇战到大庆战斗,我军前后减员六、七百人,红六军团被截为3段,陷入了湘、桂、黔3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之中。加之贵州多山,行军困难,伤、病员极多,情况十分危急。

为避敌锋芒,保存有生力量,军团首长决定各自分头突围去黔东根据地寻找贺龙领导的红三军。随后,红六军团主力在石阡余庆、施秉等地的高山密林中与敌人周旋。

其中,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的红49团和红51团各一部分突围出石阡,经9天9夜艰苦转战,于10月15日在沿河县铅厂坝地区与红三军会合;红50团通过石镇大道,经平贯、平地场,于10月23日在江口县的苗旺与南来接应的红三军会合。其余红军军团主力在10月16日拂晓,从朱家坝出发转移,经过十几日的艰苦奋战,于24日抵达印江木黄,与红三军胜利会师。

突围中,为掩护红六军团主力转移,红18师52团800余人在师长龙云的率领下与追击之敌在板桥和大田激战,红军减员近半且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后又在困牛山再陷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的重围。在困牛山战斗中,师长云龙率200余人冲破陡壁荆丛,顺河沟突围。但转战至岑巩龙颈坳一带时,龙云受伤被俘,最终英勇就义。其所率的红军战士,有的战死、有的失散,只有少数归队。断后的100多名红军战士在团长田海清的率领下继续战斗。到最后,100多名红军战士抱着宁死不误伤混杂在敌军中的老百姓、宁死不做俘虏的决心,从困牛山义无反顾地集体跳下数十米深的虎井沟。除个别红军战士被树藤挡住幸存外,大部壮烈牺牲。红18师52团“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红六军团从甘溪遭遇战到困牛山战斗,历时十几天,付出巨大牺牲,但依靠大无畏的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终于分别成功突围与红三军胜利会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个暑假,来贵州铜仁追寻红色足迹
...席,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为委员组成的军政委员会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10月7日,红六军团一路征战进入石阡甘溪,先头部队与敌发生遭遇战,陷入重围,甘溪战斗
2023-07-31 16:40:00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
...。碑高10.5米,底座长9米、宽3米,呈火炬状,碑主体右为红六军团军旗,左为困牛山,上面镌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旗山融为一体构成丰碑。纪念碑底座前面的正中间,镌刻着由中
2024-05-13 16:38:00
红色电影《困牛山》讲述90年前的壮烈往事
...陈德昌的父亲原名叫何步荣,12岁参加游击队,1934年作为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二团任司号员,随部队长征来到铜仁市石阡县。他们与数倍于自己的围追之敌展开殊死战斗,没有一人叛变,没
2024-12-20 01:51:00
揭开尘封70年的真相!电影《浴血困牛山》首次在贵阳点映
...度?省委党史研究室决策咨询处副处长刘丽: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在连续突破敌军4道封锁线后,于当年10月进入贵州省石阡县甘溪镇,随即陷入
2024-12-18 22:32:00
贵州石阡:以红色文化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更有力。让尘封已久的历史活起来1934年10月,西征中的红六军团18师52团为掩护主力转移,主动把敌军引向困牛山地势险要的绝境。战斗到最后,红军战士誓死不当俘虏,誓死不伤百
2024-04-06 12:53:00
...新闻单位作了报道。红军指战员在困牛山集体跳崖突围的壮烈历史得以重见天日,名垂青史。说起这件事,笔者与此还有些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认识了一位老红军,他姓唐名叫唐
2024-10-25 05:52:00
...追寻红军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纪念红二军团、红六军团木黄会师90周年文艺活动。印江红军和游击队员后代代表、退休老干部、“光荣在党50年”党员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劳动
2024-10-29 06:01:00
2023·新时代的贵州人|赵春莉:倾情讲好红色故事
...义务讲解甘溪英雄纪念碑、红军长征经石阡陈列馆、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石阡旧址、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景点,屡获好评。赵春莉先后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劳动模范、中国好导游、贵州省优秀
2023-09-12 12:14:00
电影《浴血困牛山》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
...山》被列为贵州省文艺创作生产重点项目,该电影以红军红六军团长征西征在困牛山的战斗为背景,讲述红十八师五十二团指战员转战湘桂黔边,面对数倍敌人,五十二团800多人主动诱敌将敌人
2024-09-13 18: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
晋韵邂逅文创
2025-08-17 19:48:00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