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色印记,如饴不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01: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

祥云将军第:

红色印记,如饴不化

红色印记,如饴不化

□ 杨丽芳 文/图

祥云的洱海卫城老得像一部线装书,而书中那张精美的插图——将军第,是清代两广总军门杨发贵的宅邸。它建于民国初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人们习惯称它为“北中街23号”,或者“中国工农红军二军团指挥部驻址”。

如果说古建筑是一种雕塑,那么它早已把石头和木块变成了精美的诗歌。站在气宇轩昂的三滴水大门前,你会发现四龙吐珠、荷花抱瑞的瓦顶飞檐下,有着精美浮雕和镂空装饰。一首隶书撰写的《陋室铭》,由雕花立柱平分八块,均匀排列在刻有“将军第”大理石匾的两边。大象、梅花、松树、麒麟、梅花鹿等雕刻,让大门基柱石有了更幽深的韵味。志节高尚、清白传家的宅第主人形象由内而外氤氲开来,慢慢地向上升腾。

大门两边的墙牌,重复讲述着发生在门内的故事。而故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新与旧的交替中点燃的那一粒星星之火,那红色的光芒,以燎原之势,形成一股强劲的飓风,把人带回红军长征过祥云那段绕不开的历史。1936年4月19日,红二方面军从奇袭祥云到挥师宾川,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这一座晚清将军的旧宅。

仿佛故事的转角,总在跌宕曲折中暗藏玄机。跨过高高的门槛入户,并不见阔院。幽深的过道旁边,以青砖为裙的旧舍,斑驳墙体和木格窗棂,标注出岁月累叠散落的只言片语。

横在时间前面的又一道木门如同虚设,无需侧身,便能触及将军第生命常态与历史非常态碰撞的回声。穿过门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密密匝匝的绿植,在四方围合的天井中,树绿松青、鸟儿相戏,鸭脚木撑开巨大的绿伞,桂花悠悠释放着香味,真正天人合一、奇巧结合,自然美与建筑美相映生辉。

整栋建筑坐西朝东,共一院40间,为“四合五天井”“跑马转角楼”“三坊一照壁”的组合。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檐角飞翘,榫卯之间,是日子与日子的叠加,时空与时空的交错。站在天井中央抬头望去,蓝蓝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给这幽暗的居所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阳光下,一株三叶梅红得刺眼,又恰对着坐西朝东的三开间,与籍载印证,这里曾是贺龙、任弼时等红二军团领导人的居处。在不超过三十个小时的居住时间里,共产党人的“与众不同”被这栋百岁老屋含在舌下,像一块永远化不掉的糖。

穿过南厢房进去,一座荒芜的小花园把那些散乱的、扩展的思维裸呈在你的面前。如今的房主人,规划着岁月里通俗与雅致并存的生活形态,让人在些许的绿意中,遐想自然弧线勾勒出的勃勃生机。在三坊一照壁的花园建筑格局中,精巧绝伦、袖珍可爱的半月形小池塘,设在整幢建筑的正南方部位,正应了“片钱半月塘,财谷百千仓”之雅说。

将军第那不动声色的雕梁画栋和青瓦白墙,承载着百余年的风雨沧桑,镌刻着抗法英雄杨发贵的英勇事迹,播下了红军长征过祥云的星星火种,在红军长征的革命史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岁月在这里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所有的景物在缓慢中后退,仿佛是一部慢慢回放的老电影,那些依次出场、退场的人和物的片段,如水印般逐渐清晰、明朗,以重点文物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模式永远地固定了下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大管理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追寻红色印记 传承革命精神
...供图7月21日,实践团队前往苟坝会议会址,共同寻访红色印记。在深入的交流和访谈中,队员们集中探讨了大学生在传承贵州红色文化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深刻领悟了开
2024-07-26 12:01:00
红军长征在石阡90周年‖在红色遗迹和非遗文化中与历史对话
...在桌面,红军的严肃神情、物品的历史痕迹、桌面的岁月印记,历史回响轻荡耳边。走出红色遗址,参观人员来到雕梁画栋的万寿宫与禹王宫,青砖灰瓦的建筑诉说着历史记忆。两侧的砖雕精美绝伦
2024-10-08 17:49:00
把名人家风家训融入“行走的思政课”
...画面联系起来,让人们能寻觅浮雕背后的福州籍革命先烈印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庄严场面。我们要铭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传承其珍贵的精神内涵,感悟其
2024-04-04 04:15:00
“寻红色印记 享别样六一”——龙润幼儿园开展六一系列活动
...园开展“红色教育月”活动,带领幼儿重温历史,寻红色印记,享别样六一。六一前各班级通过组织“朗润小主播”活动,孩子们诵读红色经典,了解红色故事,学唱红色歌曲,带孩子们重温红色经
2024-06-03 09:38: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不只是讲他的传奇更是想聊聊我们脚下的土地藏着怎样的红色记忆石美祥 摄从福州南台岛往南走乌龙江畔的千年古镇螺洲素有“小福州”之称这里不仅保存着完整的古建肌理更孕育了无数文化名人
2025-09-30 22:45:00
追寻红色印记 磨炼意志品质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11月18日,德安县一幼开展首届亲子远足实践教育活动,让幼儿追寻长征记忆,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锻炼坚强意志品质。活动中,幼儿们参加了“飞夺泸定桥”“红军过草
2023-11-24 08:04:00
...升级,建成“一河两岸”红色景观带,打造具有鲜明红色印记的旅游通道,推出黄麻惊雷起义风暴线、百位将军英雄体验线、全域红色旅游研学教育体验线3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红安为中心,覆
2023-10-19 08:56:00
打卡贵州红色旅游胜地⑧|走进黔东南,品读峥嵘岁月革命故事
...关阅读:打卡贵州红色旅游胜地①|来爽爽贵阳找寻红色印记打卡贵州红色旅游胜地②|来转折之城红色遵义重走长征路打卡贵州红色旅游胜地③|六盘水:探寻红色记忆 感悟“三线精神”打卡贵
2023-07-28 19:27:00
“90后”对话“90后”⑧|枪杆岩下的回响:红色传承育新人
...梯子岩、手扒岩、红军陈列室、罗炳辉休息室和饮马泉等红色革命遗迹,成为了后辈人前往瞻仰的好去处。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村 “90后”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崇林和纳雍县人民武装部“90后
2024-12-30 17: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