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守护历史印记 激活文化脉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6 06:11:00 来源:贵州日报

张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贵州,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壮阔的革命文化和璀璨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它们不仅是贵州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文物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扎实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贵州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75处,其他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4000余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0余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00余项;红军长征足迹遍及全省60多个县(市、区),留下753处不可移动长征文物,2500多件可移动文物,高等级长征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

坚持保护第一,强化文物系统性保护。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近年来,贵州实施文物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和低级别文物保护等文物系统性保护行动,加强保护维修和科学管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改善。开展贵州长江流域文化文物资源,阳明文化、屯堡文化遗产调查,系统加强我省廊桥保护研究利用,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万山汞矿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力推动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申遗工作。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组织开展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做好城乡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坚持多措并举,夯实文物保护基础,推进文物保护“四有”工作规范化建设,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线空间坐标测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逐渐构建起以文物资源为核心的文物保护体系,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得到保护、改善,维护了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突出重点,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展示。贵州是红色历史的璀璨明珠,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文物保护展示的重要篇章。近年来,贵州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建设为抓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组织开展了红色资源的整理、调查与利用专项课题研究,制定红色资源调查、认定、分类和定级标准。公布贵州省革命文物名录和贵州省长征文物名录,举办全省红色讲解员大赛,建设红色讲解员先锋队。推进革命文物的整体规划、连片保护。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1+3+8”标志性项目体系建设,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网站及数字平台建设。推动长征文化遗址遗迹、抗战遗址、三线工业遗产等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贵州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将红色资源串点成线,策划推出10条红旅融合精品线路。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价值挖掘、研究阐释,不断夯实保护传承基础,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博物馆建设,让文物活起来。优化全省博物馆空间布局,推动博物馆数量、质量“双提升”。组织开展全省生态博物馆调研评估,完成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提升,全省备案博物馆增加到157家。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深入挖掘文物的内涵,阐发文物价值,创新文物利用方式,采取数字化技术、互动展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文物。注重宣传教育,增强了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推动文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建立文物数字化档案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加强文物数字化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促进文物有效利用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热”起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红火起来。

开展考古研究,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考古研究是认识和了解贵州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化考古与文明历史研究,考古和文明研究成果丰硕。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龙囤》考古专著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考古工作,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配套政策,开展全省文物地下埋藏区域评估,做好公路、铁路、水利、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文物考古工作。开展贵州省长江流域文化文物资源调查,深化实施“四大文化工程”研究,完成安顺屯堡村寨文化文物资源、屯堡文化遗存调查资料整理。用好民族文物资源和考古研究成果,展示贵州各民族的精神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根基。

推进文物合理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贵州在文物保护传承中,注重推进文物合理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通过挖掘文物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将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依托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实现文物的虚拟展示和互动体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文物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保护文化遗产,构筑精神家园。加强文物景区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文物保护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平安工程,确保文物安全。坚守文物安全底线,为文物的安全、真实和完整保驾护航。推进文物保护巡视巡察、督察暗访、日常巡查、包保责任、审计监督等工作机制落地落实,在全国率先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省委和市(州)党委对下级党委巡视巡察内容。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和文物管理使用者的直接责任。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文物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工作调度,逐步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切实维护文物安全。全省文物违法和文物安全事件得到有效管控,文物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贵州文物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刻认识到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民族的记忆,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形成符合贵州省情的文物保护机制体制。不断深化对文物内涵的理解,探索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新方法,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更加注重将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文物的合理利用途径,让历史的光辉在当代继续闪耀,让文化的精髓在未来健康发展。大力培养专业的文物保护管理专业人才,为文物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守护好每一处历史印记,激活每一段文化脉动。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经验、做法,讲好贵州历史文化故事,传播好贵州声音,不断提升贵州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影响力。

(作者为贵州省文物局局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轨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近日,“西湖印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在钱王祠依光堂开展。此次展览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遴选西湖景
2025-08-04 07:19:00
...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大展以及2024年开年大展《北疆印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等精品大展,让游客深度领略了北疆文化的魅力。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必须始终把保护放
2024-03-25 04:41:00
...临沂日报■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莒南:聚焦文物保护利用 激活文化传承发展□临报融媒记者 徐淑刚通讯员 汲中敏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莒南工作站在莒南县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它的成立,
2023-09-13 07:43:00
...4月13日、20日、27日上午9:00—10:30,将分别举办革命文化印记、侨台文化印记、植物园印记等3场思明区文物游览活动。思明区文物宣导团志愿者将带领大家实地探访醉仙岩征
2024-03-31 07:20:00
三条检察建议“激活”三地文化遗产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郭晓静 张莎铜梁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干警在安居古城对游客进行法治宣传。(铜梁区检察院供图)合川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干警对龙多山摩崖石刻文物保护情况
2024-06-09 04:55:00
...源,等待游客去挖掘,这是一场触摸“博物馆之城”历史印记的实践之行,也是一次涨知识、增见识的文化之旅。在博物馆内,透过一件件珍藏,了解那些沉睡的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5-04-03 10:30:00
...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西安市政协委员建议:用人工智能“激活”汉长安城本报记者 路强《&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4-04-23 02:19:00
激活历史文化遗产“廉”因子
...众身边延伸。 做好结合融合文章,创新表达形式,持续激活本土文化“廉动力”记者: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实践中,如何把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
2024-04-23 03:18:00
讲好龙山文化故事,传承发展黄河文化,“商量有章”这样助力!
...传承,在寻根、保护、展示上用心用情用力,在守护文明印记中筑牢文化根基,继续深化与山东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合作,支持山东大学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适时提出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
2023-07-23 17: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日前,天柱山风景区推出的“一次购票、终身免票”活动,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关注。这不仅是一项创新的惠民举措
2025-10-19 06:55:00
十月的古交,铺开一幅丰收的画卷。秋风送来田间的问候,枝头挂满山野的馈赠。一颗颗饱满的大果榛子,一口口生津的沙棘汁,一个个蕴含手工温度的花馍……这些承载着土地深情的“宝藏”
2025-10-19 07:20:00
10月18日,交警支队通报,即日起至12月31日,中环线(东、南、西、北)将在夜间安装声屏障,施工期间施工路段将封闭最右侧一条机动车道
2025-10-19 07:20:00
10月12日至16日,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山西民革企业家联谊会共同在浙江大学举办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班,50多名民营企业家聚焦国家社会发展新形势
2025-10-19 07:21:00
石家庄仓丰路(中华大街至胜利大街)项目建成试通车
10月18日,石家庄市仓丰路(中华大街至胜利大街)项目建成试通车。石家庄市仓丰路(中华大街至胜利大街)项目建成后打通了仓丰路全线的最后一处断点助力石家庄南部区域新增一条贯通铁路的
2025-10-19 07:42:00
近日,位于福州市连江县筱埕镇筱埕村的西山观海营地已完成提升改造,免费向公众开放。
2025-10-18 13:07:00
山东沂南:新能源产业激活县域发展新引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尹君 毕泉奇 李雨曈 近年来,临沂市沂南县聚焦新能源产业链发展,锚定“创新为核、企业为要、集群为势”的发展路径
2025-10-18 13:48:00
护理“能手”出征!临沂市中医医院在这场中医护理学术会上拿奖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岳珊10月11日-12日,山东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技术全科化工作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议在青岛召开
2025-10-18 13:48:00
红色热土汇聚企业力量,热血淄博携手鲁维制药再出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四季轮转,淄博的热血基因始终在城市脉搏跳动。“热血淄博”企业行再启,这个秋末,这场以温暖为底色的“热血奔赴”在继续
2025-10-18 13:51:00
技能改造扩产能,临沂阳光热力公司供暖保障再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杨晓菲 张乐杨为确保今冬临沂市民能够享受优质、稳定的热源供应,连日来,阳光热力有限公司抢抓秋季施工黄金期
2025-10-18 13:51:00
临沂康养护理中心陪长者“登高”,看“最近的未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10月16日,临沂医养公司联合党支部组织在住老人及党员志愿者走进临沂市规划展览馆,开启了一场“迎重阳”秋季出游活动
2025-10-18 13:51:00
市赛“全获奖、霸前五” 神龙小学子林分校实现新突破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梁荣 刘杉)近日,从武汉市建筑模型比赛纸结构承重赛场上传来喜讯,神龙小学子林分校4名参赛学生全员获奖
2025-10-18 14:12:00
济南市2025年业余无线电台操作技能考试圆满落幕
10月18日,由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济南市无线电监测站承办、济南市业余无线电协会协办的2025年业余无线电台操作技术能力验证考试
2025-10-18 14:56:00
27支职业车队亮相贵阳!“环贵之夜”点亮悦然时光
10月17日晚7点,环贵州自行车赛路边音乐会在贵阳观山湖区悦然时光准时开启。作为此次赛事活动的重要环节,27支国内外职业车队在“环贵之夜”车队亮相仪式上依次登场
2025-10-18 15:10:00
中交天航局西南公司青年安全员李浦宇:于细微处筑牢“生命防线”
多彩贵州网讯 中交天航局西南公司承建的贵州云樾府项目现场,一位名叫李浦宇的年轻安全员,正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2025-10-18 1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