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临沂日报
■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莒南:聚焦文物保护利用 激活文化传承发展
□临报融媒记者 徐淑刚
通讯员 汲中敏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莒南工作站在莒南县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它的成立,为莒南县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也标志着莒南县文物工作又迈入了一个新起点。近年来,莒南县以文物安全保护为底线,以文博业务特色为主线,在寻根、保护、展示上用心用情用力,坚持以文物保护利用之基,激活文化传承发展之力,全县文物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稳中求进、进中求变,文物工作呈现新局面。
由“重藏”到“重用”
让文物化身“故事主角”
对于众多的县级博物馆来说,由于各方面条件有限,多年来“关门保护、重藏轻用”成为文物工作的主要模式,常年对外的服务方式也仅限于坐等群众观展。但是,作为承担着历史使命与文化传播职能的博物馆来说,不能只是关上门保护文物,而是要打开门讲出文物的故事,主动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因此,如何激活文物的时代生命力,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要使命。
莒南县文物资源丰富,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4万余件,彰显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了解历史厚“家底”,讲好文明好“故事”,离不开文物来“入戏”。多年来,莒南县积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工作,以博物馆为文化阵地,努力开创文物资源利用新路径,在做好常规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打造博物馆文博研学服务品牌,形成了以文博“云”课堂、文博“手工课堂”、文博“行走课堂”、文博“节日课堂”、文博“红色课堂”为五条主线的研学服务项目,主动推动博物馆教育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去了解文物、触碰历史,让文物揭开神秘“面纱”,走出馆藏“密室”,走向大众“讲台”,把文物故事融入时代发展,让文物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角”,以这种活泼的形式、新鲜的内容,影响和引领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有力提高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信。
由“守护”到“激活”
让文物融入“百姓日常”
博物馆相对于其他文化场所,其收藏的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何将文物保护成果转化为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记得住的文化传播内容,对于县一级博物馆来说,让文物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利用馆藏资源开展接地气、有内涵的社会教育、社会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莒南县坚持自主研发文博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博营养餐”。在设计上,以“主题课程+馆藏器物+参与体验”为思路,以学习文物知识为切入点,以手工、手绘互动为穿插,凸显莒南县文物资源、文化特色,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亲近家乡历史,培养良好情操,感受到深度的文化艺术知识和轻松活泼的动手体验;先后开发设计了“青花挂帘”“红色展厅里的小小侦察兵”“考古小将田野来报到”“春日乐‘陶陶’”“播种希望·亲子农耕”“遇见春天·青春有为”“仗剑走天涯——古代兵器主题文博研学”“博物馆里的小小考古家”“翰墨拓印——拓片体验主题文博研学”等研学课程,通过知识传授、手工制作、田课实践等多种形式,以“动脑学习”“动手体验”“动脚户外”的“脑—眼—手—脚”的完整流程,实现了创新性、趣味性、实用性兼备的服务功能,让文物“活”了起来。
同时,积极打造精品展陈,通过对珍贵历史文物的展览展示,深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相继推出“初心·使命——莒南县红色文化展”“勿忘在莒——莒南县考古成果展”等展览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由“小众”到“大众”
让文物实现“社会共享”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共享文物保护成果,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莒南县积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把博物馆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将博物馆系列活动切实下沉到乡镇、村落、老百姓家门口,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两创”精神食粮。
一是馆馆互动。充分利用莒南县国有、非国有博物馆资源优势,加强文博研学馆际联合协作。先后联合莒南县德君泥陶博物馆、神农传统农耕博物馆、永泰茶具文化博物馆等非国有博物馆,研发开展了陶器主题研学、农耕智慧主题研学、“春诵夏弦 那些年的老课本”主题研学,充分调动、利用全县博物馆资源,带动非国有博物馆进一步活化、用好文物资源,普及文博教育,推动非国有博物馆从“私家珍藏”走向“社会共享。”
二是馆校互动。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莒南县积极推进馆校合作共建,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实行“博课+校课”的教育模式,将博物馆文博课堂嵌入学校教育,常年开展“文博课堂进校园”活动,推进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共享共通共融,先后走进莒南县第一小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以及各镇街小学等学校,将优质的文博服务送到学生身边,让学生们在课堂外学习到了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实现了“博课+校课”“教育+文化”的双赢,受益学生达5000余人。
三是点单互动。为推进文博精准服务,莒南县配套推出了“文博课堂·你点单”服务项目,制作了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精品课程,形成文博课堂资源库,并根据群众需要和订单分类,及时开展文博课堂“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服务,先后接受了十字路街道红星幼儿园、筵宾镇文化站、文疃镇小学等基层单位的文博点单,让文博服务由面上的覆盖,延伸到了“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年均服务青少年及基层群众1万余人,充分满足了线下、线上,馆内、户外等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根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推动了文化“两创”落地生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