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通榆法院:倾心化解家庭矛盾 八旬老人老有所养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1-19 11:47: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近日,在通榆县新华镇大有村的“百姓说事点”,一起经网格员、司法所多次调解无果的赡养纠纷案件,最终在通榆县人民法院新华人民法庭法官的悉心调解下圆满化解,不仅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也使手足之情得到维护。

年近八旬的刘大娘与老伴共育有两子两女,老伴十多年前去世后,她一直独自一人生活。2023年年初,刘大娘突患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此时,老人的两个女儿远嫁外地,两个儿子互相推诿,她的生活着落成了问题,为此,网格员和司法所多次调解,最终确定由大儿子王某甲和两个女儿轮流赡养老人。2023年年末,刘大娘的病情加重,子女间再次因赡养问题产生纠纷,网格员和司法所介入,多次调解无果后,今年年初,老人将两个儿子都诉至法院,要求其履行赡养义务。

新华人民法庭在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与老人所在村网格员联系,考虑到,本案是家庭矛盾纠纷,如果对簿公堂,不但老人不能安享晚年,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深,因此,决定采取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为此,案件受理的当天,承办法官便联合网格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到刘大娘的两个儿子所在村委会作调解工作,在村委会,承办法官也见到了刘大娘的小儿子王某乙。面对法官,王某乙一肚子的委屈,他表示,当初自己已经放弃了父母的财产继承,而王某甲认为,既然父母养了你一回,就应该承担赡养义务,兄弟俩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吵得不可开交,第一次调解以失败告终。

面对调解僵局,承办法官转变了工作思路,第二次,他将兄弟姐妹几人都约到了新华镇大有村的“百姓说事点”,在网格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对兄弟二人采取 “背对背”的方式进行调解,逐个谈心、分别疏导,将双方意见、想法、误会摸清。一方面承办法官向两兄弟释法明理:“百善孝为先,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赡养老人既是责任也是义务,于情于理于法,都应无条件的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善待老人”;另一方面,承办法官对兄弟姐妹几人进行劝解:“半生父母恩,一世手足情。兄弟姐妹只有和睦友爱,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

最终在承办法官、网格员、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兄弟二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就母亲的赡养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根据母亲意愿,老人住进离家较近的养老院,兄弟二人每人每月支付300元赡养费,两个姐妹出于自愿也每人每月支付300元赡养费。至此,这起家庭矛盾、赡养纠纷案件圆满化解。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赡养老人不仅是道德与情理上的问题,更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下一步,通榆县人民法院新华人民法庭将充分发挥多元调解机制作用,强化调解力量,避免“法律胜诉、亲情败诉”的现象,用心用情解决家庭纠纷,化解家事矛盾,释放司法温度,促进家庭和谐,发挥家风建设的重要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通榆县人民法院供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93岁老人起诉六旬子女 “老养老”如何解?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赡养纠纷中,原告是93岁的钱阿婆,被告则是她的三个子女,也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重阳节到来前夕,静安法院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该院2
2023-10-27 01:49:00
合江法院:下沉网格化解赡养纠纷
...闻网消息合江县“政法干警驻网格”工作部署以来,合江法院扎实开展驻网格活动,实施院领导包联乡镇、干警包联村机制,组织干警每月下沉网格,实现纠纷联动处置化解,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
2024-04-18 12:53:00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本报讯 (记者 黄乔)10月18日,南川法院南平法庭有效化解一起母女赡养费执行纠纷。今年7月,南川法院启动涉赡养执行纠纷调处化解和回头看集中行动,该案正是此
2023-10-24 04:45:00
父亲要精神赡养 女儿被判去探望
...女儿告上法庭,索讨的竟是女儿的“精神赡养”。最终,法院判令女儿每月第一个周六去探望一次父母。然而,法院的一纸判决真的能让老人获得期待的“精神赡养”吗?缘由“乖乖女”不听话 父
2024-03-21 13:32:00
“感谢检察官,让我们能有机会送别母亲”
...过村委会等多方调解,可始终未能解决,她由此产生了上法院起诉维权的意愿。陈婆婆已经年过八旬,无经济来源,生活缺乏基本保障,属老年弱势群体,符合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条件,且有支持起诉
2023-08-30 06:35:00
七旬夫妻因无人赡养将4儿女告上法庭,两女儿称父母把积蓄给了儿子,法院:一人被羁押,三人轮流照顾四个月
...的磋磨后,还要承受来自至亲的无视……近日,息县人民法院关店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赡养费纠纷。年近七旬的刘某夫妇一纸诉状将四个儿女诉至息县人民法院,要求四个儿女每年支付老两口赡养费
2023-12-14 13:44:00
暖心调解  唤醒亲情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暖心调解 唤醒亲情——荔城区人民法院通过巡回审判化解赡养纠纷荔城区人民法院组织巡回法庭,深入村居就地办案,方便群众。图为法官会同村干部,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化解矛
2023-06-21 07:28:00
赡养老人,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文转自:宁夏日报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在调解案件。“赡养父母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应尽的法律义务,作为子女自身存在困难确是实情,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想想父母
2023-12-04 07:26:00
87岁老人状告儿子“不回家看看”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87岁老人状告儿子“不回家看看”法院依法判决支持母亲“精神赡养”诉求晚刊讯 (通讯员 黄 婧 记者 陈 霞) 因家庭琐事与年迈的母亲产生矛盾,子女可以拒绝探望老
2023-10-24 07:2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南京照相馆》热映引发市民查档热潮
《南京照相馆》热映引发市民查档热潮——穿越时空,和祖辈“见面”□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苍淑珺克良辰通讯员王伟近日
2025-08-02 10:21:00
爱不能靠“善意谎言”维系 珍爱网教您如何真诚沟通
“你有对你的伴侣说过谎吗?”尤其是对最亲密的人,我们总是会对不好的部分三缄其口,于是就有了善意的谎言。那么,爱情里的谎言
2025-08-01 09:09:00
怕被拒绝 一条信息反复修改 专家:警惕文字讨好变精神内耗
“这周末回家吃饭吗?”“能让大孙子多住几天不?”周末临近,吴大伯盼着和孩子团圆。孙子学业忙,他想趁暑假让孙子多留些日子
2025-08-01 09:43:00
东湖评论:“泥潭女子”为爱脱困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吕鉴蕾7月25日,本网以《“泥潭女子”守护植物人丈夫,带着家人走出悲苦阴影》为题,报道了湖北黄石80后女子程丽珍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丈夫的感人事迹
2025-08-01 10:13:00
及时语|安徽14岁女孩暑假摆摊25天赚2000元 这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大皖新闻讯 7月31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安徽14岁女孩逛公园发现商机,摆摊卖玩具25天赚了2000元一事,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2025-08-01 10:19:00
从焦急到安心:一场关于信任的寻机行动
从焦急到安心:一场关于信任的寻机行动薇薇的马尾辫随着急促的脚步在肩头剧烈晃动,额前的碎发被泪水浸得半湿。她猛地推开服务中心的玻璃门
2025-08-01 11:27:00
g010801.jpg
2025-08-01 07:05:00
“开盒”少年:从网络的“神”到普通人
作者:魏荣欢 刘萌萌近日,官方印发通知,督促各地强化“开盒”问题整治。这类买卖个人身份信息,再通过网络泄露的行为背后,大多消费者和提供服务的都是青少年
2025-08-01 01:10:00
恋爱谁买单? 珍爱网带您读懂当代青年爱情观
在亲密关系中,有些问题看似琐碎,却常常触及情感的敏感神经。例如“恋爱账单该怎么付?”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却往往成为情侣间争执的起点
2025-07-31 09:26:00
发育迟缓被建议引产的宝宝,在这里迎来了“生长逆袭”
鲁网7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见习记者 王晓玥 李文卓)7月28日下午,烟台毓璜顶医院产科门诊一诊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对夫妻怀抱着一个一岁大的男孩走了进来
2025-07-31 09:30:00
· 用狗试毒结果全家中毒
一家三口吃野蘑菇中毒进医院,大爷怕有毒,第一次炒完喂狗试吃,见它没事才继续炒了大半盆,吃完3小时后,全家陆续呕吐。
2025-07-31 17:21:00
男孩学习游泳时溺亡,亲属:游完那一圈就能结业
贵州11岁男孩学习游泳时溺亡,涉事游泳馆已停业。
2025-07-31 17:21:00
豫人为善丨“鲜得没点儿!”这位退役军人照顾母亲感动乡里
大河网讯 “俺村有个苏志强,全村人都夸他‘鲜得没点儿’(当地方言,意为好得没话说)!”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在平顶山汝州市焦村镇水沟村采访时
2025-07-31 19:41:00
安徽14岁女孩摆摊卖玩具25天赚2000元 家长:走红后竞争多了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安徽14岁女孩暑假摆摊卖玩具25天赚2000元”的话题在网上引发关注,对此,家长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07-31 1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