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87岁老人状告儿子“不回家看看”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24 07: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87岁老人状告儿子“不回家看看”

法院依法判决支持母亲“精神赡养”诉求

晚刊讯 (通讯员 黄 婧 记者 陈 霞) 因家庭琐事与年迈的母亲产生矛盾,子女可以拒绝探望老人吗?近日,兴宾区人民法院来华人民法庭审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

原告韦某某现年87岁,共生育5个子女,子女均已成年并独立生活,其丈夫于2013年病故。自2002年4月以来,原告身患脑梗、高血压等疾病,无固定劳动收入,主要跟随次子韦乙生活。自原告患病以来,被告韦甲因家庭矛盾对母亲产生不满,拒绝探望和问候原告。面对韦甲的不闻不问,原告只能暗自垂泪,不得已诉至法院,要求被告韦甲履行赡养义务,常回家看看,每周陪同聊天两次,每次1个小时以上。在案件庭审过程中,被告辩称自己需要养家糊口,故没有时间去看望母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被告作为原告之子,其探望年老患病的母亲不仅是法定义务,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原告诉请被告对其进行探望无论是法律上还是情理上均应得到支持。关于探望的次数,法院结合实际,酌情判定被告应每月至少探望、问候原告一次,为便于生活、维系亲情,酌定其探望、问候的方式不限于接触式探望、通过电话或互联网问候等。

案件宣判后,法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工作,被告对判决结果表示接受并愿意执行。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现案件已发生法律效力。

本案中,法院从情理与法理两个方面引导被告履行其对母亲的精神慰藉义务,切实保障了老年人身心健康,增进了家庭和谐,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对老人的赡养绝不是一纸冷冰冰的判决就可以完成的,希望所有子女常回家看看,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孰对孰错?广西87岁阿婆与儿子疏远多年,却对他提出这个要求
...活所需的金钱及物质不是衡量赡养的唯一标准,还应包括老年人精神的慰藉和情感的陪伴。本案中,原告作为母亲风雨数十载将5个子女养育成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今原告已是耄耋之年,本该
2023-10-24 10:54:00
93岁老人起诉六旬子女 “老养老”如何解?
...30%。和一般的赡养纠纷相比,由于这些案件中的被告也是老年人,自己往往面临着看病、子女无力赡养、需要照管孙辈等问题,有些甚至需要他人照顾日常生活。面对“老养老”矛盾,法院在审
2023-10-27 01:49:00
...明、孙某奎依法支付赡养费。法院审理认为,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法院综合考虑孙某文与华某所在的当地生活水平、收入状况、实际需要以及其子女的经济承受
2023-02-01 00:13:00
赡养老人,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
2023-12-04 07:26:00
“分家”后,子女是否还有赡养义务?
...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不仅
2023-11-22 01:28:00
裕安区法院:“判后答疑”释法解“心结”
...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相关内容,对子女法定赡养义务、老年人权益保护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最终,被告纷纷表示,要自觉履行判决书中的赡养义务,让母亲安度晚年。
2023-02-20 09:34:00
儿子要求孙子女共同赡养老人, 法院会支持么?
...婵娟)兄弟俩因不尽赡养义务,被母亲告上法庭,其中二儿子却要求孙子女共同尽赡养义务,法院会支持么?请看武陟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基本案情原告李某某与其丈夫赵某某(已
2024-07-23 16:50:00
当“夕阳红”遇见“法律事”
...文转自:人民法院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涉老年人案件呈现增长趋势,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9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共审理涉老年人婚姻家事纠纷案件6304件,其
2023-12-19 06:05:00
履行赡养义务就可取用父母存款?
...行卡交由共同居住的子女保管,银行卡里的钱本身是属于老年人所有,其支取应遵循老年人的意愿。如果成年子女能够证明将卡内款项支出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赡养老人以及事前征得老人同意,则
2024-03-13 05:2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