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的主题依然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这次要介绍的是老牟平县历史上的“神童乡”。
就一般观感而言,“神童乡”这个称呼,显然比较另类。因此,其得名由来,也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
“神童乡”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存在于老牟平县的区划名称。在当时,乡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以地理方位(如观海乡、桂山乡等)、以佳词或典故(如和平乡、大同乡)、以辖区村庄(如曲水乡、孤山乡等)等。而“神童乡”的情况,属第三类,即以辖区内带“神童”字样的村庄来命名。
值得一提的是,“神童”一词虽然很少用在地名当中,但老牟平县辖区内带有“神童”字样的村庄却不止一处。龙泉附近有个“神童”村,而诸往(现属乳山,过去属牟平)以南也有个“神童庙”村。那么,神童乡的神童,究竟指的是哪一个呢?
从民国版《牟平县志》的记载来看,答案应该是后者,也就是现乳山市诸往镇的神童庙村。
根据县志记载,“神童乡”下辖十四村,分别是孙家夼、后孙家夼、神童庙、燕山泊、马陵、东垛疃、西垛疃、后庄、后店、招民庄、扫帚涧、于家圈、西铁山、黄革庄。显而易见,神童乡的神童,就是因神童庙而来了。
对照现在的区划来看,上述村庄大体相当于乳山市诸往镇南部片区。其中,孙家夼、神童庙、燕山泊、马陵、后庄、后店、招民庄、扫帚涧、于家圈这九个村的名字前后未变,东垛疃、西垛疃现合称垛疃,西铁山、黄革庄(还有其他两个小居民点)现合称铁山,后孙家夼可能是当时孙家夼附近的小居民点,后来亦合并到大村当中。
言归正传,神童乡因神童庙而得名,那神童庙的称呼又源自何处呢?
关于这一点,史志说法不一,未有定论,现简要列举如下。
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来自《乳山市村庄志》。志中载:唐代沈姓、童姓在此居住,取名“沈童”村,后在村西建庙,故更名“神童庙”(意即从沈童庙演变而来)。
不过,查询明实录等史料可知,古时他地亦有“神童庙”(河南辉县)之地点,“沈、童两姓建村之说”有待商榷。
此外,民国版《牟平县志》在神童乡(神童庙)下有小字备注:“神童之童,原作通。”按此,神童庙似有“神通庙”之称。而“神通”一词用在道场上,在外地亦有例可循,如济南城郊就有一座“神通寺”。
综合来看,想判断“神童”的准确含义,关键在于了解庙中供奉之神。可惜的是,经过历史的变迁,庙址已经不存,村中老人亦难详述具体细节。“神童”之名,暂时难有定论。
在周边的村庄当中,“神童庙”的规模并非最大(马陵等村要跟大一些),设立的乡镇为何要以“神童”为名呢?这一点,史志亦无明确记载。不过,早在清代的地图上,神童庙的位置就有专门标注,这主要是村庄地处海阳县和宁海州(牟平)交界官道旁的缘故。而以此推测,“神童乡”以此命名,或许也有相似考量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