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很多肾脏病患者首次住院时就发现自己已经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下面带大家一起认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
1.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又被称作慢性肾功能不全,俗称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恶化的最终结果,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与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同,慢性肾衰竭为不可逆性的,预后较差。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慢性肾脏病。
2. 引起慢性肾衰竭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肾脏萎缩(双肾缩小)、产生代谢物的储存和滞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出现紊乱,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全身的各个系统受累,最严重阶段称尿毒症期。它可由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慢性肾盂肾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和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以及接触重金属、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等引起。
引起慢性肾衰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糖尿病:3名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可有1名患有慢性肾脏病。
(2)高血压:5名高血压成年患者中可有1名患上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两大元凶,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66.6%。
(3)肥胖。
(4)心血管疾病。
(5)65岁或以上的人群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增加。
(6)遗传肾功能衰竭的家族史,例如多囊性肾病。
(7)急性肾炎包括狼疮和免疫媒介的肾脏疾病。
(8)感染、药物、急性肾损伤、环境污染物或毒素。
3.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是一名“无形杀手”,很多患者在后期才出现明显症状,且被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慢性肾衰竭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胃肠道症状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状。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食、上腹部饱胀、腹胀,腹泻及消化道出血和口腔有尿臭味。
(2)血液系统。出现贫血的症状,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和破坏,毒素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患者经常感到寒冷和疲惫、耳鸣、心悸、头晕等,严重时甚至有出血的情况发生。
(3)心血管系统。引发患者高血压、心功能障碍、心力衰竭。
(4)神经和肌肉系统:肾衰早期常表现为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逐渐出现精神异常、幻觉、抑郁、淡漠,严重者昏迷。可能与毒素潴留有关。
(5)骨骼系统。常见表现包括:纤维性骨炎,尿毒症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及骨硬化症。
(6)皮肤表现。常见皮肤瘙痒,可能因尿毒症的毒素沉积皮肤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引起的钙沉着于皮肤所致。
(7)呼吸系统。患者呼吸因酸中毒会变得长且深;代谢产物潴留可引起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
(8)性功能障碍。女性患者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男性患者常有阳痿现象。
(9)代谢紊乱。由于肾脏清除胰岛素减少,而尿毒症毒素可干扰胰岛素作用,加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可表现空腹血糖轻度升高,糖耐量可异常;基础代谢率下降,体温常偏低。
(10)免疫系统机能低下。易伴发感染,以肺部及尿路感染多见,且不易控制,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贫血需要多次输血,增加感染乙肝和丙肝等输血感染风险。
(1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酸中毒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中常见的症状。高血钾及低血钾:肾衰晚期,钾平衡失调多见,表现肌肉软弱无力,肢体瘫痪,重者表现心律紊乱,心跳骤停;失水或水过多:因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表现夜尿多,又常有厌食、呕吐或腹泻易引起脱水,尿少。当水、钠的摄入量增加,不能相应的排泄,则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水肿,常表现为眼睛及双下肢浮肿。
治疗原发病和纠正肾衰可逆因素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关键,如有以上相应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肾病科就诊。
(贵港市人民医院 陈万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