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2 12: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关于大禹来源,很多史书记载为四川,比如汉晋皇甫谧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三国志记载“禹生石纽,今之汶川郡是也”,扬雄蜀王本纪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总之,相当一批古人认为大禹源于今天的四川地区。

如今考证可知,夏商都是中原王朝,其中夏朝都城何在或有争议,但大抵也在晋南豫豫西、或鲁东到豫东一带,商朝都城相对清晰,基本都在河南,前期在郑州、晚期在安阳。总之,无论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都表明夏朝建立在中原地区。

问题在于:既然夏朝理应在中原地区,那么为何史书上大禹会在如今四川,两种说法显然存在矛盾,难道大禹在四川建立的夏朝后来迁到中原地区?对于大禹与四川的关系,三星堆考古给出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回答,更可能揭示了夏朝灭亡之后的秘密。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三星堆文明的源头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文明可谓一醒惊天下,迥异于中原的文化风格,带给世人无限遐想,于是关于来源探索,其中不乏“外星人说”、“苏美尔说”等等。但实际上,三星堆文明主要源于中国本土。

成都宝墩遗址的考古队队长唐淼指出:三星堆文化在宝墩文化(被称为“天府之根”)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综合发展而来的。其中,三星堆遗址中的一些夸张造型,就有史前陕西西安杨官寨遗址(属于仰韶庙底沟文化)与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的影子。

因此,距今5000年前,四川与长江黄河流域的很多古文明存在联系,并非处于封闭环境。而到了夏商更迭之际,三星堆与中原的联系进一步紧密。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社科院学者杜金鹏在《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中指出:“二里头文化曾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比较明显的影响,即三星堆文化吸收消化了某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比如,三星堆二期中突然出现的陶盉,就源于二里头文化。

通过考证之后,杜金鹏指出:“三星堆文化中的盉、豆等陶器,璋(二里头王权象征)、戈、圭等玉器,最初系从中原二里头文化中传来,是大体可信的”,传入时间大约在商汤灭夏前后数十年。

四川师大李竞恒等学者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比如“三星堆所在的古蜀,是接受‘夏礼’覆盖过的方国,(夏朝灭亡后)还保存着二里头所属夏文化或夏王朝的某些礼制。”

总之,三星堆文明有其本地文化元素的传承,但也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尤其在夏商之际吸收了大量二里头文化元素,当然后期也吸引了商朝文化。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夏人逃亡到三星堆?

上文谈到,三星堆中不是有二里头普通文化元素,而是还存在高等级的文化,比如象征二里头王权的牙璋,还有戈、圭等。另外,考古发现的青铜神树,极有可能就是山海经中的“扶桑神木”,是上古“十日”宇宙观的具象化。那么,三星堆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到底是如何来的?

三星堆一期(距今4500±150年)较为粗陋,二期(距今3765±80年)文化面貌出现显著变化,新出现了盉、高领罐、小平底罐、高柄豆、平底盆和杯碗等。三期与二期文化面貌相似,属于三星堆文化的繁盛期,时间是约为商代中期及其前后,四期距今3005±105年,大约为商朝晚期与周朝初期。因此,三星堆长期与中原交流,从而引入二里头文化。

问题在于:一般器物传播到四川,其实属于正常现象,但完整的青铜技术、代表王权的牙璋等能传播过来,理应存在一定的隐情,即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四散而逃,其中一支逃到四川。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商汤伐夏之后,史书记载夏桀逃到南巢(安徽巢湖边上发现三官庙遗址,高度疑似夏桀南逃后被追杀的场景)、还有部分逃到北方。夏桀南逃的过程,也是二里头高端技术文化扩散的过程,或许这就是南方多地出现牙璋的原因所在,也是三星堆人掌握完整青铜技术的原因。

除此之外,三星堆中存在笄发与辫发之别,两者之间存在权争。到了金沙遗址时代,却只有一种辫发青铜人像,预示着笄发群体在权争中失败。但有一支蜀人迁到汉中,后迁到宝鸡(弓鱼国),其中也没有辫发。那么,笄发与辫发各自代表什么人群?或许,一方是外来的夏人、一方是本地人,两者除了王权与神权之争外,可能还存在外来与本地的族群之争。

总之,以如今考古事实看,虽然还不能证实残余夏人迁到三星堆遗址,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也恰好可以解释很多“异常”现象。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综上,三星堆中的二里头文化元素,甚至出现完整青铜技术、代表王权的牙璋等,说明夏朝深度影响过三星堆,甚至部分夏人迁到三星堆。

原本源于山东的秦人西迁甘肃,最终将东夷少昊带到西部,让少昊成了“西方白帝”。如果夏人迁到四川,将大禹落籍石纽、变为西羌或西夷之人,其实属于正常现象,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夏朝在中原、大禹在四川的矛盾。最终,在与辫发的权争中夏人失败,部分迁往汉中,部分迁往不远的汶川石纽(山东有汶水,且很多地名与四川相同)等地。

笔者怀疑,浙江绍兴大禹陵、大禹后代建立越国,以及很多地方的大禹传说,可能都与夏朝后人迁徙有关,否则何以解释全国多地存在大禹起源传说!与之类似的是各地尧舜传说等,或许也是这个原因,也是迁徙产生的多地起源传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星堆重大发现,难怪山东四川部分地名相同
上个世纪,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夏朝起源之谜揭开了一道曙光。考古学家的研究揭示,四川和山东的地名重合并非偶然,而是历史上夏人迁徙留下的印记。夏朝都城之谜上个世纪,考古学家在洛阳偃师发
2024-09-29 13:39:00
史海谜案:大禹治水是否真实存在?为什么有人说“大禹是条虫”?
...古本竹书纪年》原简(尚埋在魏襄王墓中),更没有参予过三星堆文物与甲骨文之间的对比研究(此二遗址近100年才出土)…所以极容易导致对甲骨文字形的主观臆断,,造成对文字解读的“似
2023-08-23 11:17:00
现代考古重大发现,“前半夏”在河南郑州
...分遗民散落西部,流传了相关传说,由此导致后人误解。三星堆中就有二里头文化器物,考证表明是中原传过去的,而史书又流传禹出四川之说,大概就是夏朝遗民迁徙到四川后留下的。后羿代夏并
2024-05-24 09:57:00
四川之外多地有“蜀”,背后隐藏什么秘密
...”、再到“蜀不其受年”,商蜀关系从战争到友好往来。三星堆出土之后,有人猜测甲骨文上的商蜀关系,是商朝与三星堆的关系,但其实可能性不大,两者相距毕竟太远,胡厚宣、郭沫若等考证都
2024-09-29 12:20:00
牙璋的秘密:揭示夏朝遗民的迁徙路径和祭祀传统
...括珠江三角洲与今越南北部地区。专家认为,这条路线与三星堆古蜀人的迁徙路线有重叠的部分。所以三星堆人,很可能也是夏朝遗民的后裔!第三条路线则是由中原地区经湖北传到湖南。这部分人
2023-12-01 14:42:00
...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中华文明在形
2024-08-23 06:23:00
盛世修文│跟着总书记探寻三星堆的文化瑰宝
...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天推出《盛世修文丨跟着总书记探寻三星堆的文化瑰宝》2023年7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参观“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等
2024-07-28 20:22:00
三星堆:揭秘长江文明之源,探寻古蜀国的神秘面纱
三星堆是一个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
2024-02-26 11:39:00
...二里头,山东章丘焦家,四川新津宝墩、大邑高山、广汉三星堆,湖北天门石家河、沙洋城河,湖南澧县鸡叫城、孙家岗,安徽含山凌家滩,浙江余杭良渚、江苏常州寺墩等遗址,开展系统的田野工
2023-01-01 05: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