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视觉:王岚
季节变迁,岁月流转。北京时间1月20日22时07分将迎来大寒节气,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并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是由冬向春的转折点。
每年公历1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大寒”节气开始。“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年的大寒恰值四九第三天,再过六天就会进入五九,整个五九几乎都在大寒节气中。虽说此时节寒潮频频南下,大风、降雪不时让天气变得寒冷,但大地却在悄悄回暖,“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这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就要到来。
新华社发(陈勇 摄)
大寒·三候
鸡始乳:天寒地冻从不阻碍生命繁衍,小鸡破壳而出、蹒跚学步。
征鸟厉疾:鹰隼盘旋空中,凌厉的目光注视着大地,寻找着新的收获。
水泽腹坚:冰封万里江河,但冰层之下,却是水流不息。
大寒·养生
常言道,“大寒大寒,防风御寒”,现在空气寒冷,是心脑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尤其老年人更应该提高警惕。在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注意祛寒保暖,潜藏阳气,以适应自然界阴寒的特点。那么大寒节气如何养生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祛寒就温,身体保暖
大寒时节,我们北方冷空气强大,空气干燥且降水较少,人体容易受到寒冷侵袭。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心为阳脏,贯通胸背,寒易从脚而生,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都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在寒冷的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穿得暖和,而且要戴帽子,穿高领毛衣、戴围脖,穿暖和的鞋子和袜子。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背部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中午对着太阳晒背,可强壮人体的阳气,使全身气机调畅。同时室内也要保持温暖,并注意通风换气以避免空气污染。
>>忌食寒凉,饮食温热
中医认为,冬季寒冷,需要通过饮食来强壮身体。在大寒期间应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等具有驱寒作用的食物,并多喝热水来帮助身体加快血液循环已达到排除寒气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吃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来增强身体抵抗力,比如牛肉和羊肉。
>>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大寒养生,要注意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中医提倡大寒节气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有助于调整身体机能和增强抵抗力;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提高身体抗寒的能力;还要注意情绪调节,避免情绪低落和忧郁。
>>睡前泡脚,防病健体
俗话说“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
(综合自新华社、纵览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公众号、新华网等,编辑高小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12: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