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15:10:00 来源:戏说三国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齐威王形象)

公元前323年,时值齐国齐威王三十四年。

这一年,秦国发兵,讨伐齐国。

秦军和齐军交战的地点,是在桑丘,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兖州市。

秦军,很会作战,也很能打仗。

生在西陲,秦人的骨子里有一股如黄土般的粗粝和豪迈。

兖州有座坟,坟里埋的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柳下惠,就是坐怀不乱那位。

因此,为了严明军纪,秦军规定,不许在柳下惠坟墓五十步内打柴生火,叨扰先人,违者处死。

纪律严明了,士卒们积极性也不能落下。

于是,秦军又规定,这趟出来打仗,咱们争取一把就把齐国给灭亡了,到时候谁能取得齐威王的头颅,赏黄金两万,封万户侯。

士卒的纪律很好,积极性也调动得不错,可以见得,此时的秦军,是一支战斗力十足的劲旅。

然而,秦军虽然堪称铁军,但其实如果仔细一想,这支队伍现在所处的境地,那是很尴尬的。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秦兵俑)

一来,秦军是主动出击,长途跋涉,一步一步从函谷关走过来的,粮草补给,军械磨损,居住条件,都很成问题。

二来,秦军是孤军深入,直插齐国腹地,在秦军的身后,是虎视眈眈的韩魏两国。

这两个国家不动则矣,如果趁机偷袭,那么秦军就会陷入首尾难顾的境地。

所以,秦军此战,讲究速战速决,决不能长线作战,一再拖延。

秦军的将领姓甚名谁,史书已然全无记载,我们只能知道的是,齐军的将领,是一个叫做匡章的人。

这个匡章,早年间师从孟子,算是一个很有文化素养的儒将。

这个素有韬略的齐国将领一研究,很快发现了战场上的奥秘。

你们秦军虽然凶狠,但此刻,却落入了欲进不能,想退又不甘心的境地。

这回得了,你越想跟我们打,我还就越不跟你们打。

我不仅不跟们打,我还见天地往你们秦军的军营里派出使者,跟你们商谈,跟你们议和,你看我耗不耗死你们就完事儿了。

对于秦军来说,匡章这种成天往自己营中派使者的这种行为,那是很讨厌的。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使者拜见)

齐人善辩,到了军营里又是春秋大义,又是文明礼节,又是互利互惠,让这些秦国的大老粗们听得聒噪不已。

但问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个大环境,还是很有氛围的,那个时候的行为准则,并没有彻底脱离“礼”的约束。

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人家齐国使者每天都是拎着礼物笑盈盈地来,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真要是把这些使者弄死了,传出去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外界怎么看待秦国,到时候赳赳老秦还怎么在战国圈混?

人要脸树要皮,打了败仗不要紧,名声混臭了,那可就真完蛋了。

所以,秦军尽管千不愿意,万不愿意,但还是耐着性子,好吃好喝地接待这些齐国的来使。

不过很显然,这些齐国的使者此番前来,可不仅仅是为了拖延开战时间,顺便混吃混喝的,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因为,使者每次来的时候,都要带上十个八个的齐军士卒充作护卫,跟随使者一起前来。

而每次使者在秦军军营里吃饱喝足,拍拍屁股走人时,却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返回。

是的,使者在夹带私货。

一个使者十个齐兵,五个使者就是五十个,十个使者,那可就是一百个齐兵。

这些齐兵由使者们如走私一般带入秦营,很快更服易帜,乔装打扮成了秦军,最后混入了秦军的队伍里。

这一百多号人,相当于现代战争中的间谍。

一百多号间谍整天在秦军军营里唱衰,涣散军心,搞的秦军士卒们的精神状态那是相当不好。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秦军落败)

匡章一看差不多了,趁着秦军涣散,立刻发起了进攻,结果失去了战斗力,负能量满满的秦军很快落败,只好退去。

当然,战争的胜利,也少不了这一百多卧底里应外合的结果。

这么来看的话,匡章可以说是一位名将,而且还是那种十分稀有的,擅长运用心理战术的名将。

大败秦军给了齐国很大的自信,齐国突然发现,虽然现在后起之秀很多,但自己这种老牌诸侯国实力未减,也是能重新焕发第二春的。

于是,在齐威王之子齐宣王统治的年代里,齐国开始四向征战,第一个征讨的对象,是燕国。

有读者可能会说,之前秦国打齐国,齐国想要扩张,应该先对着老仇人秦国打啊,怎么不打秦国而打燕国呢。

不好意思,不是不想打,而是实在离得太远了,齐国也不愿意长途跋涉。

既然不能长途跋涉,还不如找燕国这种软柿子捏一捏。

于是,齐国发兵十万,讨伐燕国,照旧由匡章统领。

十万大军,对匡章来说如有神助,他一鼓作气,只用了五十天的时间,就恐怕了燕国的都城,基本上全盘上占领了燕国。

五十天,这是《史记》中的记载,而《战国策》的记载中,匡章只用了三十天。

不过,匡章虽然很擅长打仗,但却并不擅长治军。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攻燕)

齐军到了燕地之后,肆意妄为,欺负百姓,燕人不堪凌辱,纷纷暴起反抗,齐军站不住脚,只好撤军。

是的,匡章不是一个被神化的名将,而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看了太多有关于某某时代某某名将百战百胜,一生从无败绩的故事,然而当我们深究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赞扬实在是太过不切实际了。

百战百胜?无人能敌?生平未逢一败?

上下历史不止五千年,这样的人有几个?

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名将也有挫折,名将也会失败,名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与其关注那些近乎于神的名将光芒之璀璨,作者更愿意解读这些看起来更为有血有肉的人。

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阴影的太阳,而且,生而为人,我们必须去认识黑夜。

名将也会犯错,并且,他犯错的时候,往往比普通人还要愚蠢。

占领燕国的计划功败垂成,齐国后院又着了火,原本处得不错的老邻居楚国突然翻脸,开始征讨齐国。

两军交战之地,是在一条叫做沘水的河边。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沘水河边)

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齐军在河这边,楚军在河那边。

楚军在河那边吆喝:你瞅啥?

齐军在河这边回应:瞅你咋地?

楚军说:不服你过来啊。

齐军则说:不服你过来啊。

楚军不断挑衅齐军,想要引诱齐军渡河,但齐军还真就没这个胆子。

楚军对沘水河的地形很熟,但齐军对沘水河可是一无所知,真要一鼓作气冲到河里,水不深也就算了,如果水深,大军掉河里淹死了,那这场仗打得可就比窦娥还冤了。

不过,两军总是这么相持着,也不叫个事儿,因此,匡章平时没事,经常到沘水河边转悠转悠。

士卒们到河边去溜达,要么是去捕鱼,要么是去撒尿,但名将去河边溜达,那就不仅仅是解个手那么简单。

匡章遥望河对岸,左看右看,很快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端倪。

他发现,楚军在河对岸的兵力分布,有点奇怪。

不是一字排开,也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有些地方兵力很多,而有些地方兵力很弱,只有几十人驻守。

匡章认为,这种安排,不是偶然,而很有可能是根据河流的深浅来决定的。

河流深的地方,无法强渡,自然驻守的兵力就少,而河流浅的地方,楚军害怕齐军由此上岸,自然就要重兵把守。

想明白了这一点,匡章立刻组织兵力,对着楚军驻防兵力最多的河岸边发起了冲锋。

结果,毫无防备打算搞长期消耗战的楚军被齐军这一波奇袭打得是丢盔弃甲,齐军获得了全胜。

齐威王时期,匡章和秦国打的那场仗,叫做桑丘之战。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邹忌比美)

那时节,齐国的邹忌同志刚刚变完法,秦国的商鞅同志也刚刚变完法,老牌强国和后起之秀的关键对决,匡章以间谍战术取得了胜利,差点把当时的秦惠文王打自闭了,此后二十年不再敢和齐国动手。

齐宣王时期,匡章又打了灭燕之战,几乎灭亡燕国,燕国从此之后一直活在齐国的阴影之下,几代燕王此后的唯一目标,只剩下反攻齐国,报仇雪恨。

看看,给孩子留下了多么大的心理阴影啊。

后来,匡章又在沘水河边打了垂沙之战,打得楚国连连败退,没办法只能把太子送到齐国来当人质。

到了齐宣王儿子齐闵王在位的时候,匡章更是率领大军攻破了函谷关,大败秦国精锐。

不过奇怪的是,这么牛掰的人物,知名度实在是有点低,当年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也没有给匡章立传。

然而,就算没有列传,但他参与的每一场战争,几乎都改变了当时战国的格局,这实在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

刚才作者曾说,匡章曾经打到了函谷关,这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能打到函谷关,我还能开车去山海关呢,那又怎么样?

作者要说的是,朋友们,函谷关,这是秦国横亘在东方六国面前的大门,不仅是大门,还是大铁门,踹都踹不开的那种。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曾创下30天灭燕的传奇

(函谷关复原图)

中国的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376年三家分晋到公元221年秦朝一统,这期间,无数的名将登场,无数的将星散发出闪耀的光芒。

李牧击匈奴,廉颇守一方,白起为杀神,王翦爱种田,赵奢知其子,乐毅善谋身,田单斗牛士,项燕气高绝。

名将很多,匡章在这些人之中,似乎反倒成了个小角色,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匡章是唯一一个曾经带兵打入函谷关的将领。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唯他而已。

当然,匡章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并不会意识到这种事,因为先人做事在前,后人评事在后,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里,除了一些极为聪明的人之外,是没有人可以洞悉自己的命运的。

但其实,命运之所以不可捉摸,不是因为它还没有完整的发生,没有一个结果,抑或说命运是属于不可捉摸的天命论,而是因为,说到底,命运就像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由我们自己生下的,而我们,终究是自己命运的母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国十大名将,杀神白起毁誉参半,田单复国堪称传奇
...起在战国秋时期的战绩相当辉煌,把秦国逼得多年不能出函谷关。他训练的魏武卒堪称极品兵种,大战72,全胜64,剩下的那8场都是平局,吴起也算是战国的常胜将军了!只是他的口碑也不咋
2022-12-18 13:08
聊聊齐国第一名将——匡章
...挥了四大战役,分别是桑丘之战、灭燕之战、垂沙之战、函谷关之战。因此,他和白起一样,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此人却经常被人们忽略。一首先,此人就是齐国第一大将匡章。在战国中期,
2023-01-14 11:15:00
匡章:战国时期的无名英雄与四大战役的辉煌
...国格局的存在。分别是桑丘之战、灭燕之战、垂沙之战、函谷关之战。桑丘之战公元前323年,秦国出兵伐齐。这是商鞅变法以来,秦齐第一次正面较量。在商鞅变法下,秦国实力日益膨胀。因此
2023-12-13 05:00:00
匡章: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与函谷关大捷
...韩魏三国联军的总指挥就是匡章。匡章苦战三年终于攻破函谷关,不过这个时候纵横家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一方面昭襄王提出割地求和,另一方面安排说客在三国之间游走,陈诉厉害关系。加上齐
2023-10-26 08:49:00
田氏齐国第六任君主齐闵王为何会被楚国将领所杀
...之后,掀起秦齐争霸的斗争。发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吞并富有的宋国,自称东帝。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并周室,自称天子。公元前284年,乐毅带领五国联军
2024-07-01 16:12:00
秦国和赵国的区别为何如此之大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这一次合纵攻秦仅仅是取得了胜利,将秦兵攻退进函谷关内就完事了,并没有攻进函谷关去。其余的三次失
2023-04-22 11:14:00
匡章:战国时期的第五大名将,齐国的重要支柱
...度远远不及妇孺皆知的白起、廉颇,但曾经率领联军攻破函谷关,让变法后已经走向富强的秦国遭遇空前危机,实力绝对不容小觑。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刚刚击败魏国,又帮助魏国化解楚
2023-11-07 12:28:00
燕国究竟为何没能灭掉齐国
...方,结果很快被其他几国联手打残了。秦国借此机会拿下函谷关以西的大片土地,取代魏国成为了天下第一强国。魏国倒下之后,楚国拥有了威胁秦国的力量,也被秦国联合其他国家打残了。现在,
2023-02-01 11:57:00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时与齐国结盟,诱使齐国与宋国攻打魏国,而五国联军在函谷关被秦国击败,公孙衍的合纵未能成功。合纵连横苏秦则历史上较有著名的纵横家,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六国结盟,共同对付秦
2024-07-15 2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