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舌尖尝甜,舌根尝苦”?你以为的舌头“味觉地图”,其实是假的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13 14:5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流言:“舌尖尝甜,舌根尝苦,舌的两侧感受酸和咸”

有人描绘了一幅“味觉”地图,说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更能感受到苦味,舌头两侧负责品尝酸咸。

流言分析:并非如此。

这个误读最早是由于一篇论文的错误翻译导致。事实上,科学家们发现味觉其实是通过分布在味蕾上的味觉受体细胞来感知的。在舌头上的味蕾中,这些味觉受体细胞的分布并没有显著的区位性差异,每个位置都可以感知到各种味道。

作为享受美味的先锋队,舌头其实也是我们身体肌肉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因为它上面密布着许多味蕾,让它成为了最特殊的一个。

每个人的味蕾通常含有100个左右紧密排列的味觉受体细胞,可以感知甜、酸、苦、咸和鲜味。有一个流传很久的说法是,“舌尖感受甜,舌根感受苦,舌的两侧感受酸和咸”,但你知道吗,这个知识点其实是完全的误读,在人类的味觉系统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地图,其实检验的方法也很简单,你可以用舌尖分别尝一下酸甜咸苦的汤食,然后就会发现,它们的感知并没有太大区别。

“舌尖尝甜,舌根尝苦”?你以为的舌头“味觉地图”,其实是假的

那么,这个误读是怎么出现的?

“舌尖尝甜,舌根尝苦”的误传是怎么出现的

这个误传其实始于190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

科学家D.P.哈尼格(D.P.Hanig)在舌头的不同部位滴下不同味道的汁水,并检测了每个位置对于不同味道的感知阈值。然后他确实得到了一定的结论,即如上图所示的味觉地图。但是他的本意只是表明这些位置对某种特定味道更加敏感,而不是只有这个位置可以感知这个味道。而且因为当时的实验条件限制,其实得出的结论也并不是特别严谨,这个文章当时也没有得到很广泛的讨论。

接着,故事的转折就来了。

在1942年的时候,哈佛大学的埃德温·加里格斯·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把这篇原有的德国文章翻译成了英文,但是他却错误地把相对敏感程度写成了绝对敏感程度,这就导致原文的意思完全被曲解了,完全成为了另一个故事,而所谓的味觉地图也就从此刻开始变成了完全体,甚至被他写到了自己的书中,从而广为人知。

而在之后的研究中,逐渐有人开始重复D.P.哈尼格的实验,结果不尽相同。1974年弗吉尼亚·科林斯(Virginia Collings)发表的文章表明,不同位置对于味道的感知阈值确实有一定差异,舌尖对咸味最敏感,对于苦味则是软腭更敏感,但是这个差异也并不是很大。与此同时,另外一名科学家佐藤薰(Sato Kaoru)做出来的实验表明,其实舌头的每个区域感知不同的味道并没有任何差别。

当然,这些都是对现象的最简单的检测。到底我们是如何尝到味道的呢?

从机理来看有没有存在“味觉地图”的可能?

在后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味觉其实是通过分布在味蕾上的味觉受体细胞来感知的,在这其中,咸味和酸味是通过离子通道受体感知的,而苦味,甜味和鲜味则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来感知的。在舌头上的味蕾中,这些味觉受体细胞的分布并没有显著的区位性差异,所以“味觉地图”到这可能就可以画上争论的句号了,其实没那么复杂,每个位置都可以感知到各种的味道。

那么,味觉信号是怎么转换成我们真切的感受呢?

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相对完整的大脑神经环路。位于舌头的味蕾上的受体细胞感知到这些味道后,会通过面神经的鼓神经分支和舌咽神经传递到迷走神经的会厌分支,接着传导到脑干的孤束核,然后是丘脑腹后内侧核,最后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前脑岛和额叶岛盖区,在这些味觉信息处理的高级中枢处理完毕后,你也许就会长叹一句:“啊,好咸/甜/苦/鲜/酸!”

在动物实验中,科学家甚至鉴定出了对苦味和甜味分别作出不同反应的神经元,他们发现当苦味信号到达味觉信息处理的中枢后,会对甜味神经元产生负反馈抑制,并激活苦味神经元,放大这种苦味的反应。

所以说也许舌头确实是没有“味觉地图”的,但大脑中的神经元还是有的。

照“谣”镜

很多流言,其来源是对科研论文的错误解读或者某项研究在某一阶段的成果,但后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当看到“某某研究说……”的时候,可以保留一些怀疑精神,尝试先检索下相关研究。

作者:浙江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丁宇

审核: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李菁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3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空调吹一夜会吹出面瘫?儿童用药按成人剂量减半?这些流言莫轻信
...寄托于价格不菲的跑鞋上,可谓舍本逐末。9 舌尖尝甜,舌根尝苦流言:舌头上存在“味觉地图”,具体来说就是“舌尖尝甜,舌根尝苦,舌的两侧感受酸和咸。”真相:这种说法已经流传很久,
2024-08-30 10:50:00
这样咬舌,或可健脾助眠、明目祛斑、补肾抗衰
...的一个重要反映。舌与脾胃密切相关,通过咬舌可以刺激舌根部位,进而影响到脾胃的运作,达到健脾养胃的效果。同时,咬舌还能促进口腔内血液循环,增强唾液分泌,从而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024-03-13 12:04:00
经常刷舌苔好不好
...,从后往前轻刷来回去刷舌面这样的刺激比较大,应该从舌根开始往前,动作轻柔的刷表面,刷十来下就可以了。3、不要用牙膏刷舌面在刷舌头的时候不需要用牙膏,可以在刷完牙后,用专用的舌
2024-02-14 00:01:00
...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舌头表面的生物构成及人类味觉等的差异性。人类的舌头是一个高度复杂而精巧的器官。舌头表面有很多小的乳突(又称舌乳头),帮助舌头完成味觉、说话、吞咽等任
2023-12-23 07:38:00
刷牙时要“刷舌头”吗?经常刷舌头有这些好处
...通常刷牙都只刷牙齿,会记得刷舌头的人很少,加上刺激舌根容易让人觉得恶心、想吐,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欢刷舌头。不过,国外网站指出,不刷舌头会有多种后果,不只会造成口腔卫生问题和疾病
2023-02-16 15:06:00
美媒:人体味觉受体不只有舌头
...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4日发表题为《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有味觉受体吗?》的报道,全文摘编如下:味觉受体被发现远非仅存在于舌头上,那么它们能否帮助我们感知味道、就像我们口腔里的味觉受
2024-03-14 08:50:00
《舌尖上的中国4》:官宣先导片,将于今年底在CCTV-1黄金档首播
...本文由 晓今娱 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重磅回归!时隔6年,一场关于味觉、情感与记忆的深刻旅程再次起航
2024-08-23 00:41:00
你咬牛舌头是什么感觉吗,这道面就让你尝试一下,什么叫酥麻可口
...面条经过精心烹制,酥脆可口,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面条在舌尖上的跳跃,如同春天的风轻轻拂过麦田。而内层的面条则保持了其原有的韧性,让人在咀嚼中感受到面条的柔韧与鲜美。而那道所谓的“
2024-06-18 17:19:00
大年初六,《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今晚登场
2月3日(大年初六)起,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1点档首播,央视纪录频道(CCTV-9)21点档播出。七个场景串起神
2025-02-03 15: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