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 者 赵 倩 通讯员 严 军
摄 影 韩 阳
古树名木、野生动物、地热温泉、耕地资源……3915平方公里的嘉兴,蕴藏着种类丰富的自然资源。近两年,随着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建、志愿品牌——“青·自然”课堂发展壮大,一座连接自然与青少年的桥梁逐渐开阔,借助“青·自然”课堂,孩子们游于山川湖海,与这座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党建搭台聚合力,进一步擦亮“青·自然”课堂品牌显示度。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四部门,共同开展“青·自然”课堂联建行动启动仪式暨走进运河湾新城地球日主题活动,来自麟湖小学的数十名小学生来到活动现场,以党建联建为契机,市直机关第六片组党组织、团组织负责人也受邀参加活动。
党建聚合资源 扩大“青·自然”课堂影响力
活动开始,一张“青·自然”课堂首批基地地图率先亮相。此前,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属地自然资源建设了首批“一县一品”“青·自然”课堂宣讲基地,在此基础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绘制了覆盖全市16个基地的专业地图,通过基地、窗口带领青少年一起认识自然、探索自然、保护自然,描绘未来更加美好的城乡共富图景。
作为本次启动仪式的“重头戏”,嘉兴市“青·自然”课堂联建行动启动,标志着该志愿服务品牌从资规事业中突破蝶变,走上了一条资源共享、队伍共融、工作联推、党建联建的新路子。未来,四部门将联合开展“青·自然”课堂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自然科普教育的积极作用,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崇尚科学、热爱家乡的良好氛围。
根据《嘉兴市“青·自然”课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做好全市“青·自然”课堂建设的牵头和统筹工作;团委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和扶持,发动学校广泛参与,助力“双减”;教育部门做好中小学校参与“青·自然”课堂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则负责文旅资源与自然资源的融合共享,共同讲好自然科普故事。
“四部门将依托条线资源,加强工作部署,强化协同配合、层层发动落实,以强大的合力开展好‘青·自然’课堂志愿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粘合剂’和‘推进器’。”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沈金德表示。
发挥资源、人才优势
小课堂成就自然大教育
“嘉兴自然科普的内容包括耕地、海洋、矿山生态修复,地热、富硒资源和古树名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测绘知识,国家版意识宣传等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团支部书记张登杰如数家珍。
据悉,从2020年“青·自然”课堂启动以来,已开展40余场自然科普宣讲活动,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城乡学校、自然教育场馆等,受益青少年达3500余人次。
逐渐拓宽的知识版图背后,离不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专业知识支撑,一大批资规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小小课堂做舞台,为自然科普教育发挥光热。来自红船资规“8090”宣讲团的宣讲员周逍遥,是团队里地质科普的能手。“以前学的是地质专业,每次讲解地质年代、地质矿产,小朋友们都非常热情,互动很积极,借助宣讲团,我们也把所学利用了起来。”
踏上新起点,如何将自然科普教育做得更精更专更优?“青·自然”课堂提质升级瞄准3个发力点。载体方面,立足县域自然资源禀赋,深挖系统资源,联合打造一批自然教育基地;队伍方面,在红船资规“8090”宣讲团、“红船红领巾讲师团”等已有基础上,广泛吸纳在校教师、自然科学爱好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扩充科普人才库;活动方面,借助世界地球日、土地日、海洋日、爱鸟周等契机,精心设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下一步,就如何扩大全社会的宣传面和受益面,我们还将再做一些文章,动一些脑筋,让更广泛的群体参与到自然科普教育中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韩向宇介绍,该局还将积极拓展线上线下传播渠道,通过评比展播优秀课件、开办自然笔记大赛、聘请小小科普员、凝聚院士专家力量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9: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