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让美好“敲”“染”而至
小学将大自然搬进劳动课堂
同学们在劳动课上学习植物敲拓染。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王寒)当火热的劳动碰见绚丽多彩的美术、诗情画意的语文,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近日,武汉市汉阳区墨水湖小学将大自然搬进了劳动课堂,以“非遗染色技术——植物敲拓染”为载体,多种学科融合,让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尊崇,感受自然之美,开阔眼界,提升审美素养的同时丰富课余生活。
“草色锤染身上衣,映红犹闻彩花香。”在古代,智慧的劳动人民已经学会从植物中提取色彩进行染色,并且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植物敲拓染就是通过敲拓的工艺手法,将植物叶片花瓣中的颜色,叶片轮廓敲打拓印下来,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它能把植物最自然、淳朴的样子保留在面料上。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发现自然淳朴、真实的美。
劳动课上,居孜贤老师展示了植物敲拓染的成品,同学们立刻被这些精美的物品吸引了,大家通过微课视频了解到,植物敲拓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植物染色的特殊技术。随后,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完成了“植物敲拓染操作指南”的编写,并尝试独立制作植物敲拓染作品。同学们设计图案,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自由创作。
在一敲一击之间,同学们尝试用简单的方法保留植物最原始的模样,感受到了自然淳朴的美。选择的植物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最后得到的图案也不同。运用美术学科学到的布局排版,再配上语文课上背过的优美诗词,课堂上每位学生制作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六年级(7)班的陈瑞希同学说:“我周末用植物敲拓染的方法制作了一个帆布背包,这是独一无二的限量款。这种印染方法非常神奇,很有大自然的气息。我还准备再制作几个植物敲拓染书签,送给我的朋友。”
墨水湖小学党支部书记姚倩介绍,植物敲拓染是一项非遗文化,是古人在劳动中创造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上的学习,同学们课后能继续把植物敲拓染这一门技艺放在生活中去实践,制作各式成品,比如染色书签、帆布袋、香包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鼓励孩子们主动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担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9: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