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晋江市华泰中心小学的学生收获劳动成果
在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同学们开始新一季的种植。
德化第五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打理菜园子
阳春三月,为丰富同学们的劳动课堂,鼓励同学们与大自然“对话”,我市部分小学开展了蔬菜种植活动,融合校内外教育,让劳动变得有趣、有料、有价值。
在种植中激发劳动兴趣
进入三月,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的“绿芽”劳动园地就陆续热闹起来。不同年段的同学们开启了他们2024年的春耕之作。学校在操场一侧设置了一条长110多米、宽3米的菜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各年段的同学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井然有序地拔杂草、松土、分苗、挖坑。有的种植西红柿,有的种植香菜,有的种植青椒,有的种植茄子和大葱……同学们体验到“春种一粒粟”的忙碌,感受到“锄禾日当午”的辛苦,通过日常的照护和养护,期待“秋收万颗子”的喜悦。
该校校长郑志清介绍,种植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也让同学们丰富知识,锻炼身体,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绿芽”劳动园地不仅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劳动润心、实践育人的目标。
今年,学校还将拓展菜园功能,将丰收的蔬菜与社区老人共享,将收成的作物烹饪成菜品,分享给社区居民品尝。
“每季一培”认识蔬菜生长
近日,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的“红领巾试验田——科学之田”开展了“每季一培”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参与种植,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从2019年秋季开始,学校开始开展“每季一培”活动,由四五年级部分同学组成学习共同体,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和种植能手陈师傅的协助下,认识各种蔬菜,了解蔬菜生长周期,学会蔬菜的种植方法。经过同学们的辛勤劳作、精心照料,各种无公害蔬菜生机勃勃,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采摘后,同学们提着整理好的蔬菜,拿着提前制作好的招牌,在校门口义卖,所得钱款将交由学校大队部,用于爱心助残项目。
学校学生发展处吴美婷主任介绍,“科学之田——每季一培”主题劳动实践活动,是德育处与一种探究精神课程组共同携手,为学生们提供了参与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同学们的劳动能力,培养了同学们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使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在劳动中融入各学科教育
在老师的带领下,德化县第五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也开启了新学期的种菜行动。青椒、豌豆、四季豆、茄子、甘蓝、苦麦菜、空心菜等多种应季菜种“落户”学校菜园。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涂培坤介绍,2021年5月学校因地制宜,在校内开辟1000多平方米的菜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全校32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三十几平方米的小天地。由专业老师教授同学们种植蔬菜,同学们在松土、播种、培育、采摘、烹饪蔬菜的过程中,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促使同学们将种菜过程中的各种体会,转化为日常写作的题材。通过运用数学中的面积、比例等知识,实践蔬菜种植间距、水与肥料的最佳比例。遇到病虫害的时候,同学们自行摸索寻求答案,拓展了知识面。同学们还可以将采摘下来的蔬菜,制作成美丽的拼盘作品,菜园里的各种植物都可以成为同学们的写生素材。在菜园的实践体验过程,各学科教育有机融入其中,实现了教育从“纸上”到“地上”、从“嘴上”到“手上”的转变,促进了同学们劳育、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发展。
学校搭建以赛促练平台,定期举行劳动技能展示活动。设立蔬菜“微超市”,根据蔬菜成熟的时间统一采摘、售卖,所得钱款一部分用于帮扶在校困难学生,一部分用于学校日常学生活动的开展。
□融媒体记者 张君琳/文 学校/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