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治疗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了新思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3 0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

GRK4表达与急性肾损伤呈正相关

治疗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了新思路本报讯(通讯员 韩愈 王奕璇 特约记者 朱广平)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曾春雨团队研究发现,GRK4-RIPK1轴促进肾小管程序性坏死,靶向抑制肾脏GRK4能有效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肾损伤。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国际肾脏病杂志》上。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研究表明,以肾脏小管细胞凋亡和坏死为主的肾小管损伤是急性肾损伤早期阶段的主要病理特征,但急性肾损伤后调控肾小管细胞死亡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曾春雨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4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发现了GRK4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的心功能,表明GRK4是恢复心功能的治疗靶点。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建立双侧肾45分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发现GRK4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急性肾损伤患者24小时尿沉渣中高表达,且表达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通过对肾脏特异性敲除GRK4小鼠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研究团队发现GRK4缺失可显著改善小鼠肾功能。对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进行深入研究后,研究团队发现核转位的GRK4结合STAT1并调节RIPK1表达,可调控细胞程序坏死。

为了明确GRK4作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靶点的临床转化潜力,团队成功构建肾脏靶向性递送siRNAGRK4纳米材料,结果显示其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脏损伤和小管细胞坏死。

曾春雨介绍,根据GRK4在肾小管的表达与急性肾损伤呈正相关等特点,可把GRK4作为肾脏损伤诊疗靶标,从肾小管死亡这一源头着手,对急性肾损伤进行有效治疗。这项研究支持将GRK4作为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肾损伤治疗中的一个药物靶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学者提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策略
...团队首次发现,N-乙酰转移酶10(NAT10)是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调控分子,抑制NAT10表达和功能有望成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新策略。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
2024-05-09 05:58:00
靶向治疗急性肾损伤或有新策略
...进科学》杂志发表封面文章。尚文俊团队从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需求出发,首次提出预制纳米酶的概念,研发出有效防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方法,为靶向治疗急性肾损伤提供了新
2024-04-11 07:22:00
新型仿生囊泡可修复心脏损伤
...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细胞膜仿生囊泡用于修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成果已发表在ACS Nano上,并入选同期封面论文。论文第一作者,深圳湾实验室和香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赖嘉琳向记
2024-03-17 03:03:00
杨跃进教授:从基础到临床,中药通心络解决心梗治疗两大国际难题
...者的30天及1年临床预后,解决了“心肌无复流”和 “再灌注损伤”两大国际难题。杨跃进教授作学术报告“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是两大国际难题,严重影响患者存活率杨跃进教授在
2024-05-06 12:02:00
葛均波、孙爱军教授团队发现缺血性心脏病机制
...的冠脉介入手术进行血管再通后,仍难以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预后。在个性化和精准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时代,从遗传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血管再通后残留心肌损伤的机制,以制定
2024-05-02 22:16:00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在缺血性心脏病机制研究方面获得新突破
...的冠脉介入手术进行血管再通后,仍难以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心梗后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记者30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携手在缺血性心脏病机制研究方面获得新突破,研究
2024-04-30 18:54:00
首届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培训班在穗举行
...自:人民网-广东频道2023年7月9日,“首届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培训班”在广州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肝移植专科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志勇教
2023-07-12 18:01:00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已开展多例颅脑CT灌注成像
...导致。近日,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CT室已开展多例颅脑CT灌注成像(CTP),为医院脑卒中中心患者明确诊断和科学治疗提供了更及时、可靠依据。头颅灌注成像可以有效地区分核心梗死区及
2023-10-30 17:32:00
研究人员发现可导致    肿瘤细胞铁死亡的关键酶
...控中间代谢物7-脱氢胆固醇的水平,调控与肿瘤、缺血再灌注器官损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铁死亡敏感性。这一重要发现为治疗肿瘤及缺血再灌注器官损伤提供了潜在靶点和策略。相关研究成果
2024-02-29 02: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