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白水县幼儿园园长 王红云
当前,抑郁症低龄化趋势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孩子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的情况。
幼儿园里,我们发现幼儿年龄虽然小,同样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而产生焦虑情绪;有的孩子因为自信心不足不敢尝试新事物;有的孩子因为情绪管理的问题,出现抵触老师、排斥同伴,甚至出现私自离园的现象;还有的孩子因为与同伴关系不良产生孤独感等。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引导和干预,已经成为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做的一项重点工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幼儿园坚持常规工作,诸如:预防接种宣传、定期身体检查及体格发展评估、保证户外运动和睡眠时间、环境卫生清洁、物品餐具消杀、合理膳食营养,以及主题安全教育、丰富多彩的保教活动,全力为幼儿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幼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师资力量薄弱。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人士的引导,而现阶段,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由幼儿老师来承担,缺乏专业师资。其次,没有健全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相对模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而大部分家长和老师也只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针对这种现状,幼儿园努力在环境创设、保教活动、家园共育中就如何融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老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引导教师积极思考和实践。
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外的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挖掘自身的潜力。
坚持游戏化的活动方式。以游戏为主,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比如,我们组织孩子们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同理心。
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开展了“我是最棒的”“情绪泡泡”“我不生气”“感恩教育”等活动,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此外,还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跟踪辅导。
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有计划地将心理健康内容渗透其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小班幼儿入园前,提前建立新生家长群,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召开入园前家长学习会,重点介绍如何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让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入园焦虑,并且配合班级教师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通过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尝试,幼儿园看到了一些成效。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良好,情绪稳定。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表现自己。此外,教师还发现同伴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和谐,幼儿在各个领域都更敢于表现自己,比如大方地唱歌、跳舞,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等。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欣赏和感激身边的人和事,变得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同时,发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更能保持冷静,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的性格也逐渐形成。
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园也帮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后将继续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探索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