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在新时代强省会建设中彰显莱芜担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24 10: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践行新使命奋进新征程

在新时代强省会建设中彰显莱芜担当□王琰 孔浩

大河奔涌,百舸争流。

区划调整后,济南市莱芜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叠加期、机遇黄金期、发展上升期。这座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创新之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山东省工业强县、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一块块“金字招牌”,是莱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一张蓝图绘到底

莱芜区的新定位是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面对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莱芜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借势攀高、乘势而上,一张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2022年2月17日,围绕答好“建设什么样的莱芜,怎样建设好莱芜”这一时代命题,莱芜区在第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担当新使命,砥砺新征程,加快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省会城市副中心,全力争当强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现代化新莱芜精彩篇章。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抢抓机遇赢得主动。在战略目标上,新一届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莱芜区交汇叠加的机遇优势、齐鲁之中的区位优势、物产富集的资源优势、基础扎实的产业优势、活力迸发的创新优势、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底蕴厚重的人文优势、宜居宜业的比较优势“八大优势”,科学谋划“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战略,提出五年内实现“一个突破、两个翻番”目标,加快建设实力强劲、创新引领、生态宜居、人民幸福、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莱芜。

在产业布局上,以“一城、一谷、一园、一基地”为载体,谋划实施造好一辆车、制好一瓶药、精造一批料、立起一块屏、做好一桌菜、建好一座城“六个一”工程,推动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电子设备制造产业、现代农业集聚成势、蓬勃发展。

在作风保障上,扎实开展以功能区比进位、部门比服务、街镇比发展、企业比贡献、干部比担当、村居比振兴为主要内容的“实干争先年”活动,推动全区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和“事不过夜”的效率意识,立说立行、大干快干,“不打糊涂仗、不搞花架子、不当太平官”,比学赶超、奋力争先。

全面起势、加速突破 各项事业不断跃升

随着“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莱芜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昂首迈进“千亿俱乐部”,成为济南市第六个“千亿元区”。

今天的莱芜,正加速奔跑。优质产业加速集聚,改革创新活力涌动,民生事业显著改善,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处处彰显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势头。

看产业发展——莱芜区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强区之基、富民之源,全力以赴兴产业、上项目、强实力。重工产业城全面起势,2020年11月19日,智能网联重卡首台车辆下线,目前已经具备16万辆产能;2023年7月12日,重卡工商注册地迁址到莱芜区,圆了莱芜人的“整车梦”;凯傲智能叉车(一期)、安道拓等项目顺利投产,初步形成“整车+汽车零部件+物流”全产业链条。鲁中国际生物谷集聚成群,建成生物谷产业孵化园、生物谷产业加速器44万平方米,成功入选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以宏济堂、华涛中药、飞龙医药3个中药“龙头”为依托,引入生产、销售、互联网医院等,构建起“线上诊断销售+线下生产加工”全链条中药制剂及配方颗粒产业。不锈钢与新材料产业基地蓄势而发,引进舜博金属制品等项目,钢铁产业链条向高技术、高价值方向持续拓展。谋划实施了总投资37亿元的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项目和总投资15亿元的九羊高强工模具钢智慧工厂项目,两大钢企加速脱胎换骨、质态跃升。非凡启航项目加速建设,填补了全市同类产业空白。此外,以泰钢加氢母站、昊源制氢加氢一体化站、格罗夫氢谷、小型固定翼飞机制造等项目为代表的氢能产业、低空经济产业快速成长,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看改革创新——以区划调整战略性改革为带动,莱芜区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内生动力,获评“2021中国最具投资发展潜力区县”,被列入全省系统集成改革试点。功能区改革持续深化。莱芜高新区成功获评全省“绿色工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园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建成济南市首家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建设省级“生态工业园”,入选全省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商务部批复以莱芜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设立中欧(济南)绿色制造产业园。雪野旅游区完成专项规划,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莱芜农高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科创水平显著提升。深入推进“数字莱芜”建设,建成并启动智慧运管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初步形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创新活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助企帮扶“十项机制”,成立重点项目统筹办,7个事项实现免申即享,86个主题式“一件事”实现“一窗受理”“一链办理”,“全程网办”事项达到1400多个。

看民生保障——莱芜区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财政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围绕基本民生兜底,坚持就业优先,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高质量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63个;围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2所、中小学12处,组建教育集团20个,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建设“学生驿站”369处;莱芜人民医院新城院区启用,达到三级医院水平,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有序推进,入选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培育创建名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列入全国试点,“百姓春晚”成为全国样板。

看乡村振兴——莱芜区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入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协同推进五大振兴。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立足“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特色农业优势,培育中国农业企业500强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0家,发展姜蒜“产购储加销”全链条上下游企业400多家,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出口保持全市首位。连片打造宜居乡村,高标准谋划“雪野三乡,和美画廊”泉韵乡居示范片区等3个市级以上示范片区,打造“山楂之恋”等3个田园综合体,培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3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成功获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供销社县域流通服务强县。

锚定目标、奋勇攻坚

新质生产力支撑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唯旗是夺争一流 实干竞进开新局 争当“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排头兵
鲁网7月4日讯7月4日上午,“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莱芜区专场在龙奥大厦举行。莱芜区委书记、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焦卫星以“唯旗是夺
2023-07-04 17:21:00
向“新”求质 共“嬴”未来 济南市莱芜区2024年优势产业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举行 49个项目签约 总投资207亿元、外资5000万美元
...她表示,近年来,济南市紧紧围绕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积极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莱芜区作
2024-06-22 10:15:00
“把孩子送到莱芜技师学院很放心”
...求为导向,全力加快产教融合、专业设置调整步伐,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学校新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铁路客运服务、工业机器人等专业,践行现代学
2024-06-12 14:18:00
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为强省会建设贡献“三农”力量
...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三农”力量。
2023-09-08 11:46:00
全国首条市域运铁路全面开通,济南至莱芜高铁正式开通
...发展、绿色发展,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中走在前列,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2022-12-30 22:06:00
连通济南都市圈,串起半岛城市群
...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区与莱芜、钢城两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市民往返两地的频率增加,随着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快速交通的呼声越来
2022-12-31 05:09:00
泉城文艺轻骑兵——济南市莱芜区举行“音”为莱芜 悦启之星专场独奏音乐会
...艺轻骑兵”文艺品牌,为提升莱芜城市软实力、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责任编辑:亓若琳
2023-08-07 15:18:00
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与齐鲁银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鲁网6月20日讯6月19日下午,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与齐鲁银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莱芜雪野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莱芜区委书记焦卫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光辉,区委副书记、莱芜高新区管
2023-06-20 15:51:00
济南市莱芜区检察院组织观看“忠诚的力量优秀作品展示”
...习,筑牢忠诚之基,践行初心使命,在“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和现代化新莱芜建设中贡献更多检察力量。政治部王冠群:“忠诚的力量”讲述了一个个鼓舞人心、催人奋
2023-10-26 17:5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