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最新调查数据,全球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中国抑郁障碍人数逾9500万,且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
疫情三年后,全球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更加沉重,《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新增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而这种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而且离你我并不遥远。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天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正确认识抑郁症,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柳叶刀·精神病学》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发现,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据此估算,超过9500万中国人曾患抑郁症。
但在这么多的抑郁症患者中,接受卫生服务机构治疗的人仅9.5%,连一成都占不到。这说明,抑郁障碍的严重性,恐怕处于被社会普遍低估的状态。
在中国,女性的抑郁障碍患病率远高于男性,约为男性的2倍。受月经、妊娠等生理激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女性的患病风险更高,63%的女性曾罹患产后抑郁。
此外,中国成人抑郁障碍患者的特点还包括:家庭主妇、退休、失业者的患病率高于就业者,分居、丧偶或离婚者高于已婚或同居者。
未经治疗的抑郁症,会增加一个人的自杀风险。
《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指出,抑郁症是自杀死亡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自杀死亡的风险是标准化死亡率的20倍。
抑郁症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同时也会导致这些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抑郁障碍在精神障碍中的疾病负担均占首位。
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但易复发,需坚持规范服药。72%的抑郁症患者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复发。
根据《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既往3次发作、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今后的复发风险几乎是100%。
服药依从性差是抑郁症复发的危险因素。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能自己随意增减药物或停药;病情稳定好转后,应继续坚持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正面临严峻挑战。
202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成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对青少年患者而言,父母是其就医前的关键一环。应重视儿童青少年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动,并给予有效的关注和引导。
如何自我判断是否得了抑郁症?
在互联网上,“人均抑郁”的表达并不少见,但抑郁情绪并不等同于抑郁症。我们既不能随便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在真的患病时,也不能回避忽视它。
日常生活中,可借助四大典型征兆来识别抑郁症的早期信号:
1.总是高兴不起来
如果你或身边的亲友出现了一段时间总也高兴不起来的感觉,这种忧伤不只是表现在表情上,也可能表现在动作和姿态上。
2.失去兴趣
可能会表现出对于社会交往的厌倦、冷淡,对周围的事物都开始失去了兴趣。
3.认知功能损害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创造性下降。
4.长期失眠
同时伴有无明确原因的长期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总是觉得很疲倦。
当偶尔出现这些症状,是不需要过于担心的,多半是抑郁情绪。
但如果以上症状很严重,而且持续存在两周以上,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这个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20道题,快速自测抑郁指数
在临床上,抑郁症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并配合一些专业量表进行评估。
常用的有抑郁自评量表(SDS),这是国际通用的抑郁症测评量表,一共20道题,可以快速测出自己的抑郁指数。
注:抑郁自评量表适用于评价近期的状态,请处于安静的环境,根据真实感受,选择符合自己的选项并计分。
选项说明:最近2周内,出现这种情况的次数——偶有(出现0-1次)、少有(出现2-4次)、常有(出现5-8次)、持续(出现9次以上)。
心理疾病就好比是一场精神的感冒,对待抑郁症也应该像其他疾病一样,采取积极治疗的态度,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生病不是你的错,不丢脸,可以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