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与魏晋,是礼与乐的逐渐分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23:04:00 来源:戏说三国

1.春秋“入世”与魏晋“出世”

春秋与魏晋,是礼与乐的逐渐分离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最低阶层“士”既无田而食又失去了原有的职务,这使他们从沉重的宗法制和氏族血缘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流动的自由、职业选择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于是开始以独立知识分子的面貌出现在历史时期中,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接受过政治文化教育,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于是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更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士”阶层的自我追求,加之诸侯争霸对于人才的渴求,造就了春秋文化积极的“入世精神”。但与春秋士人不同的是,魏晋时期的士阶层并未展现出积极的入世态度,而是由“入世”转向对自我价值的探寻。魏晋时期战乱连年,民不聊生,过去行之有效的儒家治国之典显得愈发不合时宜,魏晋的士阶层对传统礼教愈发不屑,而崇尚“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一时期的士阶层回归对自我的关注,探寻生命本真意义,自我真实内心的追逐却放荡于乱世不得志之中。逐渐形成了“出世”的文化风气。2.春秋“恪守”与魏晋“张扬”

魏晋时期,饮酒放诞、裸袒成性是社会常见。何晏开创的服药行散在士阶层形成风气。服五石散后需饮温酒、吃寒食,常常面庞微醺,身姿婀娜,衣带飘飘,颇有仙人之姿。何晏说“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写《酒德颂》的刘伶,他常乘鹿车携酒而喝,肆言“死便埋我!”《世说新语》中载“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魏晋文士有一颗装睡的心,愿意肆意挥洒自己的真性情,但行至末路,也有阮籍一场“穷途之哭”。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哪个朝代像魏晋这样推崇张扬的个性之美。

春秋与魏晋,是礼与乐的逐渐分离

春秋“恪守”的文化风气,首先可以从周礼开始追溯,春秋时期,礼乐文明遭到破坏,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西周礼乐文化虽遭到破坏,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破坏。正如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一三·周末风俗)中所言:“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可见春秋时期,周礼对士阶层依旧有很大的约束力。3.春秋“礼乐合一”与魏晋“礼乐分离”

春秋与魏晋,是礼与乐的逐渐分离

春秋时期,礼乐合一,二者密不可分,“礼”讲尊卑等级,“乐”求和谐团结。若只有“礼”,虽然能形成上下有序的等级,但会忽视人情,而要达到社会具有人文关怀就需“乐”的作用。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最终才能实现所谓的“王道之治”。可以说,魏晋以前,乐一直是服从于礼的,尽管乐有陶冶人的道德性情的美学意义,也受锢于统治者的意志。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以礼乐为代表的儒学也衰落到遭人鄙弃的地步。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把自己压抑在琴、棋、书、画、诗、酒、药中的热情肆意挥洒,魏晋士人纷纷追随,也效其皮毛,追求艺术的美学意义,一时间蔚然成风。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礼与乐逐渐分离,艺术不再是统治者教化百姓巩固政权的工具,而是完全为了士的审美需求而存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战国近800年的时间中,为什么只有一个诸侯国能灭亡周朝?
...行郡县制,所以西汉的统治仅仅维持了几十后,就发生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汉景帝想要削藩,目的当然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以免诸侯国发展壮大后,威胁到汉朝
2023-08-24 15:00:00
周朝分封制持续几百年都没事,为何西汉仅48年就有人造反?
...年就开始分崩离析了。再看西汉的分封制,从刘邦建汉至七国之乱,前202年至前154年,前后仅仅48年就有人造反了。拿西周与西汉这么一比,刘邦的分封制看上去实在太菜了。但有一个问
2022-12-25 18:31:00
孔子有可能接触并认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字体吗
...和传统知识的周朝遗老请教,以求深入理解和实践周代的礼乐文化。这种求学经历表明,孔子有机会接触到记载了早期历史与文化的古文字材料,包括可能含有甲骨文元素的金文或其他传世文献。此
2024-04-22 16:30:00
...而亡的教训。 也就是说,刘邦建汉之初,对于如何解决七国隔阂,如何治理大一统天下,前人没有给出什么有效思路,几乎一切制度规划都要从头开始,用现在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
2024-06-02 06:43:00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时期区别社会不同等级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随着周朝时期礼乐制度的制定后,这一变化更加明显。而到了汉朝时期,我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礼乐制度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礼乐充分反映出
2024-02-06 05:22:00
古代官员都自称微臣,只有清朝官员称奴才,其实这是一种特殊荣耀
中国称为礼仪之邦,并非是自夸之词。我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远古,《史记》就记载“尧命舜摄政,修五礼”。到西周时期,周公姬旦总结和发展了远古和殷商的礼乐文化,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周礼,用来
2023-01-04 19:36:00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是指什么?
...约12个国家,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阻止礼乐继续崩坏。那么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到底是指什么呢?礼乐制是周朝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周朝从礼巩固阶级分化,
2023-01-06 20:59:00
西周为何用“礼乐”革新统治秩序?
...》中所言:“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发展出来的的全新的制度,此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几大成就之一。它不仅仅对西周时期的政治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从
2022-12-30 16:02:00
周公:从辅政到周礼,开创周朝辉煌的幕后推手
...是孔子所尊崇的圣人,在历史上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他是礼乐的制作者,也是周王朝的奠基人。周公是对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也被称为奴隶主阶级的圣人。那么在周
2024-02-22 05: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