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科技支撑提单产 沃野孕育新“丰”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8 09: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邵阳日报

我市完成早稻移栽面积10.9173万公顷

科技支撑提单产 沃野孕育新“丰”景

邵阳日报讯 (记者 黄云 通讯员 罗宁) “现在我们使用机械移栽方式,工作效率比人工插秧提高了三四十倍,而且秧苗行距整齐、密度适中。”4月23日,大祥区板桥乡龙头村,各类农用机械穿梭在田间地头,种粮大户游长春介绍,其今年种植的73.3公顷早稻预计月底就能全部完成插秧工作。

眼下正值早稻秧苗移栽关键时期,我市各地抢抓春耕生产有利时机,有序开展秧苗移栽工作,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当天,在隆回县三阁司镇龙洲村,种粮大户罗益民也正与农户们忙着运秧、托秧、上秧。不远处,农机手驾驶着插秧机,开足马力在水田里来回穿梭。随着插秧机缓慢前行,一株株秧苗从秧盘上依次滑落,通过传输带整齐有序地插进田里,绿油油的秧苗点缀田野间,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

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今年,我市狠抓大面积单产提升,动员各地种粮农户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早稻秧苗栽插,做到应插尽插、插足插满。早稻选择全生育期115天以内的中熟高产品种,同时加大用种量,常规早稻品种用种量达到7公斤以上,杂交早稻品种用种量达到3公斤以上。同时,对插秧机进行升级改造,适当缩小行距、株距,提高栽插密度,并结合一喷多促、测深施肥、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全力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

“我们将紧盯粮食生产各个关键环节、关键时间节点,及时组织县、乡(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开展田间管理,针对苗情做到因苗施策,合理调控水肥,做好病虫防控;积极主动对接气象部门,提前预判,做好应对措施、应急准备,分作物、分受灾程度、分生育期做好指导服务。同时,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推动水稻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截至4月26日,我市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1.0147万公顷(大田),达省定任务的100.8%;完成早稻移栽面积10.9173万公顷,达省定任务的99.11%。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宽窄”之间 秧苗增密提单产
...引领未来无人农场方向的无人驾驶机插秧技术、减少水稻用种量的钵毯秧苗机插技术被一一展示,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交流咨询。“观摩会只是一个开始。”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旭
2024-06-10 04:15:00
春耕沃野千重浪 科技赋能万亩田
农民在棚内有序管护秧苗,大型农机来回穿梭翻耕土地,无人机空中盘旋播种施肥……春分来临,气温回升,正是春耕好时节,田间地头热闹非凡。春耕,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开端,承载着人民对丰收的
2025-03-22 03:06:00
永定:育秧机械化 增产又增收
...大幅提升了育秧水平。“这样的育秧方式,每亩可以节省用种量30%左右,每亩节省成本20元左右,提高亩产量5%~10%,插秧比较精准,不需要补插秧苗。”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朱海
2024-03-20 07:06:00
广西“四早四强化”保障春耕备耕
...截至2月21日,全区春耕已备早稻种子1946.37万公斤,占总用种量的87.67%,春玉米杂交种子859.19万公斤
2024-02-28 06:00:00
湖南省:集中育秧夯实粮丰基础
...中的种子数量,便于秧苗长成后实施机插作业,还能节约用种量,每亩可以减少成本投入五六十元。”柏鑫表示,新的育秧设备和技术吸引了周边不少农户前来观摩学习,了解工厂化集中育秧优势。
2024-03-19 06:59:00
当“育秧”进入智能时代
...水淘去空秕的稻种,浸水催芽三天,候芽长二分时播种,用种量为“一亩三升,掷”。这里的“掷”就是直播的形象描述。而水稻育秧技术的出现,是传统农业不断发展,从粗放生长走向精耕细作的
2024-04-01 06:00:00
广西贵港:科技夏管正当时 夏收夏种双抢忙
...频道港北区庆丰镇的收割机来回收割稻谷。岑记华摄风吹沃野千重浪,稻穗飘香农家忙。为做好早稻抢收及晚稻抢种工作,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
2023-07-27 10:03:00
沃野田畴农事忙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沃野田畴农事忙文/本报记者 雷 蕾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孟夏伊始,万物秀颀。春天里种下的棵棵幼苗,浸润着炽烈的阳光,冲刺生长,迎来收获。夏插秧苗,秋闻稻香
2023-05-10 06:43:00
田间地头“新”事多
...用。同样在九江,共青城的种粮大户选择稻种直播模式,沃野田畴科技感满满。“无人机播种一天8小时,能播600亩至700亩,而纯人工大概需要30个人左右才能完成。”在共青城市苏家垱
2024-04-14 09: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