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春走基层)“住”在医院的重症医生:点亮生命的星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8 18: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住”在医院的重症医生:点亮生命的星河

资料图。图为在内蒙古自治区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的一名危重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出院前与于海霞(右一)合影。于海霞供图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8日电 题:“住”在医院的重症医生:点亮生命的星河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于主任,过年好!今天又是您的班啊?”

“实在不放心,我再去病房瞅一眼。”

……

癸卯兔年春节期间,于海霞一半的时间又都是在医院度过,她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在重症病房度过的第几个节日。

于海霞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她共6次驰援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救治一线,一次次点亮生命的星河。

而2022年这一年,她是“住”在医院半年以上的重症医生。

不是病房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病房

重症医学科就是众所周知的ICU,它是医学领域中直面死亡、创造生命奇迹的学科之一。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救治队伍中,ICU是治疗重症患者的主力军。

“驻扎在重症病房是常有的事。”接受记者采访是于海霞下夜班后“挤”出来的时间。

于海霞告诉记者,她3年6次驰援新冠病毒感染救治一线,无论是在湖北还是在满洲里,救治工作让于海霞积累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2022年2月,呼和浩特暴发新冠疫情,于海霞带队驰援内蒙古自治区定点医院重症病房医疗救治工作60多天;2022年9月底,呼和浩特再次暴发新冠疫情,于海霞又一次深夜受命,第一时间上重症一线开展救治工作。

“没想到这一去又是80多天。”如今,于海霞回想起在“仓”里的近半年时间,语气很轻快,但这是她坚持最久的一次驰援。

早会、查房、记录每位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虽然在重症病房也是轮班制,但于海霞总是“不舍得”离开。“总担心患者出现紧急情况。”

2022年12月25日,于海霞结束驰援任务下线,来不及休整,便回到医院重症病房,继续参与重症救治工作。

“病房缺人手,我得回来。”于海霞说,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增多,对医院的压力不小。

而让于海霞牵挂的除了携手奋战的“战友”,便是病房里的患者。

“‘连轴转’很累,身体是疲惫的,但心里是充实的。”让于海霞温暖的是,每一位被他们拼尽全力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都发着光。

“即使嗓子沙哑、发不出声音,患者睁开眼的第一句话,一定会对我们说‘谢谢’。”于海霞笑眼含泪地说。

“今年除夕夜是我值班。”于海霞告诉记者,家里人为了团聚,年夜饭便配合她的时间表提前上了餐桌。

“我晚上7点钟交接班,所以当天下午不到5点,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于海霞笑着说道。

重症病房的交接班大多会“拖堂”。大年初一,于海霞查完房已经接近中午,好在赶上了和家人癸卯年的第一顿午餐。

这不是于海霞第一次匆忙与家人过春节。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于海霞放下筷子第一时间赶回医院,主动请缨驰援湖北医疗救治一线;2022年年三十儿,于海霞结束呼伦贝尔驰援任务,急急忙忙赶上和家人的团聚,正月十五便又上了一线……

(新春走基层)“住”在医院的重症医生:点亮生命的星河

图为于海霞(左一)给重症医学科医生培训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方案及注意事项。于海霞供图

“我陪老妈”与“老妈陪我”

于海霞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忙碌占据着她的大部分时间,对母亲的陪伴少之甚少。

为此,于海霞曾对古稀之年的母亲承诺:每年休年假都要陪老妈去旅行。然而,这个承诺却也被她“排”到患者后面。

2020年的年假,于海霞和母亲分别从呼和浩特和重庆出发,到桂林汇合,没想到,早餐后即将开始的旅行,被一通驰援救治一线的电话打破,母女俩不得不改变行程。

于海霞说,2021年和2022年她都没顾得上休年假,陪着老妈去旅行的约定也一再延期。“但是,这两年,换作老妈陪我了。”

母亲终究是最了解女儿的。“为了不让我分心,那次旅行泡汤后,母亲便从重庆来我家,一直陪伴在我身边。”于海霞说,“今年春节午餐就是在妹妹家,和母亲一起吃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陪在母亲身边,都能让于海霞这位严谨的白衣天使露出孩子般幸福的模样。(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23: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5医师节 优秀医者做客《天眼问医》 共话初心与坚守
...为患者驱散病痛。从最初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到面对疑难重症时领悟“医生的责任远不止于治病”,他完成了从“以技术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升华。一位76岁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病的膀
2025-08-19 20:56:00
大江东 | 基层抗疫㉒仁济医院:既救危重症,又防“轻转重”,还要下沉社区
...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滴-滴-滴……”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监护仪发出提示音,医生和护士在病床间不间断穿梭,细致检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023-01-11 20:01:00
新春走基层|一名ICU医生的春节:为生命“守岁”
...病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科蒋进皎主任带领团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生命没有暂停键,在这里,节假日的概念被紧张和忙碌冲淡,医护人员用自己的付出
2025-01-30 16:17:00
...经检查严重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被确诊为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经面罩吸氧病情未有明显好转,立即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医生告知家属相关风险,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2023-02-21 09:45:00
【新春走基层】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春节里的“医”线坚守
... 姚腾)“滴、滴、滴......”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里,患者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一台台设备正常运行,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发出的警报声,交织着医护人员在患
2025-01-26 11:10:00
徐洪波:医生的眼里不能只有病更要有人
...医院小儿内二科党支部书记、儿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副主任徐洪波获得“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从2023年的“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到如今的殊荣,这位扎根儿
2025-05-21 20:50:00
同呼吸 共健康
...转自:恩施日报同呼吸 共健康——记民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媒体记者 杨天俊 通讯员 何 磊日前,国家呼吸专科联合体间质性肺疾病协作组、ILD规范治疗体系建设项目专家委员会
2023-06-27 10:24:00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基层医院接力抢救大面积肺栓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
...在给予积极救治同时,立即联系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副主任刘光河,给予指导急救同时,通知抢救中心做好随时抢救病人的准备。抢救现场(刘岩 供图)120急救车急驰在奔向泰
2024-11-27 15:55:00
幕后付出  做危重症患者守护者
...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负责人叶建熙:幕后付出 做危重症患者守护者叶建熙(通讯员供图)叶建熙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担任中国心胸血管
2023-09-07 00: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
当 “暑光” 漫过屋檐:一座医院的人文坐标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巴中城的屋檐,巴中暑光医院的玻璃幕墙上便漾起温柔的光晕。这里不是冰冷的医疗空间,而是用专业与温度交织成的健康栖息地
2025-09-19 14:14:00
兴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关注老人认知健康
为提高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朱新维医生于2025年9月17日
2025-09-19 14:14: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09-19 14:43:00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2025-09-19 14:50:00
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局办公室宋丽以《办公室如何高效办文办会办事》为题进行分享
2025-09-19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