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大妈半年血糖从16降到5.5!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1 21:11:00 来源:康之道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血糖在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然而,如果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通常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糖分、缺乏运动、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高血糖可能导致口渴、多尿、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因此,对于高血糖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血糖水平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监测血糖水平,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糖和低血糖,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大妈半年血糖从16降到5.5!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先了解,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您的家族中有糖尿病病人,那么您患病的风险可能比普通人更高。这是因为糖尿病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了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分泌。

体重大小——体重大小是糖尿病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过度肥胖和体重过轻都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是因为脂肪组织可以产生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影响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和血糖水平。

饮食和生活方式——饮食和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缺乏运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

大妈半年血糖从16降到5.5!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对糖尿病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62岁大妈半年血糖从16降到5.5!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63岁的李大妈,人生之路可谓顺遂。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均有稳定工作,她毕业后也顺利进入事业单位,直至退休。然而,退休后的生活转变让她逐渐失去了自我控制。原本注重饮食和运动的她,逐渐沉迷于麻将,食物不再忌口,运动也被家务所取代。用她的话说:“一辈子辛苦工作,现在儿女都已成家,我也该享受一下清福了。”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年,直到一次体检让李大妈的生活再次发生转变。她的体重在短短几年内从110斤飙升至130多斤,甚至有了“大肚子”,看上去就像怀孕的妇女。虽然偶尔因为穿不了好看的衣服而烦恼,但家人总是安慰她:“胖一点没什么,看着有福气。”家庭饮食也以荤菜为主,这让她逐渐失去了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大妈半年血糖从16降到5.5!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直到有一天,子女带她和老伴去做体检,结果显示她的空腹血糖为8.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5.6mmol/L,医生告诉她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听到这个结果的李大妈感到十分震惊,她始终无法相信这个事实。尽管医生开了降糖药并交代了注意事项,但李大妈并未放在心上。几天后,她用子女买的血糖仪自测血糖,结果发现血糖值高达近20mmol/L,这让她再次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在复诊时,李大妈向医生详细咨询了注意事项,并了解了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这次,她下定了决心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她开始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并且按时服用降糖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血糖开始逐渐下降,身体状况也有所改善。

糖尿病带来的危害

首先,糖尿病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大妈半年血糖从16降到5.5!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其次,糖尿病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和监测血糖,患者往往感到压力和焦虑,甚至出现抑郁症状。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此外,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使患者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这些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会增加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最后,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控制病情。这些费用包括药品费用、医疗费用、营养费用等,对于许多患者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坚持规律运动

运动是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以帮助身体燃烧多余的热量。这位糖友每天都会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还会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以增加肌肉量和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大妈半年血糖从16降到5.5!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糖友学习

合理安排饮食

饮食是糖尿病治疗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这位糖友非常注重饮食的控制。她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同时,她还养成了少食多餐的习惯,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热量,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保持良好的心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心态非常重要。这位糖友非常乐观积极,她认为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够战胜疾病。她经常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朋友交流心得和经验,还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之,以上这位糖友的3个降糖习惯非常值得广大糖友学习和借鉴。通过坚持规律运动、合理安排饮食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人血糖8.2算超标吗?不妨听听有15年“糖龄”老人是怎么控糖的
...对于步入中老年阶段的朋友们而言,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症却如同隐形的枷锁,悄然侵蚀着他们的健康与生活,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困扰。血糖,这个看似简单的生理指标,其实蕴
2024-06-04 15:43:00
糖尿病患者要远离核桃?医生劝告:血糖高的人,最好少碰3种食物
...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可能会影响血糖呢?”张医生慢慢地说:“其实,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注意饮食,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也非常重要,比如说,您可能没有想到,家里的
2024-12-02 14:08:00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南瓜?忠告:要想血糖稳定,这3种蔬菜一口别贪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南瓜啊!”李医生一边为王大妈检查血糖,一边摇头叹息道。王大妈一听这话,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说:“这南瓜可是我每天的宝贝,咋就不能吃了?”李医生笑了笑,拍拍
2024-06-26 17:29:00
藕是高血糖“加速器”?警告:不想糖尿病找上门,少吃这4种蔬菜
“你们知道吗?藕可是高血糖的‘加速器’啊!如果不想糖尿病找上门,某些蔬菜得少吃!”刘大妈在小区广场跟邻居们聊起健康话题,一脸严肃地提醒大家。刘大妈是小区里有名的“健康达人”,退休
2024-06-26 18:08:00
它是糖尿病的“导火索”?想要血糖平稳,这几物最好别吃
...患者来说,尽管白菜里的纤维素是个好东西,能帮助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但是如果摄入过多,反而可能打乱血糖的稳定规律,让血糖控制变得更加棘手。关键在于合理搭配和适量食用。糖尿病患者
2024-06-24 19:40:00
糖尿病来袭,脚部症状最明显!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发现后尽快就医
...骨的恐惧。体检结果出来了,医生皱着眉头看着周大妈的血糖记录,向她走来。周大妈的心跳突然加速,她知道事情可能不妙。医生坐下来,先是让她放轻松,然后轻声说道:“周大妈,您的血糖水
2024-10-07 21:41:00
晚上饿着睡觉的人,患糖尿病概率比吃宵夜的人更高?
...究健康。今天他又想尝试“饿肚子减肥法”,听说可以降血糖、抗衰老。听到王大妈的质疑,他顿时来了兴趣:“哎,王大妈,你别小看这个法子!据网上所言,夜晚不进晚餐,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
2024-10-14 11:45:00
断碳水+空腹运动=玩命?专家:血糖失衡的杀伤力,远超我们想象
...网红洋媳妇”杨奇娜(原名薇薇安娜·卡多索)因突发低血糖离世。这位曾因与长汀丈夫的跨国爱情故事登上央视、被聘为“长汀形象大使”的活力女性,在去世前三天还更新了农活视频,突如其来
2025-04-08 07:01:00
56岁大妈,坚持“过午不食”,8个月过去了,血糖血脂变了个样儿
“我前天去体检,医生说我的血脂、血糖水平恢复稳定啦。这么长时间总算没白努力,那么多忍饥挨饿的日日夜夜,终于让我恢复了健康。”“挨饿?极端节食可不提倡哦,咱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身体不
2024-05-24 21:0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南蟹北卖: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上演南北螃蟹“鲜”活对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从8月5号开始,开始有了南方螃蟹,今天早晨拿了130多斤,没一会就卖没了。”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商户姜女士告诉记者
2025-08-12 09:53:00
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省率先开展TCAR手术 为高龄患者拆除脖子里的“定时炸弹”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不少中老年人的体检套餐里多了一个项目——颈动脉检查。杭州79岁的金奶奶(化名)就在体检中发现了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2025-08-12 07:07:00
十余年头疼靠吃止痛药硬扛,这次终于扛不住了 腰椎穿刺查明病因解病痛
目前,高温天进入了“持续续航”模式。然而,63岁的孙先生却在家裹着棉被发抖。更可怕的是,他在空调房里突发剧烈头痛,医生从他脑脊液中发现了比暑热更危险的“入侵者”
2025-08-12 07:08:00
末伏仪式感 炖一锅金银蹄 今年的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至此进入尾声。杭州老话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来个金银蹄”。
今年的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至此进入尾声。杭州老话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来个金银蹄”。金银蹄,是指腌过的猪蹄(也就是火腿踵)和鲜猪蹄一同炖汤
2025-08-11 08:10:00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在历史回响与社区温情中践行医者使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贾瑞、吴奇隆带领抗战烽火实践团成员开展了一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红色实践活动
2025-08-11 10:05: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8月11日—8月17日外聘专家一周诊讯
外聘专家一周诊讯名额有限,抓紧约起!注:发布日起即可电话咨询、预约。消化内科专家李福康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擅 长 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炎
2025-08-11 10:48:00
“医术 + 仁心”!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收获患者锦旗
在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一面红彤彤的锦旗,诉说着一段温暖的医患故事。这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从临沂市平邑县远道而来
2025-08-11 10:48:00
特酷®巧之约迪拜巧克力:异域灵感的甜蜜创新
消费日报网讯 全球范围内可可和巧克力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特酷®巧之约迪拜巧克力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大放异彩
2025-08-11 11:59:00
跨界融合下的医疗温度: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有限公司先锋路中医诊所“传媒+心理”服务的人文关怀
在数字化浪潮与传统医疗碰撞的今天,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有限公司先锋路中医诊所打破常规,以“传媒+心理”的跨界融合模式,为心理健康服务注入人文关怀的温度
2025-08-11 13:11:00
西安北大医院崔红主任:精湛医术 守护患者健康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患者最怕的不是疼痛本身,而是无助——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对许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来说
2025-08-11 13:11:00
头发越洗越少?脱发的锅该谁背
天热爱出汗,头发秒变“大油田”,要不要洗个头却让不少人犯了难——每次洗头都会一团一团掉头发,岌岌可危的发际线让人实在不忍心下手
2025-08-11 14:18:00
夏季低血糖患者常常多出三成 全方位养气血小妙招请收好
突然站起来时,总是眼前一黑?73岁的张阿姨最近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医内科王飞达副主任中医师的门诊。原来,就诊前一周,张阿姨在早高峰的公交车上突然眼前一黑
2025-08-11 14:48:00
学个绝活“痧”出暑气,一身轻松
前些天,一位小伙在湖南游玩时忽然中暑晕倒,同在旅游中的浙江大哥果断出手“揪痧”,在热心群众的共同帮助下,晕倒的小伙慢慢恢复
2025-08-11 14:48:00
一个改善失眠的方法:睡觉把脚露在外面
据《健康浙江》微信公众号刊载,经常失眠的人,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一个小方法辅助调理——睡觉时把脚露外面。失眠
2025-08-11 14:49:00
老是担心乳腺癌复发咋回事?
“李主任,您一定要给我做全面检查。我最近总头痛,是不是乳腺癌复发了?是不是转移到脑部了?丈夫不关心我,女儿也说我神经质了
2025-08-11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