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孙权的保守决策与吴国的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07:47:00 来源:戏说三国

孙权的保守决策与吴国的命运

吴国战略指导上有个致命弱点即划江自守,偏安一隅,缺乏进取精神。吴国虽然比不上魏国灿若繁星、众广济济,比不上蜀国一流人物聚集,但从孙策创业以来,就有周瑜、鲁肃相随,后来又有吕蒙、陆逊、江东13虎出现辅佐,但其势力范围一直没有得到大的发展,作战“北不逾合肥,西不过襄阳”,始终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活动。不可否认,孙氏政权盘踞江东80多年曾打过几场光辉的战列,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们大都属于防御性作战,非主动进攻性。

吴国的保守应该说开始于孙权。孙权雄才大略,有一统天下的大志[⑴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曰:“以此言之,孤於齐桓良优,未知诸君於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见,因事当笑。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⑵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若徒守江东,脩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以上两个均来自《吴书·孙权传》],但有其心无其力,虽然多次北伐(

黄武七年秋八月,权至皖口,使将军陆逊督诸将大破休于石亭。

黄龙冬十月,权以大兵潜伏于阜陵俟之,淩觉而走。

嘉禾2年3月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琼征六安,皆不克还。

赤乌二年春三月,遣使者羊衜、郑胄、将军孙怡之辽东。击魏守将张持、高虑等,虏得男女。

赤乌四年春,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琮与魏将王淩战于芍陂,中即将秦晃等十余人战死。)

皆以失败告终或者未能继续进攻魏之心脏地带。为什么孙权会失败呢,因为他一直以来奉行保守政策。于是这使得吴国军队的心理上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以致在整个吴国军民中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贪图太平的状态。尤其是军队建设上,吴国以水兵为主,却缺乏陆地作战力量,特别是骑兵。而在当时,如果没有强大的步骑兵作为基干力量,夺取中原是根本是幻想,永远不可能。因此吴国每次与魏交锋,都只能打些水战、游击战或者袭击战,纵深只要稍微延伸一点就必然惨败。吴多次进攻魏没错,尽管有时时机对吴有利,但稍受挫折,便畏首畏尾退回江东,划江自保。

孙权的保守决策与吴国的命运

周瑜、鲁肃等都曾经为孙权勾化出一幅图天下一统的战略蓝图,可惜孙权没有完全按照鲁肃的意思办,他在保守思想的影响下只想到局部眼前利益不得荆州不足据长江,不据长江,不足保江东。却忽略了大局长远利益联盟的重要性,历史经验证明,一强对众弱,最嫉众弱联合,只有破坏弱小集团之间的联盟,才能对具体作战对象形成绝对优势,秦就是如此,采取远交外攻逐一破坏其联合。南宋著名学者陈亮曰:蜀汉,天下之右臂也,江东,天下之左臂也。安有断右臂,左臂能全乎?从此蜀国成为最弱,问鼎中原的希望渺茫,吴国亦少去一有利盟友。反为魏国各个击破造成了有利的形势。

孙策曾经评价孙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看来这一评说是很正确的,孙权确实作到了,而且很好,但正如孙策另外说的”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看来这一评价也正确,孙权虽有其志却保守(矛盾中)。

当曹操率领大军平汉中时,孙权应该不失失机地大举北进,但逍遥津惨败给魏将张辽,吴军便立刻缩回江东,再不露头。

当诸葛亮6出祁山时,魏蜀交战杀得难解难分,吴国本来应该在东线有所作为。但他们只采取了保守性北伐小打小闹,便达道回府了。并不深入用大力量进攻魏之心脏地带。

孙权的保守决策与吴国的命运

当司马懿率军远征辽东时(那时魏蜀祁山之战刚刚结束),魏军兵疲力竭,中原军力空虚,正是吴国北伐的大好时机。然而吴国却举棋不定,坐失良机。

当魏国三路伐蜀国进行全面进攻时,吴国本应向中原进攻,一为拓展土地壮大力量,一为解蜀国之危。但他们中了司马昭之计,害怕把战争的祸水引到自己的头上,错过了这个最后的良机。

孙权的保守一直被后代所继承,良机的错过,联盟的复合,力量的限制,反映出了吴国在战略指导上的很大失误,保守限制了他们眼界和行动的精神锁链。历史经验证明,无进取则难以自保,吴国企图依靠长江之险保住江东,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晋国经济的发展,吴国政权的腐败堕落,没有发展难以巩固,人心涣散,追求安逸,长期奉行保守政策,被灭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不能逃脱的命运了。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孙权时期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良好的自然条件中,发展经济,扩充势力,在政治上保持了一定稳定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策死后,周瑜为什么敢带兵回来奔丧,他在江东地位到底有多高
...速就擒”。敌军抛弃船只,四散逃窜,黄祖军遭到重创。孙权闻吕蒙之奋勇,大加赞赏。这一仗,不但显示出吕蒙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智勇双全的良好素质,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对东吴士兵生命的
2024-02-22 16:18:00
鲁肃:智谋布局,东吴崛起的幕后推手
...言,皆为之动容,愿追随鲁肃南下。三、孙策遇刺,辅佐孙权然而,命运的转折再次降临。孙策外出狩猎,遭人刺杀身亡。年仅十六岁的孙权继任成为东吴新主。面对内忧外患,这位少年君主需要一
2024-05-09 21:51:00
孙权背弃和刘备的盟约,偷袭荆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华夏,即将攻破樊城,拿下襄阳的关键时候,作为盟友的孙权为何却要背弃盟约,派遣吕蒙袭取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和公安,关羽在大起之后迅速大落,不仅丢失了荆州三郡,连自己也身首异处。孙
2023-06-05 05:47:00
孙权继位下的东吴局势是什么样的
...身亡。临终前,孙策把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了18岁的弟弟孙权,并叮嘱他要:“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由此,孙权正式以一方诸侯的身份走上历史舞台。当时,孙权面临的局面很复杂
2023-05-31 16:48:00
为何说鲁肃和诸葛亮,各为其主却心在一处
...应,那就是诸葛亮和鲁肃。鲁肃是有理想的,他要的是佐孙权占江东而称帝于天下。诸葛亮也是有理想的,他要开创一个“外儒内法”的新时代。两个人虽然各为其主,但当曹操兵临江南之时,他们
2024-06-30 20:38:00
三朝老将程普,为何未能成为东吴四大都督之一?
...坚时代就是东吴集团的重要武将,他辅佐过孙坚、孙策与孙权三代东吴主公,多次立有战功,随孙坚战黄巾军,攻打董卓、灭华雄、打败吕布。在战斗中,曾经冒死救出孙策。后来辅佐孙权多次平复
2024-01-21 13:13:00
...给自己还没成年的儿子,而是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孙权。周瑜当时是孙权最倚重的大臣之一。当时如果孙策想要把位子传给儿子,那么周瑜可能就要当那种权柄无二的托孤大臣,但是孙策没有
2024-04-17 21:18:00
江东双璧周瑜、鲁肃,助孙权建立帝业
...丕公元220年篡汉称帝,刘备紧接着在221年在成都称帝,而孙权则是一直“隐忍”到了公元229年才称帝。虽然孙权最晚称帝,但周瑜、鲁肃两位“野心家”,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已经
2024-03-19 06:35:00
鲁肃地位为何突然就下降了
...宁打得如火如荼,一路攻城拔寨夺得了头彩,而一向备受孙权重用的鲁肃却默默无闻,在此次激烈的战斗中没有任何出色的表现。当然,谋士和武将在战场上始终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像杀敌破城这样
2023-05-31 16: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