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程普从孙坚时代就是东吴集团的重要武将,他辅佐过孙坚、孙策与孙权三代东吴主公,多次立有战功,随孙坚战黄巾军,攻打董卓、灭华雄、打败吕布。在战斗中,曾经冒死救出孙策。
后来辅佐孙权多次平复叛乱,曾经在南郡打败曹魏大将曹仁。
程普在东吴集团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孙权刚刚上位时期,周瑜是大都督,他在军队中的地位仅在周瑜之下,那么他为什么没能接替周瑜,成为东吴四大都督之一呢?
一、程普更偏于将,而帅对人的要求会更高
在一个混乱的时代,激烈的相互攻伐之下,每个势力都有对人才的渴求。但是人才也分为很多种,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各种不同的人才在各个势力中,表现出不同的风采。在三国时代中,整体的人才划分大体分为文臣与武将的区别。
文臣之中,有不同的划分,其中文臣之中最受重用的就是谋士,他们主要要做的不仅仅是帮助主公制定大的策略与方向,而且要在关键时刻给出决定性的意见。
比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制定了,占据荆州、益州,等待时机进取中原的策略。
而且在关键时刻,诸葛亮能够统筹全局,为刘备提供各种作战的策略。同样的,曹操帐下的荀彧,也是如此,在关键的官渡之战中,荀彧要曹操等待变化与时机。
只要变化出现,剩下的事情全靠曹操的能力,结果曹操等到了许攸,知道了袁绍粮草所在地,一举打败袁绍。
而周瑜在孙策与孙权时期,既是将领,也是谋士。苏轼曾经有首词就称赞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的就是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羽扇纶巾,在汉朝不仅是诸葛亮的“标配”,而是文人的普遍衣冠打扮。
所以,周瑜在东吴集团中,担当的是与诸葛亮差不多的角色,既是谋士,也掌管兵权。鲁肃在后来能够做都督,也是因为在初次见到了孙权之后,就给孙权制定了大的战略,“占据江东,以图天下。”
在蜀汉和孙权的早期的政权架构中,一般都是以主公跟一个人合作获得政局的稳固。就像刘备、刘禅一直任用诸葛亮为主要的谋士与武将,孙权则任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而曹操与他们有所不同,在曹操那里,荀彧主要管谋划,具体执行曹操往往亲自下手。所以曹操往往是一个策士的作用。
在郑权中,策士主要的作用是临时机变,虽然地位上没有谋士重要,但是策士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比如曹操帐下的郭嘉、荀攸就属于策士,他们不负责大的战略,只是临时机变为主。
在策士之下就是普通文臣了,管着法律制定、诏书的写作等等,也都十分重要。
在武将之中,最重要的也是具有谋士能力的将领,像刘备帐下的关羽,通过学习,善于调度水军。所以他能掌管荆州,曾经水淹七军,大败曹操,震惊海内。
孙权帐下的周瑜跟吕蒙也是学习型的将领,吕蒙本来是向着武将发展的,十分勇猛,但是不懂计谋,鲁肃对他瞧不起,没有重用他。
后来通过学习,掌握了兵法中的很多计谋,鲁肃便对他“刮目相看”,后来的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就出自鲁肃与吕蒙。
其实当时鲁肃想要找一个文武兼备的继承者,好在自己去世之后辅佐孙权,吕蒙本来重武艺,轻谋略,所以鲁肃觉得他不堪重用。后来吕蒙勤于读书,成为一个文武全才,才受到了鲁肃的重视。
曹操手下也有很多将领,最具有谋士能力的是司马懿。司马懿本来是文臣出身,后来可以说是文臣武将兼备。
在将领之中,没有谋士能力的将领就要比有谋略的将领要差一些,比如刘备帐下的张飞,虽然都是刘备的兄弟,但是张飞好冲动,谋略一般,所以才让关羽守护荆州。
曹操手下的大将许褚、张辽、张郃、典韦,都是重要的将领,但是他们由于谋略一般,虽然受到重用,但是不会作为最重要的帅才来使用。
孙权帐下的程普也是一样,程普身经百战,是一个重要的武将,但是他的谋略一般,所以他一直屈居于军中第二的位置上。
所以,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最被重用的其实是善于谋略的人。而单纯靠武力的人只能屈居之下。这也就是说将才与帅才的区别。
作为将才,需要在战场上临时应变各种情况,而作为帅才,就需要在战前布置,做到张良的“决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所以作为东吴四大都督,也是东吴的二号人物,首先需要懂得谋划。而程普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将才,不善于谋划,所以他无法被任命为大都督。而鲁肃跟陆逊,虽然文人出身,但是却能坐上大都督,就是因为他们善于谋略。
二、孙权更愿意选拔新人作为东吴大都督
孙策当年被刺杀之后,给孙权留下了看似很好的基础:“内有张昭,外有周瑜”。其实在当时孙权,内要被张昭限制,在外要受到周瑜威胁。他是孙策的弟弟,顺位传承应该是孙策的儿子,孙绍。
孙权本来没有机会成为江东之主,但是孙策因为很年轻就被刺杀,所以他的儿子在当时太过于幼小。孙策考虑到他的儿子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稳固住江东各个势力,只有他的弟弟孙权能够担当大任,所以就留下遗言让孙权接任江东。
而孙权接任江东就要面对一个重要的人,这个人就是周瑜。周瑜在当时掌管着军权,他又与孙策是连襟关系,在孙策去世时,他还没有在场。所以周瑜就可以拿孙策的儿子孙绍跟孙权争夺江东之主的位置。
事实上孙权与刘备结盟的一大原因就是让刘备占据荆州抑制周瑜的发展。在周瑜去世之后,孙权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军权,避免被架空,所以一般会选择根基较浅的新人来担任大都督。
鲁肃、吕蒙与陆逊,都是原来不太受到重视的新人,他们根基较浅,但是能力很强。而程普在东吴根基太过于深厚,如果再给他大权,孙权就难以控制和使用他。
三、周瑜是孙策托孤,而鲁肃是周瑜所推荐,吕蒙受鲁肃提拔,吕蒙临死荐陆逊
东吴的四大都督,基本都是由上一个都督推荐而被任命的。周瑜是孙策在临终时向孙权推荐的,而鲁肃是周瑜在去世之前被推荐的。鲁肃对吕蒙十分重视,生前就把军权交给了他。而陆逊则是吕蒙临终所推荐的。
可以见得,优秀的武将之间都是“惺惺相惜”的,作为曾经做过都督的人,一般都会知道谁能担当大任,所以才会在临终时推荐给孙权。
而在这些优秀的人才眼里,程普也只能算二流人才,所以用人才来发现人才,东吴虽然处于偏安之地,却能长久维持。
总结
程普作为三朝老将,他的地位一直在都督之下,有着三个重要的原因。其一,他不善于谋略,只是一个优秀武将,难以成为孙权心目中的帅才。
其二,孙权愿意选拔新人,程普资历深,但是在江东势力也很深厚,孙权再给他更大的权力,担心自己被架空。
东吴的四大都督都是前一个都督举荐而被任命的,孙权任用人才,也相信人才的眼光。程普没被人才所看重,只能屈居第二的位置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