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入秋之后,寒意渐浓,为了让广大网友能安稳度过过敏性鼻炎高发季,《人民健康大讲堂》特别邀请了多位专家及药师,一起来聊聊过敏性鼻炎如何避开治疗误区、预防治疗和进行疾病管理。
受访专家指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主要与过敏体质、基因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有些过敏性鼻炎患者认为过敏是一件小事,扛一扛就过了,但殊不知严重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嗅觉、听觉,甚至会并发哮喘等疾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是认为过敏性鼻炎就是感冒,可自愈。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区分很简单,感冒多出现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病程较短,一到两周可自愈;而过敏性鼻炎通常会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并伴发哮喘病或皮肤过敏,病程较长,不可自愈。
误区二是只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不用药。在不加入药物情况下,生理药水没有药理作用,只能改善鼻腔环境。
误区三是出现症状才用药。有过敏性鼻炎发作史的患者,更需要在季节交替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根据医嘱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安全度过过敏性鼻炎高发期。
误区四是症状得到控制后,擅自停药或减药。以鼻用激素为例,轻、中度的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程应大于两周,中重度的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程建议应大于四周。症状得到控制后,仍需要规范、长期、安全用药,如果擅自停药或造成过敏性鼻炎反反复复。
误区五是想治就治,想停就停。过敏性鼻炎需要规范化治疗和长期控制,才能改善生活质量。
误区六是闻“激”色变。激素是人体内每天会生成的物质,对维持机体运转有一定驱动作用。鼻用激素药物的激素含量较小,通常不会引起全身吸收,所以不必闻“激”色变。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关凯说:“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要遵循28天治疗原则,因为过敏出现后炎症会根据暴露时间持续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如果在短时间停用鼻用激素,炎症可能会因为过敏原没有消退而卷土重来。”
科学区分疾病严重程度,做好预防和长期管理
受访专家表示,过敏性鼻炎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对生活的影响大致区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症状不明显,偶尔打喷嚏或流鼻涕,对生活没有较大影响,也不会影响睡眠质量。中度频繁打喷嚏,或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等气道高反应症状,除鼻塞和鼻痒外还可能引起流鼻涕和头痛等症状,影响睡眠质量。重度则会出现鼻腔狭窄和呼吸困难、缺氧、头晕头痛、眼胀等不适症状,严重鼻塞时会引起呼吸不畅、夜间憋醒等症状,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过敏性鼻炎是持续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更需要做好预防。执业药师贺小燕说,过敏性鼻炎预防的重点在于正规就医,查找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性鼻炎患者要定期随访过敏原变化、病情进展,注意防温差、防秋燥、防过敏原,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一般人群应少吃高热量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经常锻炼身体,不熬夜,以此提高免疫力。
如何在“家门口”管理过敏性鼻炎?
现在去医院的患者中有不少人只是为了续方开药,但从挂号排队到缴费取药,无疑是一个耗时较长的过程。作为国家大力推进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重要组成部分,零售药店常分布在各个小区楼下,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急需药、放心药,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携带电子处方在就近药店购药、及时咨询用药事宜。
除了可以及时、便捷的续方开药,零售药店还能为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针对性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选择就近的零售药店,咨询专业的药师防过敏知识。药师会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需求,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个体化的药学服务。
医保药品可以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双通道”购买的政策有效助力了患者买药便捷度,社区患者可凭借医生处方或遵医嘱来零售药店取药。此外,“就近购药”的优势,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便捷度。
零售药店专业的执业药师可近距离、随时随地接触到患者,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供心理疏导。执业药师刘艳艳认为,零售药店可以及时、定期地跟进患者的用药反馈。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刘光辉说:“零售药店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及时咨询、及时取药的窗口,有助于将更多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诊疗知识普及给周边群众和患者,帮助慢病患者更好地做好健康管理。”
秋冬时节来临,过敏性鼻炎正值高发季,大众需要引起重视,并树立科学防治意识,早诊早治、坚持长期规范治疗的理念,平安拿捏过敏性鼻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