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书生造反雍正不杀他,乾隆刚上台就大开杀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17:50: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国古代帝王家大多的是子承父业的君主帝王制。一个皇帝一个脾气,因此每个朝代中随着皇帝的更换,朝廷中的大臣们也会一波一波的换。而皇子们一般皇帝临终前说的话皇子们都是一定会遵守的,不敢有一点逆反之心,毕竟文武官员都看着呢。但是在清朝,当雍正皇帝临死前跟皇子交代后事时,特意嘱咐有个人不要杀。乾隆当时口头答应了雍正,结果乾隆刚登基就下令诛杀了此人。

书生造反雍正不杀他,乾隆刚上台就大开杀戒

这个被雍正临死前还惦记的人叫曾静,本来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读书人。还在雍正他爹康熙在位的时候,这个曾静在乡间教书平时闲着没事就会看些杂书。这天就读到了一本吕留良写的文章,忽然曾静就觉得文章中的一些见地和想法都很有说服力,自己想浏览更多这个人写的文章就不辞辛苦跑到了吕家。这时写文章的人已经故去了,但是吕家人看到有人不辞辛苦来鉴赏家人的遗墨深受感动,于是就把家里存着的其他文章送给了曾静。结果这曾静看书入迷太深,萌生了要推翻清政府的想法,开始打量着清朝中的官员,想找一个拉拢过来图谋造反。

书生造反雍正不杀他,乾隆刚上台就大开杀戒

时间慢慢就到了雍正年间了,等待了许久的曾静终于发现一个可以动摇的棋子,就是当时川陕总督。但是没想到这个总督虽然不受朝廷重用但是忠心可嘉,丝毫没有造反之心直接将曾静送来的谋反书信上报了朝廷,这下就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

书生造反雍正不杀他,乾隆刚上台就大开杀戒

雍正派人将曾静缉拿后,平时叫嚷要造反的曾静一下子老实了,见了真龙天子后再不敢妄想图谋造反。而雍正拷问了一番曾静,看他的胆量和才能都不足以成事,根本不可能对朝廷有什么影响,只是他手握的那些反书倒是十分可恶。于是雍正下令把曾静关了些日子就给放了,把吕留良的那些书都烧了。雍正的想法是,自己对读书人表现的宽宏大量就能够拉拢天下读书的人,帮助自己巩固江山。起码不会再有这么不自量力的人出来闹了,而且也显得自己宅心仁厚。

书生造反雍正不杀他,乾隆刚上台就大开杀戒

雍正在临死前还特意交代,里面提到像曾静这类的跳梁小丑根本起不了什么风浪,为先是大清皇帝仁德,不能杀他,当时乾隆和百官都纷纷答应。可是乾隆登基后很快就下令缉拿了曾静,并对他处以凌迟之刑,理由是他的言行辱没了先帝。

书生造反雍正不杀他,乾隆刚上台就大开杀戒

可能雍正是临死前善心大发,特意叮嘱了这件事。但虽然是父子,雍正和乾隆两个人做事的风格却完全不一样。乾隆不允许有丝毫对朝廷社稷有谋反之心的行为,对于这种人和事他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每代帝王都有自己做事做人的方式,既然江山到了自己手里当然是自己说了算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富察皇后丧礼上,乾隆为何大开杀戒?
...妥的通古斯正统,纯的不能再纯了。于是她在16岁那年,雍正五年(1727年),在外八旗选秀中被指婚与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 富察皇后和乾隆的感情非常好。乾隆一辈子写的烂诗无数,
2024-09-02 11:01:00
雍正年间科举考试泄题,雍正临时换考题让40多人名落孙山
雍正继位之初,采用先稳后严的策略,康熙的旧臣,以及八爷胤禩的一些党羽,雍正还正常任用,但他也在悄悄布局自己的人手,例如李卫、田文镜等能臣被雍正安插在重要的岗位上,还有一人,因为学
2023-01-10 13:29:00
这个书生雍正下旨力保他,乾隆一上位就把他凌迟处死
...帝却违背了这一良好的品德。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雍正生前曾极力保护一个人,并亲自下旨说不允许子孙后代为难他。可乾隆刚继位就将这个人给凌迟处死了。这中间有什么内幕呢?咱们接着
2023-06-22 15:59:00
雍正去世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清朝雍正帝的死亡可以说是即为突然的,而关于他的死因也是扑朔迷离,但是早在雍正刚去世的第三天,乾隆就暗示过雍正真正的死因。在雍正去世后,继位的乾隆皇帝上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替老爹
2023-08-09 21:46:00
雍正特恨一人,死前却留遗诏:子孙绝不可杀他!乾隆一上任就凌迟
...位非常著名的皇帝,他们之间的关系被人津津乐道,就是雍正和乾隆这对父子。有一个词儿叫做康乾盛世,说的是康熙,雍正,乾隆,创造了清朝最繁荣的一段时光。而康熙在世的时候,清朝出现了
2023-08-17 17:59:00
雍正登基后,胤禩在大臣墓碑上刻下了哪八个字
...隆的第七子,他在九子夺嫡时,曾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雍正登基后,特地派胤禩在他的墓碑上加了8个字,让阿灵阿遗臭万年。在遏必隆去世后,因为孝昭仁皇后的原因,康熙对钮祜禄家族十分照
2023-05-11 21:38:00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雍正六年,一个和尚徒步2000多里,从湖南株洲来到西安,他不顾旅途艰辛,直接拦下了正准备回家的陕甘总督岳钟琪。此时陕甘总督既管军又管民,绝对是封疆大吏。但这个和尚不是来拦路告状的
2024-10-28 11:38:00
乾隆到底是为何对曾静痛下狠手
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是是清朝时期影响力最大的三位皇帝。但是他们的功勋却不一样,康熙和雍正在位期间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而乾隆皇帝就没有做到他们那么出色。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没有
2023-04-21 14:37:00
说雍正皇帝对百姓残暴,主要体现在了他大兴文字狱,偏只有雍正却背负了文字狱的全部罪名。因为文字狱雍正的暴君名头更加的响亮了,但实际上雍正大兴文字狱主要处置的是那些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
2024-06-23 06: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