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周周
在行为治疗中,有一种方法名为“代币法”,就相当于积分制,针对孩子生活和学习方面良好的表现,用小红星之类记录下来,累积兑换礼物。这个方法在孩子小的时候很适用,好的行为习惯在小红星的激励下,很容易得到强化。但这个方法不能一直用下去,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激励孩子做得更好呢?
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晚上作业总是做不完,经常被老师批评,我该怎么督促他?这样下去肯定考不上好高中,就别提好大学了。家长提到能不能搞点奖励和惩罚措施。
在制定相对合理的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之前,请先考虑这个问题:当孩子做到了,是你的奖励起效果,还是孩子的能力使然?当他没做到,原本挫败的是他,结果因为你有奖励机制,你也会变得挫败。原本你们是母子或者父子,结果家长变成了孩子的战友、队友,这个关系并没有理顺。
有的家长会问:孩子考试拿了第一名,他问我要奖励,我都不该给吗?毕竟孩子努力了呀。我说:不奖励。孩子每一点进步,每一份荣誉,都是他用不懈努力换来的。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过程本身是比黄金可贵的。如果你拿一个礼物去奖励他,就相当于给他的努力贴上了价格标签,看起来父母很大手笔,其实都是在贬值。
努力、自律和有计划地实现目标,这个过程是无价的。一个孩子通过父母辛苦地督促和帮助,得到了第一名,父母因此奖励他一个新手机。另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倒数第一进步到倒数第五。谁的成就感更大?我认为是后者。而且是他自己做到的,他的兴奋之情不需要一个奖励来画蛇添足。知道一个人真正的自信是怎么建立的吗,就是“我自给自足,不靠谁”。
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得到了一项荣誉,他问我:妈妈,我可以升级我的零花钱吗?我说:因为你长大了,所以我早就计划给你多一点零花钱。你得到荣誉,我替你开心,但不会奖励你,就如同你没做到,妈妈也不会惩罚你。孩子想了想说:好的,谢谢妈妈,谢谢妈妈的这份宽容。
其实不是我宽容。学习本来就是他的事,用得着我宽容吗?
所以,不要太入戏,不要太越界,他做好了,他自己高兴,你看到他高兴,你也高兴。如果他做得不好,无论是迟到还是考砸,他总会得到后果,他总会难过沮丧。作为家长,你看得见他的难过和沮丧,你会张开怀抱,容纳这个受伤的孩子,这才是家长的功能。
允许犯错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句台词特别深刻,是一个女孩对男朋友说的:“我犯错,我做错,我乐意,那是我的本事,不要你管!”男朋友听了,丢下一句:不可理喻。后来两人就分手了,我刚看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女孩智商有问题,你犯错还这么嚣张,你有啥道理啊?
在不懂心理学的时候,我们活在各种道理和约定俗成中,却忽略了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比如那个女孩,她在单位把文件弄错了,被领导批评,很可能当月的奖金会泡汤。回到家和男朋友一通倾诉,其实是在寻求安慰,男朋友却喋喋不休怪她不细心,不长记性。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点评和指责,这叫什么“为我好”?
有句话大家都熟悉,家庭是讲爱,不是讲理的地方。在讲爱的层面上,有个标准,叫做容错率高。比如孩子,从学习走路就可能随时跌倒,如果父母为了避免跌倒,就不给走路的机会,那他就一直走不好路。如果他写的字不能歪,不能糊,那他写字的兴趣和信心就都丧失了。
家长常常会提到奖励和惩罚,“当我发现孩子的字特别工整,我马上就给他吃个棒棒糖,怎么就不可以?”“当他又把作业本搞丢了,我罚他面壁思过,也不行吗?”不可取!一旦你这么做,其实在物化你的孩子,把他的事情占为己有。什么是物化?就是孩子成了你的私有物品,他做每件事仿佛都贴上了价格标签。说小了,孩子会丧失做事情的动力;说大了,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提线木偶,丧失生命的活力和掌控力。
为什么要容错呢?因为人每次的学习,都是从错误走向正确或者成功的过程。没有错,哪里来的对?这次错了,是为了将来能做对,做好。所以,如果你爱孩子,就请纯粹地爱和相信,不需要过多地给予奖励和惩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