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拂晓报
寒假渐行渐远 开学逐步逼近
快速调整状态 适应新学期生活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尤其是寒假。转眼间,年味儿已渐行渐远,开学的脚步逐渐逼近。但是很多孩子还沉浸在春节的余韵里,恨不得假期没有尽头,根本无心开学。
对于孩子这种心理,家长可以理解,但是却不能放纵。开学一两周的状态对孩子整个学期非常重要,所以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收心工作。
“孩子在假期里生活作息很不规律,马上要开学了,该咋办?”“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玩得很嗨,真担心他开学后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寒假即将结束,针对部分家长担忧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宿州市“爱与成长”青少年成长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中级社会工作师孙恩常,请他给出一些建议。
“有些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在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对学习生活的适应。因此,家长们提前帮助孩子进行生活方面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孙恩常说,家长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孩子调整。比如每天早10分钟睡/起,逐步过渡到和学校作息时间相适应的节奏上来,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逐步将生物钟调整到开学状态,从而更好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同时,家长要按时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引导孩子提前进入新学期开学后的生活节奏。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扮演好引导者、示范者的角色,做到态度温和且坚定。
孙恩常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的经历体验。比如整理压岁钱存进银行,一起分享读书、旅行、娱乐、交际等各方面的感受。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对照之前制订的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并查漏补缺。这种“复盘”形式,相信会让孩子有更多收获。毕竟,“及时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开学前的几天,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订新学期目标和计划。生活上的目标包括,要养成什么好习惯,学习什么新技能,参加什么活动;学习上的目标包括,每周背多少个字词,每月读多少本书,哪门学科需要提高等。设立目标后,要制订具体且可行的计划,建议以周、月、季度、学期为单位制订计划。家长给孩子在思路、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适当设置奖励,让孩子更有动力。与此同时,家长要对孩子多鼓励多沟通,聊聊学校、老师和同学,增强“准备开学”的心理暗示,激起孩子对新学期生活的憧憬。
此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比如孩子喜欢的某个明星的成长经历、某影视剧的观后感想等,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进行正向的引导。还可以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陪孩子运动,因为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情感交流,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少数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了解孩子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情况相对严重,可借助老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给孩子提供帮助。
“相信在家长的积极引导下,孩子能够尽快‘收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启新学期生活。”孙恩常说。
■ 本报记者 王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2: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