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庭院经济+”拓宽增收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2 06: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七洞乡:

“庭院经济+”拓宽增收路

近年来,为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七洞乡在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一批“庭院经济”行家里手,致力把庭院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做出特色,进一步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

“庭院经济+养殖”,养出“金蚕宝”。立足桑蚕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后盾单位市科技局和兴宾区蚕业站派驻工作队员优势,通过整合闲置资源,活用院落小柴房、闲置小平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家庭式桑蚕养殖。目前,该乡种植桑树面积1万余亩,桑蚕养殖户1000余户,年创收达4000万元。

“庭院经济+种植”,结出“致富果”。按照“宜果则果”“宜瓜则瓜”的原则,积极开辟房前屋后的土地资源,引导群众种植澳洲坚果、西瓜、香芋南瓜等“致富果”。如成凡村种植西瓜60亩,增收超13万元;古车村盘活村后闲置农田,试种植香芋小南瓜10亩,收益4万余元。闲散土地变身“微果园”,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庭院经济+手工业”,拓宽“致富路”。纯手工制品深受人们青睐,该乡不少农户依靠传统手工技术,在村内整合庭院,建立家庭工坊,形成特色加工体系。如手工制作蚕丝被、酿制小锅米酒、手工制作沙糕等,参与的脱贫户超30户,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谢春霜 谭 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09: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家“小庭院”变身“增收园”——广西大化发展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南宁9月2日电题:农家“小庭院”变身“增收园”——广西大化发展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何伟、黄庆刚秋日清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仁良村脱贫户蓝春香
2023-09-02 19:21:00
盘出3200多亩闲置地开发庭院经济
...用房前屋后空地发展“微产业”盘出3200多亩闲置地开发庭院经济本报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邓永生本报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邓永生“我这个蚕房面积有190平方米,一年可养蚕6批,
2023-07-04 07:24:00
武都区:发展庭院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区因户施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广大农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探索“庭院+”模式,将“小庭院”打造成为“大产业”,让方寸之地变成增收之所,释放农村发展新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
2023-07-28 14:57:00
发展庭院“小经济”  鼓起农民“钱袋子”
...温室大棚进行标准化改造提档升级,新营村的蔬菜种植从庭院向温室大棚延伸,蔬菜、蘑菇、羊肚菌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全方位打造“一水一品一古村”品牌的同时,成功注册“新营
2024-05-30 02:56:00
广西忻城: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互利。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27%。小庭院成为群众“增收园”傍晚,红渡镇六纳村古令屯村民盘增平忙着将田地里的甘蔗尾叶拉进自家院落。看到扔进来的新鲜叶片,牛
2023-12-26 04:05:00
十堰郧西六郎乡发展“庭院经济”
...色,入夜多鸣禽。”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描绘了古代人的“庭院情怀”。与古代人不同的是,在郧西县“庭院经济”正在不断融入新的定位与内涵。初冬时节,花木凋零,但六郎乡金钱湖畔山坡上,一
2023-11-27 16:16:00
“小庭院”巧变“创富园”
... 通讯员 赵永辉 陈宏儒)近年来,香河县积极探索实施“庭院+特色产业”模式,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农户庭院空间,进一步挖掘庭院增收潜力,拓宽村民致富门路。走进香河县
2023-05-08 11:17:00
...。花都区与普定县结对以来,因地制宜选定桑蚕产业推动庭院经济发展,明确发展布局、目标、重点和技术模式,注入协作资金活水,引进龙头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建设蚕种生产基地,建立健全“新型
2024-10-30 06:05:00
...技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王成说,现在村民们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情十分高涨,已培养30余户种植葫芦,种植品种多达10余种。农民在自家小院发展葫芦种植、花卉栽培、景泰蓝加工等特
2023-04-29 03:1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