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十堰郧西六郎乡发展“庭院经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7 16:16: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关前裕通讯员杨洪霞吴沛刘柳“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描绘了古代人的“庭院情怀”。与古代人不同的是,在郧西县“庭院经济”正在不断融入新的定位与内涵。初冬时节,花木凋零,但六郎乡金钱湖畔山坡上,一排排沿着山体栽种的桑蚕、香椿、花椒等林特基地生机勃勃,枝干上黄绿相间的叶子迎风摆动。站在山坡上俯瞰,山脚就是金钱湖,湖水湛蓝,仿若一块闪着光泽的宝石,镶嵌在青山之间。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郧西县六郎乡的做法是——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巩固传统产业,培植优势产业,做优第三产业”的思路,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成立了产业发展和深加工合作社,形成了以契约式利益链接机制为纽带的订单经济。“小白茧”织出“新丝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六郎乡是郧西县传统的桑蚕养殖基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走进该乡大石堰村的蚕丝被加工车间,几名产业工人正忙着加工包装蚕丝被。展示间里,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目前合作社主推的蚕丝被产品。六郎的蚕丝被是经过人工120次的反复拉制而成的,不仅因为它的稀缺性,还有它独特的保健功效。“养蚕时间短,投入少,回本快,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正在车间工作的产业工人李益云笑着告诉笔者。李益云说,养蚕的数量习惯是以张来计算的,1张20000多条幼蚕,到结茧只需28天左右,1张蚕能挣到2000元左右。在六郎乡像她一样的蚕农有100多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据六郎乡党委书记姚燚波介绍,六郎乡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蚕。近年来,他们按照“党建+产业+农户”发展模式,以一家一户的“小蚕房”庭院养殖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的技术扶持、资金扶持、产销对接作用。全乡桑园基地达3000亩,每年养蚕1000张,年产蚕茧量20吨,年产值100万元。2022年,该乡兴建了蚕丝被加工车间,把“小白茧”变成蚕丝被,年生产蚕丝被500多床,创收80余万元,蚕桑产业已成为六郎乡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香椿树长成“致富树”称重、打包、封装、发货……在六郎乡百旺农业红油香椿专业合作社,几名工人正忙着把干香椿、香椿酱、香椿花茶等产品打包贴单后发给客户,顺丰、邮政、京东等快递小哥在门口排队等候拿取订单。郧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冬时间短,山区海拔高度落差大,独特的气候孕育出了香气浓郁、风味独特的“郧西香椿”。2019年,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第三次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会上,“郧西香椿”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六郎乡瞄准商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赵家河村4组村民王德宝回乡创业,投资成立了红油香椿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种植香椿1000多亩,年产椿芽30万公斤。“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眼下正值冬季林特基地管理的好时节,在百旺农业红油香椿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追肥、覆土,一派忙碌景象。合作社负责人王德宝介绍,香椿是一种发芽较快的植物,每年3月中旬就可以开始采摘椿芽,每2天可采摘1次,7天一茬,一年可采摘8茬,每茬可采摘2.5万公斤。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合作社在种植、销售鲜香椿的基础上,开发了速冻香椿、干香椿、香椿酱、香椿油、香椿茶等多个香椿系列产品,带动了200余农户增收致富,年产值达500余万元。如今,稀松平常的香椿树摇身一变成为村民的“致富树”,全乡靠着香椿“吃饭”的农户达1000多户。六郎乡有5个村依靠香椿产业每年增加了2万多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十堰郧西六郎乡发展“庭院经济”

花椒树下的“增收账”记者在六郎乡青铜沟村5组大洼岭花椒基地看到,三五名村民正在给花椒树喷洒防冻营养液。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通过涂白、剪枝、除草等整理后,换上了“冬装”,一条条“白裙子”洒落在田间地头,在冬日的暖阳下,犹如一幅镶嵌在崇山绿水间的美丽画卷。正在劳作的村民李德梅说,她在合作社工作,一年能拿到2万元管护费,赶上花椒采摘期,每天务工还能多挣5000多元。记者了解到,六郎乡种植花椒的历史悠久,从2017年开始就探索出了一条花椒兴乡、花椒富民的新路子。他们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坚持“通水通路、好田好地、自主自愿、集中连片”,栽植花椒10800亩,年产花椒100多万斤,产值1000多万元。

十堰郧西六郎乡发展“庭院经济”

康家梁村村民曹忠林是六郎乡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他曾在韩城花椒基地当过学徒,在农科院当过学生,全面掌握了“大红袍”花椒品种的种植要点。有了技术支撑后,六郎乡的花椒树成活率高,挂果见收快,出产的花椒粒大饱满、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每公斤价格达到120元。曹忠林介绍,他的合作社共有社员4000多户,现在已经注册成立了花椒龙头企业,主要经营鲜花椒、干花椒、花椒面、花椒酱等系列产品,年销售收入500多万元。“现在我们还用这些花椒树枝加工成了一批‘文玩’产品,我们的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了。”曹忠林笑着说道。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庭院经济”的出现,让六郎乡村民房前屋后的一棵棵经济树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也是郧西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的最好注解。(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勠力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自:人民网勠力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调查高云才“这黄精啊,盛产期亩产达到4000斤,收入好着勒!”大山深处,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安家乡神雾岭
2024-09-26 18:56:00
十堰郧西:庭院方寸地 增收致富园
...雾缭绕,静谧的古城显现出若隐若现的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津城社区明清老街内的“上津味道”农家乐里,炊烟袅袅,带来熟悉的阵阵香味,勾起游客的食欲。郧西县上津镇津城社区明清
2023-10-11 12:53:00
党建赋能驻村筑梦 十堰乡村迎新机绽新颜
...村振兴,为服务湖北建成支点作贡献。4月3日一大早,在郧西县六郎乡罗坡垭村的千亩香椿种植基地里,村民们忙着采摘、打捆。郧西县百旺红油香椿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德宝介绍,20多个工人
2025-04-05 20:31:00
湖北郧西:万绿丛中点点红,樱桃挂满枝头
...映中。时下,正是樱桃成熟上市的季节,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黄土梁村漫山遍野、群众房前屋后的樱桃树上,绿叶点缀下的樱桃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颗颗似珍珠,粒粒如玛瑙,让人垂
2024-04-25 22:18:00
郧西县网络“新”力量助力香椿“云端”飘香
...闻极目新闻记者关前裕通讯员李爽最是一年春好处,湖北郧西县六郎香椿分外香。眼下,正是郧西县六郎乡红油香椿大量上市的时节,色泽红润、香味浓郁的香椿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受到市场青睐。
2024-04-12 16:26:00
湖北郧西:数万群众赶山货大集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郧西县“秦楚山货节”人头攒动。徐军摄腊月到,年货俏。这几天,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秦楚山货节”人头攒动,该县39家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精选的马头山羊
2023-01-09 12:21:00
山货火年味浓,湖北郧西县举办2024年秦楚乡村年货节
...肉、爽滑筋道的红薯粉条……2月6日至7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举办“南来北往·郧西做东”2024年秦楚乡村年货节。各种土特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农副产品、文创产品等琳琅满目,让人
2024-02-08 15:42:00
... 特约记者 甘晓燕 通讯员 孙英明 报道:4月6日,记者在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白参菌种植基地看到,在一层层种植菇菌的架子上,雪白的白参菌犹如一株株竞相盛开的花朵。郧西仙河缘农业
2024-04-10 07:53:00
十堰郧西在汉引资百亿元
...闻极目新闻通讯员邹景根徐光意4月18日,中国人寿·十堰郧西(武汉)专场招商会、武汉市郧西商会成立大会、郧西做东·走进武汉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文旅招商项目推介会,在江城武汉隆重举
2024-04-19 14:2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
出租房内抓获两名违法人员,北京通州警方依法处罚违规出租房东
针对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信息、不落实房屋管理责任、违规出租短租住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通州警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日
2025-11-07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