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空腹血糖在6到7之间两三年了,算是有基础性疾病吗?了解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30 06:59: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新冠疫情,让很多人记住了“基础性疾病”这个词,对自己的健康更加关注了,也知道了糖尿病便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基础性疾病。

有朋友问:我的空腹血糖总在6到7之间,已经有两三年,一直也没管过,会有啥后果?

空腹血糖在6到7之间两三年了,算是有基础性疾病吗?了解下

【医生评析】

空腹血糖正常值的上限是6.1mmol/L,如果处于了6-7mmol/L之间,至少会有这样两种后果。

第一,可能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要知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且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常早于空腹血糖升高发生。所以,筛查糖尿病一定不能不看餐后2小时血糖的高低,尤其是空腹血糖升高的人,更不能忽视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

第二,身体可能已经受到了损伤。要知道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起始于血管,高血糖不断“腐蚀”血管,血管内表面难免会发生破损,血液流经时分子比较大的脂肪就可能受破损处阻力的作用被“拦截”下来,从破损处进入沉积下来。

血管上沉积的脂肪,就像胖人体质更弱一样,不仅血管的弹性下降收缩功能变差,还可能集结成团形成斑块,加速血管的老化以及病变发生。要知道血管在全身无处不在,血管病变一旦发生,给组织器官供氧和营养受阻,便增大了各种疾病发生的风险。

空腹血糖在6到7之间两三年了,算是有基础性疾病吗?了解下

需要知道的是,在血管受损的早期不会有任何症状表现,损害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研究证实:当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时,这种损害就开始发生。所以,当发现血糖高于正常水平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当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不要发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事。

而一旦有糖尿病发生,就目前的医学水平,糖尿病还属于于不能根除的终生性疾病,有句话说“糖尿病是百病之源”,可以说就患上了基础性疾病,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就属于可能发生意外事件的高危人群。

空腹血糖在6到7之间两三年了,算是有基础性疾病吗?了解下

实际上即便没有新冠,有糖尿病的人也将面临多种危急事件发生的风险,比如普通感冒可能进展为肺炎、肺衰竭,比如饮酒后可能引发严重低血糖危及生命,比如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可能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等。

目前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而早期甚至中期糖尿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表现而易被忽视,因此对糖尿病的筛查,尤其是学习了解正确的筛查方法是人人都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空腹血糖在7.5~8.5之间,是不是糖尿病?医生给出准确回答
...定的范围,就可以考虑为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高血糖、口渴、多饮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对
2024-02-06 21:48:00
空腹血糖在7.2~8.4之间,是糖尿病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简介: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就像潜伏在我们生活中的一颗隐形炸弹。其主要原因与胰岛素分泌缺乏或相对紊乱密切相关。当血液中的糖浓度像一匹失控的野马一样升高时,如果不及时控
2024-03-27 11:27:00
空腹血糖8.5,算严重吗?医生坦言:若是3种情况,无需太担心
...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健康状况,是诊断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键指标。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它是人体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来源。在健康人体内,血糖水平受到精细的调控
2024-05-10 11:43:00
当血糖升高时,身体会出现6个异常的症状
...平超过这些范围,就可以称为高血糖。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特征是高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器官的损害,尤其是眼睛、肾脏、神经和心血管系统。虽然高
2024-01-14 06:13:00
以下4种食物容易引起血糖升高,高血糖患者还需管住嘴
导语:高血糖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疾病,属于三高中的一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着极大的影响。然而,许多人对这种疾病的危害并不够重视,如果高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就会发展成为糖尿病
2023-10-05 11:00:00
2023年血糖新标准已公布,看看你的血糖高吗
...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异常,就需要注意是否有高血糖或高血糖。是糖尿病问题。当然,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血糖高于正常值
2023-07-16 14:07:00
2024血糖新标准已公布,3.9-6.1或成为历史,看看你达标了吗?
糖尿病,这个在现代社会中益发常见的慢性疾病,正逐渐腐蚀着人们的健康。它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更是一种日子方法和饮食习惯的反映。跟着日子水平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高糖、高脂、高热量
2024-05-25 09:43:00
血糖控制不佳,对哪个器官伤害最大?科普小知识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损害、糖尿病足、感染性疾病等。可以说,血糖控制不佳,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产生损坏,尤其是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
2023-06-11 05:24:00
这两种药同时作为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究竟有着什么异同呢?
...药物。 糖尿病作为近些年发病率和检出率快速增高的慢性疾病之一,逐渐表现出老龄化、城市化的特点。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已然成为这种慢性病的重灾区。然而老年人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病的
2023-10-10 06: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
“转氨酶高”到底多危险?看懂2个关键数值就够了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转氨酶升高”,不少人瞬间慌了神:这是不是意味着肝脏出了大问题?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作为肝功能检查中的“信号灯”
2025-11-12 06:42:00
糖尿病药物全解析: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降糖药,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感到困惑
2025-11-12 06:42:00
分娩护理:守护母婴健康“最后一公里”
分娩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确保母亲和婴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分娩护理不仅包括对孕妇的支持与照顾
2025-11-12 06:42:00
白「耀」新学期:云南白药口腔健康破局年轻化美白新赛道
消费升级浪潮下,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进阶为结合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对“口腔美学”需求日益凸显
2025-11-11 15:48:00
极萌水光:动态静态纹双效改善,以实力助您抗衰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纹路问题一直是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还是嘴角的法令纹,这些纹路都让我们的肌肤看起来不再紧致光滑
2025-11-11 15:48: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胃肠疾病如此“偏爱”冬季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一直致力于胃肠肛肠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胃肠肛肠专科医院,汇聚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胃肠肛肠医生
2025-11-11 15:48:00
市场动态角度:破局欧美、深耕非洲,三诺生物携双品牌亮相进博加速全球化
11月5日,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SZ)携手旗下美国子公司Trividia Health Inc.及TRUE系列产品
2025-11-11 15:48:00
深圳牙科医院如何选择?可以了解这几家
目前中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3%。在深圳这座拥有3000余家口腔机构的现代化都市
2025-11-11 15:49:00
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答案藏在“控制”里
不少哮喘患者都会纠结:“症状一好就停药行不行?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哮喘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2025-11-11 15:49:00
实践智慧与学术前沿碰撞,AI赋能职场心理健康新生态——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分论坛精彩荟萃
2025年10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跨界共生 ·AI赋能——中国EAP产业生态共建”为主题
2025-11-11 15:50:00
治哮喘的药有哪些?精准应对呼吸“危机”!
清晨的公园里,一位散步者突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办公室中,一位白领因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咳嗽,面色涨红如紫茄;深夜的卧室
2025-11-11 15:53:00
肚子摸到“包”在跳?警惕腹主动脉瘤!贵州航天医院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助您化解血管“破裂”风险
多彩贵州网讯腹主动脉是人体输送血液的“主干道”,当这段血管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变得薄弱,就会像旧轮胎一样局部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
2025-11-11 16:47:00
专家提醒:科学应对 做好流感病毒、诺如病毒预防防治
鲁网11月11日讯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5年滨州市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全市传染病形势研判和防控情况
2025-11-11 17:06: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乳腺癌年轻化趋势引关注,如何守护乳腺健康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里,乳腺癌似乎总与中年或老年女性相关联。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悄然改变着这一认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正逐年提前
2025-11-11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