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鲁兴凯:破译昭通苹果的“高产密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5 00: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记者 苏 秀 文/图

他是一名农业推广研究员,更是一位深耕苹果产业的工匠。

他主持引进、筛选全球118个优良品种,在昭通建成了全国单体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苹果优良品种展示园。有了这张种质资源“芯片”,昭通苹果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有了底气,企业、老百姓在种植苹果创收致富的道路上有了方向。

他叫鲁兴凯,现任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苹果研究所所长,1986年从云南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毕业,从懵懂少年到苹果产业研究领域的佼佼者,鲁兴凯的人生轨迹与苹果息息相关。

探索高产高效模式

“从筹划建设苹果优良品种展示园开始,我们一直致力于筛选出适合在昭通种植的苹果品种。”鲁兴凯称,一个地方要扎实地推广一个品种是很难的,基本上要一二十年的时间。目前,这118个品种(含地方特色品种3个)已经做了3次优良品种品鉴,品种结构调整速度位居全国前列。这几年每年都有国内专家、企业家等前来参观,他们对展示园的建设非常认可。

展示并不是目的,鲁兴凯真正的目的是通过选择一批在昭通生长表现好、市场需求旺盛的品种进行推广,促进昭通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品种作为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有了“芯片”才能谈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

“我们不能只靠一个品种独当一面。”鲁兴凯说,下一步他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把这些好品种宣传好、推广好,在生产技术上指导好,让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少走弯路。

“少走弯路”成了鲁兴凯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一辈子致力于苹果种植技术研究,就是想让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少走弯路。按照“试验—示范—推广”三步曲的节奏,好的品种筛选出来后,推广成了鲁兴凯迫不及待想要落实的事。

一个个小苹果在务工人员“手起刀落”间陆续掉在果园里。近日,在昭阳区苏家院镇昭通远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处苹果基地里,大家正忙着给苹果树疏果。

昭通远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胡德俊称,去年,他们开始通过“高枝换头术”把原来的苹果树嫁接成瑞雪品种,今年已经结果了。

昭通远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2014年开始建园,到2019年,苹果基地已发展到2000亩的规模。目前,基地已经嫁接瑞雪品种约260亩,计划明年实现全园嫁接。

“2016年,鲁兴凯团队引进的瑞雪品种在我们基地试种,经过这几年的研究,结合市场的需求,我们决定大规模嫁接瑞雪品种。”胡德俊说。瑞雪口感好、易丰产、耐储存、价值效益高、管理成本及难度低,在抗旱方面也有优势,基地只有提前谋划、调整品种种植,才能在今后抢占市场。

“长势还是可以的。”鲁兴凯看着基地里的苹果树,与胡德俊交流着种植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周围疏果的务工人员也围上来学习。

群众亲切地称呼鲁兴凯为“苹果专家”,而在胡德俊眼里,鲁兴凯是他们发展苹果产业的领路人,能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种植中,我们遇到问题时,一个电话鲁兴凯就会到基地察看,‘望闻问切’一番,他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问题……”胡德俊指着嫁接的苹果树说道。

在促进昭通苹果科技进步方面,鲁兴凯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次,获“乌蒙工匠”创新成果一等奖。

好品种、新技术、高产量让果农增收有了稳定保障。鲁兴凯的科研成果让苹果种植技术取得一次又一次突破!在这些技术成果的指导下,昭通苹果无袋化栽培走在全国前列,每年节约成本上亿元,推动了昭通乃至中国西南地区冷凉高地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严管与厚爱

“1986年毕业后,我便开启了与苹果打交道的漫漫人生路。我很快就要退休了,我不能因为退休就断了苹果科研的路。”鲁兴凯说。

鲁兴凯在培养人才方面费尽心力。

“在人才引进方面,我联系了国内研究苹果领域的专家,请他们把优秀的弟子派到昭通来。”鲁兴凯说。

对于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苹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马静、正高级农艺师程安富来说,鲁兴凯是如父如兄般的存在。面对鲁兴凯的苛刻、严厉,马静觉得有时候压力巨大。“工作上他是严谨认真的,甚至是冷酷的,我们一度不认同他,时间长了,看到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才慢慢地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生活中他又是一副慈祥的样子,既做得了一手好菜,还会教我们怎么带孩子。”马静说。

“他们怕过我、恼过我,但我依然严格要求,因为我不想让他们荒废了大好青春。”说到人才培养,鲁兴凯期望把人才留下来,成为苹果科研领域的骨干力量。

鲁兴凯在组建科研(人才)团队和人才培养方面,引进六省市研究生8人和国家体系专家200余人次,培养“兴昭人才”优秀青年2人,培训全省果树专技人才160人,培养昭通高素质人才200余人。

这些年来,鲁兴凯各种荣誉加身,不仅担任省“一县一业”苹果科技特派团团长,还被评为全国苹果产业重要贡献人物,受省政府表彰和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这些荣誉对于我,甚至对于所有奋斗在各个领域的人才,都是一种激励。”鲁兴凯说。

1999年,鲁兴凯跟一大型超市联系售卖苹果时,冷链、仓库、物流等都没有,如今条件不一样了,能做的事更多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鲁兴凯常常跟年轻人说,一个人一生做成一件事就够了,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吃苦,要常怀感恩,把工作做到极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也有自己要承担的责任。

辛勤耕耘。

苹果基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6: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7万余亩水田吃上“营养餐”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兴凯湖分公司27万余亩水田吃上“营养餐”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土壤样品Ph值检测化验。 李薇薇摄□文/摄 李薇薇 曾媛 本报记者 刘畅“编号284,土壤样品2.00
2022-12-27 07:13:00
兴凯湖大白鱼 味蕾上的“贡品”
...刚刚捕捞上来的大白鱼。□吴洪伟地处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兴凯湖,至今保持着原生态风貌。这里蕴藏着无数的珍奇美味,最让人回味无穷的,便是兴凯湖大白鱼。龙江人宴请宾客、馈赠亲朋,总会想
2023-05-06 07:05:00
零下30℃极寒天气 兴凯湖上举行“冰上马拉松”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兴凯湖里举行的冬泳比赛。赵桂秋摄中新网鸡西1月11日电 (于金鑫记者王妮娜)兴凯湖冰面上,千人徒步穿越兴凯湖……1月10日,密山市“赏冰乐雪”系列活动暨首届冰
2023-01-11 21:43:00
2023全国·密山兴凯湖全国首届美丽乡村铁人三项赛开赛
...鸡西9月3日电(于金鑫 记者 王妮娜)9月3日,2023全国·密山兴凯湖全国首届美丽乡村铁人三项赛在中俄界湖兴凯湖畔举行,来自俄罗斯、德国、法国、伊朗等国家的317名运动员参
2023-09-03 19:12:00
兴凯湖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3月14日,中俄最大界湖兴凯湖迎来今年的首批候鸟,数千只大雁、野鸭飞回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群的大雁、野鸭时而在天空盘旋,时而在积雪融化后的稻田和水边觅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
2023-03-15 14:38:00
中俄最大淡水界湖兴凯湖迎来全面开湖
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冰封近半年之久的兴凯湖已褪去“冰衣”,全面开湖。兴凯湖是中俄最大淡水界湖。兴凯湖的开湖有“文开”与“武开”之分,今年开湖是“文开”,相比之下,没有“武开
2023-04-22 15:47:00
中俄最大界湖兴凯湖正式开“捕”啦!
...日来,随着天气回暖,沉寂了近半年之久的中俄最大界湖兴凯湖逐渐褪去冰衣,全面开湖。4月26日,兴凯湖正式进入“捕捞期”。兴凯湖是中俄最大界湖,环湖多沼泽,面积达4380平方公里
2023-04-27 12:08:00
...记者 潘晓飞连日来,普定县黔贝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兴凯一直在化处镇寻找最佳位置。春茶采摘结束后,扩建厂房提上日程。“我打算新建600平方米标准茶厂,提升茶叶加工水平,为当地朵
2023-07-20 02:56:00
本文转自:生活报生活报讯 (记者栾德谦) 10日,兴凯湖明水期捕捞期结束,正式进入流冰期。按照要求,渔船全部撤出作业场所,禁止一切捕捞作业。据介绍,兴凯湖湖面渔船全部撤出作业场所
2023-11-12 07: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