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载人探月已预选50个着陆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18 04: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成功建成中国空间站,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也已经启动实施,计划先期开展无人登月飞行,并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上个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征集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月面科学载荷方案的公告》。8月15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相关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本次方案征集截止日期延长至8月20日。

探月目的是开发利用月球

“载人月球探测不仅是科学家、工程师的工程,也是全社会期待的大事。我们面向社会开展月面科学载荷的方案征集,正是期待公众集思广益,发现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的载荷。”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科学研究与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张鹏说,在前期的探月工程中,我国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对月球形貌、地质、物质和环境开展了全面探测,已经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

张鹏表示,目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已从表面探测转入深部探测,而对月球地质与月球物理、空间生命科学、月面深部钻探等领域的探测与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利用月球资源,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认识我们身处的地球。

针对本次载荷的征集,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科学研究与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牟伶俐介绍,工程总体没有对载荷方案做过多限制,但考虑到工程实施情况和月表实际环境,载荷设计要做到体积尽量小、质量尽量轻、功耗尽量低。如果载荷实验周期较长,则需要脱离着陆器,且具备能源供给等能力。

着陆区优先考虑易到达通信好

此前,我国探月工程发射的嫦娥系列探测器,已经陆续抵达了月球正面和月背的多个区域。本次征集的科学载荷,未来将在月球的哪个区域着陆?张鹏透露,目前着陆区的选址仍在迭代,前期,科研人员共提出了百余个着陆区,为了避免与已有着陆任务重复、地质构造类型相似等情况,目前保留了50个着陆区并形成载人月球探测选址库。

“月球可研究的区域很多,但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探索,常要经历从稳妥到挑战的过程。”张鹏说,科学载荷着陆区将优先考虑易到达、通信条件好的区域,并逐渐向月背、极区等扩展。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载人月球探测科学目标体系,其中便包括了月球资源的原位获取和利用。张鹏介绍,相关研究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计划在首次登月阶段,或在未来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开展相关技术验证。

月球探测将“人机联合”

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公开征集了载人月球车的研制方案,在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时,2名航天员将驾驶载人月球车开展科考活动。载人月球车将具备载人驾乘、月面移动、定位支持、安全辅助等功能,可为航天员提供移动、通信、探测辅助等保障。

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正在不断拓展人的能力边界。但张鹏认为,人的精细化操作和现场决策能力,短时间内难以被替代。后续,我国将在月面建立小型的科研站,月球探测领域将走入人机联合探测的时代。未来,在月球上开展的实(试)验样品也有机会重返地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载人航天公开征集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月面科学载荷方案
交汇点讯 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经启动实施,计划先期开展无人登月飞行,并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为充分利用飞行任务资源,推动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7月17
2023-07-17 14:41:00
...划画上句号后,我们的探月步伐跨入一个新阶段——建设月球科研站。4月25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吴伟仁院士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
2023-04-26 02:55:00
中科院院士羊城开讲,揭秘探月背后的科学故事
...学研究所原所长、广州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徐义刚作“重回月球与月球新知——从‘阿波罗计划’到‘嫦娥探月’”专题讲座。为什么要研究探测月球?认识地球和类地行星早期演化的钥匙就在上月,
2023-06-11 23:03:00
...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空间天气监测仪,用于从月球视角观测宇宙辐射和空间天气。关锋还透露,嫦娥八号任务提供200公斤的国际合作搭载机遇,已收到泰国多个月面操作机器人和科学
2024-04-05 16:26:00
神舟十六今日发射 登陆月球提上日程
...途中。 新华社发中国计划在二○三○年前实现首次登陆月球据新华社酒泉5月29日电 我国瞄准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
2023-05-30 02:44:00
航天日重磅活动抢先看
...历史新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高分专项完成天基部分建设,遥感应用惠及全球;“羲和”“夸父”双星逐日,初步建立综合性太阳观测网;
2023-04-20 03:38:00
...一号\"\"天都二号\"双星是深空探测实验室自主研制、环绕月球编队飞行的新技术试验卫星。\"天都一号\"配置了激光角反、一体化通信机、空间路由器等载荷,主要负责开展地月激光测
2024-03-20 09:56:00
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这个“小罐子”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展现了“小罐子大智慧”。“重庆罐罐”随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并发回历史性的“自拍照”,它记录了人类首次在荒芜月球表面培育出第一片绿叶。生物实验载荷一经亮相,深受参观者好评,因
2023-11-10 11:35:00
...置的1台科学载荷管理器,开启探月征程。据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介绍,鹊桥二号搭载了极紫外相机、阵列中性原子成像仪、月球轨道VLBI试验系统3台科学载荷,同时配置1台科
2024-03-20 21: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