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科院院士羊城开讲,揭秘探月背后的科学故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1 23:03:00 来源:小周社会

“‘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中国航天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为国人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惊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

6月9日上午,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广州欧美同学会(广州留学人员联谊会)在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2023年广州同心大讲坛第12期(总第80期)暨羊城海归讲坛(第5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原所长、广州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徐义刚作“重回月球与月球新知——从‘阿波罗计划’到‘嫦娥探月’”专题讲座。

中科院院士羊城开讲,揭秘探月背后的科学故事

为什么要研究探测月球?

认识地球和类地行星早期演化的钥匙

就在上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作为岩石学家,徐义刚参与了嫦娥五号工程返回月样的分发评审工作。“至今我们已经进行了6次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分发,全国60多家机构参与到月球样品的研究热潮中。”同时,他也是探月工程四期领域科学家之一。

人类为什么要研究探测月球?“地球是太阳系唯一确认有生命的宜居星球,而月球就是认识地球和类地行星早期演化的钥匙。”徐义刚从分析地球的宜居性入手,为大家解剖了个中缘由。“由于地球内部仍然‘动力’十足,地球的早期历史基本上被后期的地质构造运动抹去了。要在地球上找到其最早期演化的记录实在太难了,但月球却很好记录了这段历史”。

由于月球“个头小”,其内部能量已消耗殆尽,是一个古老、“僵死”的星体,其“地质时钟”停滞在30亿年前,完整保留了45-30亿年的历史记录。月球这个“能量缺陷”使之在比较行星学研究中显示出优势。此外,月球上有许多地球上没有的资源,也是深空探测的重要跳板。

研究探测月球经历了哪些探索?

从“阿波罗计划”到“嫦娥探月”

研究探测月球如此重要,那么人类(宇航员)是如何登月并返回的?登月工程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人类研究探测月球经历了哪些探索?

“首先,人类要达到登月的目标首先要离开地球,这需要有脱离和飞出地球的速度。火箭可以帮助获得这样的速度。因此某种程度上,一个国家火箭的水平决定了探月的能力。”徐义刚进而介绍道,火箭携带探测器,一般包括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四大件。“火箭升空,将探测器推至月球轨道,着陆器登陆月球,完成探测任务后上升器升空离开月面,与巡航在月球轨道的返回器对接,返回地球。探月登月是由一系列复杂、精细的过程构成。”

三言两语的描绘不足以说明登月过程之复杂。“每次探月工程携带的工程载荷和火箭、探测器一样重要。载荷的科学探测能力决定了探测工程的科学水平。每次探月工程的探测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科研载荷/仪器来完成。”徐义刚说。

在此基础上,他回顾了人类6次登陆月球,12名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该计划开展了月表科学研究,采集并带回382公斤的月球样品。“即使在今天看来,阿波罗登月计划仍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冒险,也倒逼了技术发展,取得了三大科学发现,奠基了现代行星科学,是科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范例。”

而始于2007年的嫦娥探月工程,已实现了环绕探测、着陆探测、采样返回“三步走”的既定目标,使中国一跃成为航天强国。其中,嫦娥五号更是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在面对分离面多、模式复杂、细节严酷等挑战的情况下,攻克了取样、上升、对接和高速再入等四个主要技术难题,书写了中国人的探月壮举。

徐义刚感慨地表示,从嫦娥五号“牧星耕月”离家38万公里,带回1.7公斤月样;到天问一号“巡天问火”离家2.4亿公里,火星表面工作342个火星日......“在几代中国航天人和科学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飞天梦想也在一次次实现。”

展望未来的深空探测规划,他认为,月球探测只是一个起点。“人类的太空探测能力已经进入到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的阶段,深空探测正在走向更遥远处。”

他也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够热爱并投身到中国的深空探测事业,鼓励更多的研发机构和个人参与探月、天问等工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为国家深空探测战略贡献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举报/反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湾区再添科创新地标
...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五年来,在中科院、广东省委省政府及东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实验室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持
2023-04-26 07:0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赵竹青)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正式启动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拉开了围绕15位恰逢百年
2023-05-29 22:39:00
...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上饶广丰籍中科院院士俞鸿儒获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1928年6月生于上饶广丰。28岁那年,他考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师从
2024-04-09 08:33:00
...,在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胡海岩院士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继承发扬老科学家的精神力量,以更加饱满
2023-05-29 04:26:00
侯洵院士与中学生面对面分享“追光”故事
...名誉校长”聘书,为“侯洵科学探究实验室”揭牌,并向中科院分省院10名科技导师颁发了聘书。光学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通信、医学、工业、军事等众多领域。侯洵院士在瞬态光学、光电子学
2023-09-20 03:56:00
简单反应“玩”出复杂花样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丹宁2006年,《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重点实验室的张东辉、杨学明等共同完成的论文。这项工作首次在实验中
2023-02-22 10:04:00
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孩子心田
...权威的编委会和审稿专家把关。曾担任吴征镒院士助手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副所长吕春朝,为《植物的好朋友:吴征镒的故事》写下长达几千字的审稿意见;同样来自中科院、曾多年致力于《
2023-05-30 06:10:00
多点一盏科普的灯
...还得从2021年全国科普日说起。以前,我们一直在开展“中科院老科学家演讲团湖州行”活动。而前年,我们请到了陈旭院士,他的讲座《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把湖州二中这群高中生
2023-09-22 07:09:00
倒计时1天!2023搜狐科技峰会即将开幕,顶级嘉宾解读科技大变局
...尹烨将围绕《百岁还是永生?》的议题展开演讲。此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张双南将分享慧眼天文卫星、智能猎人星座背后的故事,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
2023-05-16 23: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