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有什么区别;"天都星"的研制过程是怎样的,在中国探月工程中,它们起着什么作用;作为最重要的载荷之一,"深空路由器"的研制难在哪,研发人员又是如何攻关的……3月20日,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发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皖新闻记者也通过卫星研制单位深空探测实验室,为网友梳理了多个热点问题的回复。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有啥区别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双星是深空探测实验室自主研制、环绕月球编队飞行的新技术试验卫星。
"天都一号"配置了激光角反、一体化通信机、空间路由器等载荷,主要负责开展地月激光测距、星间测量与高速测控等技术试验;"天都二号"配置了通导载荷,配合天都一号开展星间测量技术试验。
"天都星"是怎么诞生的
2023年2月12日深空探测实验室召开天都星项目启动会,正式确定了项目目标和总体技术方案。同年4月24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天都一号"和"天都二号"卫星命名正式公布。
“天都星”任务面临着技术跨越大,复杂度高、研制周期短等难题,深空探测实验室统筹各研制单位,严肃计划落实和过程管控,全体试验队员集智攻关,在2023年底完成正样产品的研制工作,经测试验证卫星各项功能、性能满足要求。
进入到发射实施阶段,卫星在2024年春节期间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场,开展各项总装测试工作,研制团队严格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了发射场各项任务。
3月20日,长八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都星”进入预定轨道。
“天都星”有什么作用
随着世界范围内月球探测活动的增多,建立月球通信、导航、遥感系统成为地月空间发展热点。我国也已经启动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的论证。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作为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的先导星,先行验证环月轨道高精度定轨、高速测控等关键技术,支撑国际月球科研站地月一体化网络建设,为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的设计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为月球探测乃至更远的深空探测"组网搭桥"、保驾护航。
"深空路由器"难在哪
"深空路由器"是“天都一号”技术试验星的重要载荷之一,完成星地下行可靠传输与网络编码在轨试验,验证解决地月可靠传输难题。
据介绍,深空路由器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在地月超长通信时延和间歇性链路挑战下,实现地月网络数据传得快、传得准。传统的TCP/IP协议在通信延迟大、网络拓扑快速变化、链路时断时续的深空环境中并不适用。
为此,深空探测实验室等研制单位建立了超长时延深空链路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在轨计算的深空智能传输方法,通过在卫星上实时预测链路质量并动态调整传输策略,提升地月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效率。
相比于传统路由器,深空路由器重量约束为200克,功耗仅3W,设计上要求高集成、轻量化、高可靠。为此,深空探测实验室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计算、存储、传输一体化智能网络架构,在深空路由器上集成了在轨计算和网内存储单元,发明了软硬件一体化低功耗深空网络交换技术,满足深空探测对设备重量和功耗的严苛要求。
"长征八号"的首次探月之旅
此次“鹊桥二号”、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的发射,是由长征八号遥三火箭完成的。据了解,此次任务是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探月轨道发射任务。
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采用芯级捆绑两枚液体助推器的两级半构型,全箭总长50余米。研制团队根据多窗口多弹道、低空高速飞行剖面等任务需求,对火箭进行了设计改进和优化,扩展了任务适应性,提高了可靠性。
深空探测实验室还有哪些计划
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安徽一年多以来,有力支撑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度参与重大科技工程论证立项,牵头论证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未来,深空探测实验室将联合国际伙伴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轨道建设科学实验设施,开展多学科、多目标科研活动。
目前,实验室正在论证月球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首次小行星防御验证任务等,以支撑建设航天强国建设,在全国乃至世界科创版图展现安徽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通讯员 李宜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