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一则“县政府不作为慢作为引发重大舆情,分管副县长等25人被处理”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这则新闻来源于吉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的4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而其中,便包括“农安县政府办公室不作为慢作为,督办解决群众信访诉求不力问题”。
除了严肃的处理让人拍手称快,通报提到的“引发重大舆情,造成不良影响”也是重要关注点。对应的舆情正是2024年网络曝光的“吉林农安回迁房烂尾事件”。
因为舆情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工作陷入被动,最终被处理的干部并非个例,河北三河牌匾禁用红黑蓝三色的事情,想来很多网民还记忆犹新。虽然问责的主因是不作为慢作为或者乱作为,但舆情处置不到位无疑是添了一把火。
由此,有些地方、有些干部不免对舆情处置心生畏惧,避之唯恐不及。畏惧的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互联网传播规律不了解,没研究,心中无数;另一方面行政思维和手段不管用,面对舆情,手中无招。而结果就是要么束手无策,任由舆情发酵,甚至谣言滋生,越发不可收拾;要么仓促上阵,发布结果不够真诚,关键信息有瑕疵,更加有理说不清。
实际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舆情,线上的舆情是线下问题的反映。舆情处置也并不复杂,更不需要谈舆情而色变。如果把舆情看成是一个检视问题的窗口和机会,抱着坦然的心态,以务实的态度解决线下问题,起码从一开始就不会慌。再加上平常在互联网传播上多作研究,建立应有的反应机制,舆情真的发生的时候,就能迅速研判处置,就会多一分轻松心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蒋叶俊
编辑 谌晗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3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