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滕雪)“这些大学生娃儿,国庆假期天天早起,坚持给我们做早餐,真不简单。”10月9日,秋意渐浓,手捧热气腾腾的爱心早餐,环卫工人黄师傅由衷点赞。这份温暖的早餐背后,是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们以专业服务社会、用知识回报人民的生动实践。
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该院以“专业赋能产业”为核心导向,组织学子跨越湖北、湖南、广西、云南、广东五省开展实践调研,足迹遍布26家食品加工企业、8个特色养殖基地,用专业智慧破解产业难题,交出了一份“接地气、有分量”的青春实践答卷。
双线调研,精准捕捉消费需求。学院采用“线上调研+线下实践”双线策略,精准捕捉营养健康食品消费市场核心诉求。一年来,学子们利用寒暑假,依托“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平台,面向全国消费者开展调研,累计回收有效问卷33091份。同时,学院还将志愿服务经验转化为调研“方法论”——依托曾获湖北省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银奖的“惜食·爱心早餐”项目,把为群众提供6000余份营养早餐过程中积累的膳食需求分析、餐食搭配经验,充分运用到食品消费调研中。通过精准聚焦学生、户外工作者等重点群体的营养健康需求,让调研成果更贴近民生实际,更具实践操作性。
实践探索,夯实产业发展数据根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年暑假,学院“惜食如金”实践团队将调研触角延伸至产业“源头”。在湖南大围山竹林种植基地,成员们亲手参与晒笋、切笋等原料初加工,摸清生长环境对竹笋品质的影响;在湖北潜江小龙虾养殖基地,他们与农户面对面座谈,详细记录养殖规模、品种选育等关键信息。通过追踪“田间地头到餐桌”全流程,团队不仅为分析原材料供应稳定性提供了依据,更有效助力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为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筑牢了数据根基。
成果落地,专业力量赋能产业发展。“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把成果用到发展实处。”经过实地探访与数据分析,团队提出食品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精准破解了食品产业“标准化、品质化”难题,既让营养健康食品成为便捷的餐桌选择,更使其成为连接城乡、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纽带”。目前,相关方案已获多家食品企业技术应用证明,调研报告建议得到浏阳市农业农村局认可;团队还凭借该成果斩获2025年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
“从守护环卫工人的‘舌尖幸福’,到深入田间地头破解产业难题,我们始终践行‘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初心。”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继春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引导学子扎根产业一线与社会基层,推动社会实践与国情认知、学科发展、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青春力量持续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践行大食物观注入持久活力。【责任编辑:何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