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06:43: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史中的每个朝代,都存在着“好官”和“坏官”。好官自然是为人所称道的,人人都觉得他清正廉明,为民请命。坏官就像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甚至在千百年后仍然会遭到人的唾骂。

清朝有这样一位官员,他是人人心中好官的代表,他就是刘墉。但他真的和人们所看到的一样是一位好官吗?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这恐怕也不是,因为在历史中,他做的一些事比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和珅更为可恨。刘墉是百姓口中的好官,他确实做过不少“好事”

这里所说的刘墉,其实还有一个别样的称呼“刘罗锅”,因为在《宰相刘罗锅》中,刘罗锅就是以一位亲切和蔼的好官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是两朝的老人,但是在老年的时候,也犯下了过错,因此被乾隆降罪。刘墉因此连坐成为了阶下囚,后来事情的因果解释清楚后,乾隆让刘墉成为了安徽学政。

刘墉到了那之后,很快就发现了当地存在的问题,于是他上书请求乾隆下令让州县约束贡监,让他们严加观察,察明优劣,免得让那些不怀好心的人钻了空子。

在他担任江苏学政的时候,刘墉上书告诉乾隆,虽然有的人身为府伊县令,但是却害怕那些刁蛮的百姓,害怕生员和监生,甚至害怕地方官员中掌管薄案牍的小吏。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最让刘墉生气的是,许多人藐视王法,直接把朝廷颁发的法令当作了儿戏。刘墉上书把这些事告诉了乾隆,乾隆一方面觉得的十分生气,一方面又觉得刘墉是个不错的官。

主要是因为刘墉上书的时候简明扼要,直接深刻的指出了其中的利弊,对于帝王来说,他们就喜欢这种直接说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所以乾隆认为刘墉十分的“知政体“。

后来刘墉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了国库被侵,本来应该处死,但是乾隆觉得就因此失去了一个这样的得力助手并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对刘墉加恩诏免,保住了刘墉的性命。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经历过这次的惩罚之后,刘墉更加坚定了想成为一个廉洁的官的想法,于是在后来,刘墉再次得到重用的时候,他坚持为政廉洁,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受灾后,弹劾贪污官员,追回赃款救灾。在科举考试中,力求公平让每个寒门学子都有施展才华的可能。假扮道人,微服私访,查明连续三年受灾,却有人在以荒报丰。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从一些方面来说,刘墉甚至可以成为清正廉洁的代表之人,但是实际上的刘墉真的和他表现出来的一样,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吗?刘墉为了自己的官位,看似摆平了文字狱,实际祸从他起

在公元1779年,有两户人家因为田地的纠纷向官府报官,这两家人的身份都不简单,所以这件事从小事变成了大事,两家都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一家姓蔡,一家姓徐。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蔡家本想购买徐家的田地,但是在徐家看来,蔡家想购买的是自己的一块风水宝地,所以无论蔡家出什么条件徐家都不肯答应,很多人对此很疑惑,为何蔡家要抓着一块地不放?

当县令徐跃龙又听了蔡家人的话后,终于知道为何了,因为徐家的土地里有蔡家的祖坟,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的根基之地,所以想向徐家买过来,但是徐家人就是不同意。

听完后,徐跃龙就直接判案,让徐家卖十亩地给蔡家。此时的徐跃龙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完全没那么简单,因为蔡家想的是让把徐家人赶尽杀绝,因为一山不容二虎。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蔡家还是继续抓着这件事不放,县衙的门客看不下去了,他告诉徐跃龙“蔡家人是有意的,按照大清的法令,应该反坐”蔡家人懵了,没把徐家人送进去,居然把自己给送进去了。

蔡家人哪里咽的下这口气,但是无奈大家又都在牢狱中,没有办法脱身。而此时蔡家的总管董志璘正在为释放蔡家而奔波,作为一个管家为何要对主人的事这么上心呢?

原来最开始董志璘是徐家人的主管,对徐家积累了一肚子怨气的董志璘,早就想把徐家人扳倒了。董志璘知道徐跃龙肯定是不会帮蔡家的,于是董志璘跳过了徐跃龙找到了刘墉。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就在我们都以为董志璘会向蔡家人一样抓着田地之事不放的时候,董志璘的状告内容让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董志璘状告徐家人里有人写了反诗,此人正是已经去世的徐述夔。

刘墉一听,面色沉重,要知道这不是什么私家小事,这是可以关系到几百人命的大事。但是刘墉其实可以完全选择不相信董志璘说他妖言惑众,自己编纂此事。

但是刘墉没有,他记下此事,并且添油加醋的上书报告给了乾隆,很多人疑惑,为何刘墉选择如此呢?因为之前差点丧命的事他不敢在多放肆,他把自己的官职看的十分重要。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知道此事的乾隆自然是大发雷霆,直接掀起了一场文字狱,因为在清朝那个时候,极度的思想控制让稍微有一点反的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毕竟王位来之不易,自己还没坐够呢。

于是文字狱大兴,徐家人全部丧命,就连已经死去多年的徐述夔,也被开棺抛尸,而且牵连出背后无数人也因此丧命。

或许有人会说,刘墉只是例行办事,但是在没有查明事情的真相就直接禀告乾隆,他明知会有无数人丧命,但他还是说了。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刘墉利用文字狱,保全自己的官位,不知还有多少人认为他是好官呢?晚年刘墉身犯多种错误,却不知悔改

如果说刘墉早年做的事,大多是为了老百姓好的,那还说得过去,但是晚年的刘墉每个大错误拉出来就是可以直接被皇帝下令处死的级别了。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公元1787年,乾隆召见刘墉与他讨论嵇璜和曹文植的事,只要待在过官场的大臣都应该知道,皇帝召见自己的单独谈话是万万不可泄露的,但是刘墉这样的老臣居然忘了这个原则。

刚出门不久便将此事传出,正所谓一传十、十传百,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自然逃不过乾隆的耳朵,乾隆虽然很生气,但是只是罢免了刘墉大学士的职务。

刘墉认为这是乾隆对自己的宽容,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乾隆心中虽有不满,但是顾及是自己喜欢的大臣,在同年的八月,乾隆委托刘墉祭拜文庙,但是刘墉明显不走心。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直接不按照规定行礼,这一幕自然被其他官员看见了,不出意外有人弹劾了刘墉,要知道就算是和珅也会在这些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辞习惯,一举一动,但是刘墉直接忽略了这一点。

清朝的上书房是有固定的议事时间的,但是刘墉的学生并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到来,十分散漫。刘墉作为老师,不仅没有纠正,反而放任,这从别人的眼中看来就是对皇帝的不尊重。

后来刘墉成为了会试的主考官,但是他并没有安排好时间,也没有借鉴之前的经验,直接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安排考试时间。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这直接导致了后面的阅卷时间不够,所以有很多都是不合格的试卷,这和刘墉之前排除一切困难只为让考生享受公平的考试,简直是判若两人,无数的人以此为理由弹劾刘墉。

但是乾隆觉得是自己一手带起来的老臣,也没有下狠心去追究,不久后乾隆去世,刘墉继续辅佐·乾隆的儿子,但是因为自己之前多次犯错,新上任的皇帝并不打算重用刘墉。

后来因为朝廷中实在找不出比刘墉经验更为丰富的人,所以任用刘墉为大学士。1799年,刘墉在办理和珅结党营私,接受贿赂的案件中铁面无私,这才让嘉庆对刘墉改变了态度。

清朝名臣刘墉的行为其实比和珅更可恨

但是刘墉并不是没有心机的人,他是否是想借和珅这一大贪官来衬托自己的清正廉洁呢?毕竟和珅是天下第一大贪官的名声早已经在外流传。

加上刘墉早期做的为民之事,所以在大家看来,刘墉似乎真是一个没有任何错误的好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名臣刘墉配称“好官”吗?或许他的行为比和珅还可恨
...的好官,又真是一名好官吗?以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名大臣刘墉为例,其所作所为就很难配得上“好官”之名。与和珅相比,除贪污一项不如对方外,本身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柱楼惨案《宰相刘罗锅》
2022-12-18 17:53:00
清朝名臣刘墉,配得上“好官”之称?其实他的行为比和珅更可恨
1805年,时任吏部侍郎的刘墉,下旨后照样与同僚们诗酒应和,谈笑风生。酒已半酣方觉尽兴,随侍将他扶回寓所后,他不但没有就寝,反而严正衣冠,安然端坐。下人以为大人醉酒糊涂,端解酒汤
2024-02-28 22:23:00
清代名臣刘墉,果真配称“好官”?其实,他比贪官和珅还可恨
《宰相刘罗锅》这部剧让刘墉的大名广为人知,但真实故事其实比电视剧里的情节还更带点儿讽刺意味。你猜怎么着,电视剧里那个总和和珅斗智斗勇、嬉皮笑脸的刘墉,他既不是宰相,也没驼背。他能
2024-11-05 10:49:00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又死多少人?刘墉如何回答
...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刘罗锅是他的外号,他的真名叫刘墉。刘墉是大清朝非常著名的能臣,有才干、有气节、有品德,说一句流芳百世也不为过。当时的皇帝乾隆也很欣赏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心
2024-06-20 21:29:00
刘墉:一个机智的官员,看他如何用智慧化解危机
...朝野的和坤是不是没人敢和他对着干呢?NO,宰相刘罗锅刘墉想必大家不陌生吧。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家族是名门望族,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而且刘统勋的官职比刘墉大得多。出生
2023-10-25 08:23:00
刘墉和他的父亲,谁的成就更大
刘墉就是刘罗锅,是乾隆朝的名臣,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他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职最高时做到体仁阁大学士。刘统勋也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他是清朝
2023-03-07 20:57:00
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是什么样的人
...做到这两点的人,历史上有一个,就是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康乾盛世时期的皇帝和大臣都很长寿,康熙在皇帝位就达到了61年,乾隆当了60年皇上,而且还是因为不敢超过康熙的原因,否则
2022-12-28 12:01:00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的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开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举,并在朝为官,被历任皇帝所倚重,至刘墉这一代时,已是4代进士了。刘必显是顺治九年的进士,一度官至户部员外郎
2023-06-02 10:18:00
刘墉下棋胜了乾隆,乾隆怒斥:不怕我砍了你?刘塘的回答堪称经典
...,便被帝王褫夺了生命。例如在清朝时期声名显赫的重臣刘墉,于某日与乾隆皇帝对弈之时,由于不慎取胜,险些掉了脑袋。幸得刘墉极为聪慧,其以一言,精妙地回应了此问题。【一代能臣刘罗锅
2024-08-08 10: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