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方人,甚至有些北方的人来到南方,都会接触到祛湿的概念,何为祛湿呢?湿是什么呢?怎么祛湿呢?我们分几期给您说清楚。
首先什么是湿?
中医学到底是怎么认识“湿”的呢?中医讲究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对应着六种气候的自然变化。当六气出现了病理的变化,就会变成“六淫”,对应——“风、寒、暑、湿、燥、火”。他们就是平时日常引起我们病症的原因之一。那么“湿”具有什么性质,什么样的致病特点呢?我摘录《中医学基础》和《黄帝内经》关于湿的定义和致病特点,供大家参考学习。
1.“湿”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把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致病引起外湿病。外湿病多见于长夏季节,此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时期。内湿多是由于脾的运化失司而引起。
2.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属于阴,湿邪侵犯机体可损伤机体的阳气;湿为有形之邪,侵犯人体,易留滞脏腑经络,阻碍气机的运行。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邪侵犯人体可使人体出现沉重、重着的症状。“浊”,即浑浊、秽浊不清之意。湿邪为病,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性质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
(3)湿性粘滞粘,粘腻;滞,停滞。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二是病程的缠绵性。由于湿性粘滞,停滞于某些脏腑组织,难以化解,故湿邪为病,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类水,水性趋下,故湿邪为病易侵犯人体的下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9 12:45:4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