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家埠“三灶神”年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26 13:0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卢恩俊

“二十三,祭灶官,送走灶王忙过年”。在备年货忙过年的紧张节奏中,腊月二十三“祭灶节”是一项自古至今在民间影响大、流传广的传统习俗。

《释名》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灶”本义是一种烹饪设备,为什么要祭灶呢?这里的“灶”,是指灶神。灶神是中国重要的神祇之一,是常驻人间的家神。关于灶神的原型,仅史书记载的就有几个版本,《淮南子·汜论篇》:“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炎帝以火德管理天下,乃火德之帝,故被奉为灶神。《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又载:“灶有髻。”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

古籍中灶神有多种说法,亦有从美女变成老妇之说。如元代著名史学家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说:“知灶神是祭老妇,报先炊之义也”,认为灶神是烹饪术的始祖“先炊”。道教中灶神叫“种火老母元君”,她主管人间饮食,掌控住宅生死祸福。后世民间逐渐用灶神奶奶将其取代,并与灶王爷并肩而坐。

杨家埠“三灶神”年画

全国著名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中,有一幅《三灶王》两层灶版画,上层为灶神及两位夫人,皆盛装礼服捧圭端坐,下层为文财神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两旁装饰八仙图像。还有一幅三坐灶神木版年画,从上至下的人物依次为财神、灶王爷和两个灶王奶奶、宅神,围绕其周围的则是八仙图像。这应是灶神木版年画中内涵丰富、人物形象较多、构图饱满繁密、色调艳丽热烈且具有很强装饰效果的代表作品。

“三人灶”不仅在山东潍坊、聊城、德州等地流行,且有“张郎休妻,从良修灶”的传说。说富家公子张子郭娶妻丁香,丁香孝顺公婆,后来子郭外出经商发财,休丁香移情别恋,丁香回娘家本分守家,历尽艰辛,勤劳度日。谁知张子郭却因遭遇天灾人祸,家破人亡,以乞讨为生。有一天,他讨饭到丁香家门口,丁香感念旧情,为张郎生火做饭,因锅灶破旧漏火,烟熏火燎,费老大劲才为张郎做出饭菜。张郎羞愧难当,为丁香重新修好锅灶,从此立志重新做人,靠自己的努力做起了盘修锅灶的泥瓦匠,后因其锅台灶垒得好,与人为善,被世人称为“张灶王”,死后被封为灶神。

当然,民间传说的灶神版本更多,各地供奉的灶神也多有差异,但大家对灶神的虔诚心是一样的。灶神从年初到年底,始终守在各家各户,监视众人一言一行。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报告驻守人家的善恶。锅台边,风箱侧,由灶王爷盯着每家每户春夏秋冬的一日三餐,言行举止。“民以食为天”,期盼平平安安的人家,对灶神自然崇信敬畏有加。

时至今日,社会发展进步了,人们依然过祭灶节“小年”,把它当作一个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张贴灶王年画的祭灶习俗也依然在不少农村地区流行。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辟邪走向喜庆,新春佳节让我们一同欣赏木版年画的诞生与发展!
...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全靠少数匠人的坚守。图源@匠人集杨家埠年画的非遗传承人杨洛书,7岁摸刻刀,14岁学刻年画,17岁正式进作坊。一生雕板多到自己都数不清,95岁还在坚持工作…四
2023-01-28 13:04:00
新年来临,文博大放异彩
...中国》展览云集300余件来自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广东佛山等地的特色年画藏品,邀市民朋友们一起驻足赏年画,祈福迎新春。 开放时
2023-01-07 10:58:00
灶王爷的真实身份 打赌你绝对猜不到
...杨氏灶神》条说,有一家姓杨,特别有钱。有一年冬天,杨家爸爸和儿子吵架,儿子小杨被赶出家门,只好跑到存干草的库房里过夜。库房没暖气,儿子冷得睡不着,正躺着哆嗦呢,库房里突然钻来
2025-01-22 20:02:00
丹青绘“年味儿”,雕刻“非遗”情,杨家埠年画打通年轻人市场
...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春节前正是年画销售的旺季,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志滨的西长兴画店作坊里,几位老手艺人正在套印今年新创作的《金蛇献瑞》年画。与此同时,杨家埠
2025-01-28 09:53:00
11月29日,董宇辉现身杨家埠,体验潍坊木版年画,直播间太欢乐啦~
2024-11-29 23:58:00
...跃然纸上。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和兴永画店里,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正娴熟地工作着。店里另一间房则更为热闹,不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挑选、购买年画。作为国家级非遗代
2025-02-11 06:11:00
探访潍水古艺,激活年画新生——青岛理工大学“乐道助遗,匠心拾遗”实践队潍坊之行
...“乐道拾遗,匠心筑遗”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开展了以“探访潍水古艺,激活年画新生”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百年墨韵溯古法,千雕万印淬匠魂。实践队首站来到杨家埠木
2025-03-11 10:57:00
...作座谈会上了解到,今年,寒亭区将继续办好第二十一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持续擦亮寒亭区的这张闪亮名片和对外推介的窗口。另外,今年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主题,结合“我们的
2024-04-01 11:48:00
展出三千余幅年画,“中国年画王”杨洛书木版年画艺术成就展开幕
...年画作品。杨洛书,男,1927年12月1日生,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旅游开发区西杨家埠村人,同顺德画店第十九代传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名誉博士,国家级非物质文
2024-01-26 16: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