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3月11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号召,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2月15日至2月17日,青岛理工大学 “乐道拾遗,匠心筑遗”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开展了以“探访潍水古艺,激活年画新生”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百年墨韵溯古法,千雕万印淬匠魂。实践队首站来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百年历史传承基地——和兴永画店。一幅年画的完成,往往需要数十道工序,耗时数月之久。从选料到制版,从雕刻到印刷,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湛的技艺。“画师笔锋勾勒的神韵,雕刻师对木纹肌理的精准把握,印工对水色交融的微妙掌控,任何环节的毫厘之差都将损毁艺术的完美。”第十三代传人杨乃东先生自豪地向实践队介绍杨家埠年画制作工艺的独特之处。
古艺新声交响处,守艺焕新架虹桥。“我们不仅要传承技艺,更要让年画活起来。”采访中,杨乃东向队员们展示了近年来年画创新的丰硕成果。《原神·五夜叉》令人尤为震撼,既保留了传统年画的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审美的特色,实现了数字艺术与传统纹样的跨时空对话,深受年轻人喜爱。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协奏中,杨家埠年画不仅守护着文化记忆的基因库,更搭建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躬身执版触文脉,印彩勾描启新篇。在杨先生的讲解之后,实践队跟随新一代木版年画传承人——杨静进入了和兴永百年工坊,开始了与传统技艺的亲密接触。杨静耐心地示范了年画制作从选料、制版到雕刻、印刷的每一个环节。指导队员亲身参与年画制作过程,深刻感受到这项古老技艺的精妙之处。中美土木工程233班王浩哲在体验时说:“看似简单的线条,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极大的专注力和稳定性。”
匠心解码千年画,薪火相传人人识。实践队走进中潍年画展示馆,深入学习杨家埠及国内其他地区年画的制作手艺。“年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部生动的民俗史。”中潍年画展示馆馆长吴安君先生在采访中表示。从天津杨柳青到苏州桃花坞,从传统节庆到现代生活,这些陈列的年画作品不仅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艺术特色,更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轨迹。传承非遗文化的首要任务,不仅是传承技艺,更要让更多人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密码。“年画是历史的语言,每一幅年画都是时代的缩影,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中美土木工程244班胡乐天参观后表示。
政筑平台引客至,古艺新裁创意生。“非遗保护不仅要传承传统技艺的精髓,更要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模式,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实践队队长颜嘉祺在对杨家埠实地走访调研后感慨。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年画艺术节等举措,为技艺传承提供平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赋予杨家埠年画这一非遗文化新的活力。
青岛理工大学“乐道拾遗,匠心筑遗”实践队深入潍坊杨家埠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探索,更是一场青春与传统的对话。未来,学院将继续丰富非遗宣传教育平台,探索创新形式,使非遗文化更加多元、生动地呈现给公众。同时,学院致力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非遗传承结合,激励青年学子积极投入到非遗保护事业中。(通讯员:颜嘉祺)
责任编辑:赵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1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