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市场调查|咖啡店书店“消费入座”上热搜 你对“蹭坐”怎么看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6-20 13:33:00 来源:上游新闻

逛街累了或朋友聚会,选择在装修雅致、冷(暖)气十足的饮品店和书店,享用美味食物和饮品,本身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最近关于“消费入座”的话题又上热搜,“消费入座”即进店坐下就须点单,否则会被礼貌劝离。

“消座入座”在网上已经不止一次引起争论,虽然有不理解的声音,但这次大多网友的态度却一边倒,认为应该支持。目前,重庆市场情况如何,你对“蹭坐”怎么看?上游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场调查:有“点单提示”但未劝离

重庆的咖啡和茶饮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记者来到重庆万象城,这里有不少咖啡饮品店。如星巴克在这里有3个门店,室内和室外区域都有座椅,几乎每张桌子上均有“先坐点单不用等”的二维码提示。但在记者观察的时段内,虽然有少数顾客在店内未点单就坐,但并没有店员前来提醒手机下单或需“消费入座”。

记者在店内发现,店内的大多顾客桌上,都摆放着点的饮品。但也有顾客坐在一旁玩手机或电脑,全程没有点单,也有人围坐一张小桌带着自备的水杯聊天,店员则一直忙于接待顾客、制作饮品,并未进行劝离。

不只星巴克,其实有很多餐饮店“不消费入座”的现象也很普遍,记者在离星巴克不远的Bake&Spice西餐店看到,室外桌上摆放了“仅供客人使用”的提示牌,但仍然有过路市民坐着休息。而“西西弗书店”的消费区虽然明确规定了“一人一单”,但在顾客不多的情况下,店员也都没有严格执行消费就入座。“奈雪的茶”商家在桌上张贴了“扫码领券点单”的提示,但不点单入座也很普遍。至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不消费入座的情况也很多见。

消费者态度:支持为主,但存在不同声音

记者上网查询,在论坛上有上海、杭州、成都、宁波、江西、南京、广东等多地的网友提到,“消费入座”举措推行的门店越来越多。虽然消费者的声音各有不同,但理解和支持如今变得更多。

“我就遇到过,去咖啡店想坐着边喝边看书,发现座位不少被休息的路人占了,只有换了一家”,市民邓小姐告诉记者,有的不但占了座位聊天,还有带孩子进来睡觉,甚至有打闹玩耍的,觉得还是有点无奈。

而支持“消费入座”举措的网友,则表示“开店是为了挣钱,可以理解”,“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占座,确实会占用正常消费的资源,影响经营秩序”。支持的网友认为“消费入座”有助于维护门店的秩序和氛围,同时,也能够保障真正有消费需求的顾客能够及时获得座位和服务。

然而,也有少部分消费者对这一举措有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这一举措有些“生硬”,可能会让一些只是短暂休息或等待朋友的顾客感到不适。此外,也有消费者担心这一举措会损害饮品店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第三空间”理念,即提供一个舒适、自由的社交空间。

有的网友则建议,如果实施“消费入座”,在座位上都需摆放“消费入座”的提示牌,可以让人提前知晓,不然被劝离挺尴尬的。

商家回应:理解消费者需求将合理引导

面对消费者的不同声音,星巴克中国公关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公司并没有制定“消费入座”的强制政策,更不会劝离不消费客人,仅是在桌面张贴了点单二维码,也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手机下单。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有过多的占座,影响到了点单顾客落座,门店会出面进行协调,给大家创造“第三空间” 。

其他商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表示会尊重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在维护门店秩序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自由的社交空间。

专家观点: 相互换位思考,可设置一定免费座位

在当今消费文化日趋复杂和多元的背景下,随着消费者对社交空间需求的增长,咖啡店、奶茶店等已不仅仅是一个售卖饮品的场所,更是一个集休闲、社交、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体。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营销学副教授刘建新认为,“消费入座”是客观经济规律和商业逐利本性所决定的。入座不消费不仅会徒增商家成本,而且还可能导致一些顾客不满意度和抱怨投诉率上升,客户流失率增加。

“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娱乐与流量制胜的时代,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刘建新分析,不消费入座固然可能会增加商家的一些成本,但也可能会“因祸得福”,例如一些本不消费或偏好不确定的顾客,可能看到该商家顾客盈门而产生启发式消费行为。此时不消费并不意味过会儿不消费,另外还应该看到顾客的终身价值,良好的消费环境与过往体验会刺激和强化后期的购买消费。此外,还可能带来交叉销售或口碑效应等。

如何把握商家盈利与顾客蹭坐之间的关系?刘建新认为,关键是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双方都应该以同理心和着眼长远考虑,商家和顾客换位思考。例如,商家可以设置一定的免费座位或提供短暂的免费停留时间,以满足顾客的基本社交需求。同时提供会员优惠或消费积分制度,以鼓励顾客消费。而消费者在享受咖啡店提供的社交空间时,应适度消费以支持商家经营,同时避免长时间蹭坐影响商家营收。

长远来看,这种互惠互利的做法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商家与消费者的和谐。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视频编辑 王善昆

编辑:陈璐责编:蒋艳,张松涛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三成“咖星人”每周豪饮超三杯 今天你“拿铁”了吗?
...前,有群“大咖”会先到这里提取“精神燃料”,那就是咖啡店。90后的Connie,每天挤出体育西地铁站后,会先买杯咖啡再回去。从她工作开始,这个“打咖”习惯已持续五年多。 事
2023-10-24 13:45:00
上海有家“被迫营业”咖啡店:早上7点开始“整活”,特调被外媒报道
...刚结束的“思南美好书店节·咖啡季”上,有一家特别的咖啡店,不管是“人可以被迫营业,但咖啡拒绝摆烂”的口号,还是口味与颜值兼具的咖啡特调,独一无二的风格吸引年轻人一探究竟。这家
2024-05-06 17:42:00
上海6200元一杯的咖啡已暂停销售!店员:预订掉两杯;市民:不会为噱头买单
...店员:预订掉了两杯11月15日,记者来到销售6200元咖啡的咖啡店,但现场已经没有这款咖啡。店员解释,这是根据老板的要求暂停销售的,“豆子数量有限,目前预订掉了两杯。”他说过
2023-11-16 14:32:00
黄金周消费调查丨胡同里的时尚烟火气
...胡同,打造新街景,再现白塔古韵。精酿啤酒品牌、精品咖啡店在这里落地,原本胡同里老业态的羊肉铺、油饼店换装升级,十一黄金周,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相融合的“烟火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
2023-10-03 08:44:00
即饮咖啡市场高端化趋势显现
...是在1998年,雀巢、星巴克、三得利等外资品牌快速进入咖啡店、超市等零售终端,开拓了罐装、瓶装咖啡市场。随着国内咖啡市场快速发展,众多品牌纷纷涌入即饮咖啡赛道。目前,COST
2022-12-15 10:04
...)的一份报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品牌咖啡店市场。这份报告是本周出具的,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时间里,中国的品牌咖啡店数量增长了58%,达到了49691家。而美
2023-12-14 22:18:00
咖啡市场打响“内卷大战” 激烈竞争之下该如何突围 业内人士支招“坚守品质”“保持特色”是两大制胜法宝
...战”分得一杯羹。 除了线下体验门店,线上开出的各类咖啡店铺就更多了。记者在“大众点评”app上搜索“咖啡店”,显示出3400多个结果;在抖音、淘宝等平台,也有不少咖啡馆推出团
2023-02-17 14:05:00
咖啡降价风“卷”到了星巴克
...竞争日趋白热化打开小程序,领取咖啡优惠券,再到库迪咖啡店“薅一杯羊毛”。方女士表示差不多每周都能喝上9.9元咖啡。“价格实惠,而且咖啡味道也不错。”她说。5月13日,山西晚报
2024-05-15 07:32:00
9块9的瑞幸,新中产薅疯了
...在厦门开业。这意味着瑞幸成为中国首家全国万店规模的咖啡店品牌,也是中国餐饮零售行业第五家万店品牌,在蜜雪冰城、绝味鸭脖、正新鸡排、华莱士之后。瑞幸一年上新100多款,研发和营
2023-08-31 08:2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