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刘亚曦在采样。
彭朝检查糟醅发酵情况。
张威进行酒样对比。
沈仕卫 刘显玉
雨润百谷生万物,“谷雨”孕育着成长的美好期待。
日前,茅台集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总结了2023年人才工作成效,对牟明月、刘亚曦等获“茅台杰出人才奖”及提名奖的人员进行了表彰,向茅台学院、茅台酒股份公司授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为技能人员颁发特级技师证。
近年来,茅台通过全方位推进人才引育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体制,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质科创人才队伍,不仅显著提升了茅台的核心竞争力,更成为其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
茅台以谷雨之名,礼敬人才,就是旨在打造茅台人才的专属节日,以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向外界传递茅台求贤若渴、广纳贤才的鲜明态度,体现茅台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广博胸襟。
彭朝:每年三万里行程加码茅台制酒
彭朝有两处住所,一处在茅台镇,一处在仁怀市区。从茅台镇开车进厂区,要5分钟。从市区开车进厂区,要12分钟。工作特别忙的时候,他住茅台镇。不是很忙的时候,他住市区。
无论住哪儿,他铁定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6点半左右开车出门。到厂区的时间,一定是在7点左右。
彭朝的工作日程里,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同事们上班,他上班。同事们休息,他也上班。从2017年至今8年了,他每年休息的时间全部加起来,几乎都没有超过10天。也就是说,每年360天,他有350天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当然,下班时间则不定,有时是中午12点,有时是下午6点,但通常会加班到晚上10点。
他那辆越野车,每周就得加一箱油。车子的里程表,每年要增加近1.5万公里。
2017年至2020年,他是茅台集团特级酿造师,负责中华片区生产技术指导。2020年,他成为茅台集团首席制酒师后,负责全厂生产技术指导。无论“特级”还是“首席”,他都肩负制酒工艺指导、纠偏、传承三大任务。
每天到厂区,彭朝就一个车间接着一个车间走看,今天没走完,明天接着走。29个车间转完了,又从头开始接着转,如此周而复始。各个轮次酒开烤期间,他最忙。遇到窖期,各车间放假,他也得去车间。检查糟醅是否正常发酵,检查封窖泥是否严实,检查生产工具是否有损坏。车间放假期间,集团会组织很多与生产相关的会议,他都得参加,还要作汇报或总结发言。
今年已经56岁的彭朝,在茅台已工作了39年时间。
2017年前他是酒师,再往前,他是普通制酒工人,所以工作相对单纯。每年还有不少放假时间外出旅游。但2017年后,外出旅游就成了他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去年遇上3年才有一次的“大窖期”,车间放了一回最长的假——15天,彭朝都没捞到一个休息机会,15天里依然每天开车在各个车间巡查。今年春节放假9天,彭朝只在大年初一这天没进厂区。
负责指导公司制酒生产工作,彭朝对茅台酒制酒的8道工序59个工艺操作环节及关键点了然于心。他将“质量是生命之魂”和“酿造高品质生活”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全方位指导茅台制酒工作。截至2023年任职6年间,茅台酒厂班组平均产量达74.72吨、班组年平均产酱香达10.18吨,产量与酱香均超公司要求。
和义兴酒业分公司、保健酒业、循环产投公司等起步晚、技术人员经验较为缺乏、条件艰苦等原因,部分班组出现工艺操作不规范、对生产理解不透彻等问题,彭朝带队对这些分公司和子公司进行技术帮扶,有效提升了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通过大师授课、劳模上讲堂、工匠讲堂、传帮带、现场授课等方式,彭朝对新员工、普通员工、班组骨干、徒弟等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已累计培训万余人次。2021年,彭朝创新工作室荣获“贵州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2022年,彭朝获“茅台杰出人才奖”称号,2022、2023年均获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优秀师徒”的称号。他带的20个徒弟已有8个出师。
4月19日,茅台第三届谷雨人才日如期举行,省级“彭朝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揭牌。
作为省级“彭朝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彭朝参与指导《基于可视化生产监控平台,提升生产过程管控能力》等数十项创新项目,涉及制酒生产与制曲生产,覆盖了原辅料特性对比、工艺探索、设备设施改进、机制机理研究等。“彭朝劳模创新工作室”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成功申请了《地锅饱和蒸汽流量计系统》《一种堆积发酵与窖池发酵系统》《一种自动分级摘酒系统》3项专利,推动了茅台酒酿造技艺的信息化、自动化、低碳化、科学化发展。
刘亚曦:做茅台环境科学的探路人
每一瓶流向市场的茅台酒,都配有一条专属的红飘带。在不久之后,红飘带可能迎来新的里程,主要原料化纤材料向绿色环保型升级,成为环保型可降解飘带。
主持这个绿色酒包材研发项目的,正是茅台杰出人才奖获得者刘亚曦。然而,这只是她科研项目的一部分。
近年来,刘亚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支撑计划1项,主持省部级人才成长项目1项,主持市厅级项目4项,主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主持项目资金总计超过200万元,参与国家重大仪器专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多篇……
4月19日,茅台集团2024年人才工作会在茅台会议中心召开,这是茅台敬才爱才的专属节日。
站在茅台会议中心领奖台上的刘亚曦,微微抬头,目光穿越人群,眼神坚定而澄澈。她手里捧着的荣誉证书,仿佛就是她这几年的科研时光,满是分量。
透过舞台上的灯火,她依然庆幸,自己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时,偶然投出的那份简历。
2020年,刘亚曦即将走出“象牙塔”,结束多年的求学之旅。在眼花缭乱的招聘信息中,她想过留在上海,想过回到山东故乡……投出的好几份简历中,一份投向了茅台学院。
没过几天,一个贵州归属地的陌生号码,唤醒了刘亚曦的手机屏幕,一场跨区域的缘分也就此缔结。
刘亚曦依稀记得,茅台学院人资处老师的那几句话,您没来过贵州,就当是一次旅行,来贵州转转,来学院看看。一直以校为家的刘亚曦,被说动了。
来到贵州,她惊奇地发现,这个地方,跟她听说的很不一样。山清水秀,空气和环境质量都非常好。
特别是茅台镇这个地方,地处北纬27.5°的赤水河谷地带,地势低凹,自身海拔只有400多米,两岸环抱的大娄山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是一个密闭的气象场,具有独一无二的气象环境。对于研究环境、研究大气的刘亚曦来说,她仿佛看到了很多游离在茅台山水之间的科研项目。
这块还有待被科研开发的“无人区”,诱惑值拉满。
最让刘亚曦感动的,是茅台那份礼敬人才,重视人才的赤诚之意。
茅台学院作为新兴学府,大气研究的相关仪器还不完善,刘亚曦的研究,需要一个大气污染物的复合观测站辅助。她提出这一诉求,就得到茅台的大力支持。只要相关科研人才落地,观测站可以建,这就是茅台最无声的回应。
当时,光一个VOCs,中文名叫挥发性有机物的观测仪器就需要200多万元,这样的科研平台,又有谁不心动?
2020年9月,不顾父母的极力反对,刘亚曦背好行囊,踏上茅台这块承载未来的土地。
激情过后,琐碎的生活也会照进现实。晦涩难懂的本地口音,茅台冬天特有的湿冷,项目卡在瓶颈期……
刘亚曦曾经也苦恼过、迷茫过。
转眼近四载春秋,在这片紫红泥渐渐扎下根的刘亚曦,感怀四年里那个叫作“茅台”的名字,给予了她莫大的勇气。
在茅台,只要有创新的想法,立项的机会就很多,项目落地也会很快。就拿可降解飘带这个项目来说,基本是一次会议就通过了,领导还扩充了资金上的投入。
除了像刘亚曦这样的科研人才。茅台也鼓励一线人员去提出改进的想法。只要项目可行,即便不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茅台也会由领导牵头去立项,要么联手清华、北大这些高校将项目落实到位。
不久之后,茅台学院新建的科技大楼就快投入使用了。大楼里,是茅台出资约1.64亿元采购的636台(套)实验仪器设备,含大型实验仪器设备61台(套)。
刘亚曦对这些崭新的设备,充满了期待……
近三年以来,刘亚曦获得多项表彰,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方面均有突出贡献。已入选贵州省“千”层次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贵州省国资委个人创意奖,荣获仁怀市优秀教师,荣获茅台学院青年岗位能手、茅台学院科研先进个人、茅台学院优秀教师等称号。
对于此次获得“茅台杰出人才奖”,刘亚曦在欣喜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所取得的成就和茅台的前辈们相比不足挂齿,非常感谢集团的信任和鼓励。希望将来能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能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科研是星辰大海,追求没有终点。刘亚曦在茅台环境科学之路上的叩问与追寻,永远不会停止。
张威:从百分之二里守牢基酒品质
近15年来,张威基本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作为无辣不欢的茅台本地人,更要克制自己吃辣的天性。十多年“索然无味”的生活,她为何会对自己如此苛刻呢?
这要从她所从事的工作说起。
2009年,张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茅台质量部,从事白酒品评。这是一个对味觉、嗅觉感官要求极高的工作。
据悉,酱香酒中只有约2%左右的其它呈香、呈味物质。但也就是这约2%的呈香、呈味物质的存在在酒中决定着白酒的口味、香型与风格。包括酯类、酸类、醇类等多种香味物质,对白酒质量有极大影响。
张威每天的工作,都在跟这些2%的微量物质较量,捕捉酸、酯、醛、醇等成分,品评出细微差别。
在入职茅台之前,张威从未接触过白酒,对白酒几乎一无所知。
刚进入质量部,张威内心略感担忧。这种不安来自于酱酒相关知识的空白,对每天100来杯酒样的恐惧。
品评,听起来不难,事实上,这并不容易。
到岗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张威都在恶补专业知识。从酱香究竟是个什么味道,到茅台一至七轮次基酒的感官风格是什么,张威一个都没有落下。
基本功的训练也必不可少。那段时间,她都在闻和品上反复循环,鼻腔长期受到刺激,时常都会出血,口腔也起了水泡,长了溃疡。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现在的张威,拿起酒样,眼观、鼻闻、口尝,便能对轮次基酒质量、感官风格给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从业多年,她已多次在全国品酒师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先后获得“贵州省技术能手”“贵州省白酒行业技术能手”“贵州省国资委专业技术星青年”等称号,多次荣获茅台公司级“品评标兵”“品评能手”等称号。
现在,张威已是特级品酒师、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贵州省白酒评酒委员,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职务二级品评师。
练就一身本领,对这份工作,也从最初的忐忑变成了如今的从容、期待。
又是一个工作日,张威坐在挤满酒样的品酒台前,面对100来杯轮次基酒,细闻其味,辨清是粮香、酯香、醇香,还是曲香?抿酒,铺满舌面,反复感受,去捕捉轮次基酒的醇厚度、细腻度、柔顺度和舒适度。
如此这般,反复尝评,仔细分辨口感,感受酒体间细微的差别……
15年的光景,弹指一挥间。张威始终坚守在自己的领域,专注执着地做一名匠人,专注执着地锤炼自己的匠心,一闻一品间,追求舌尖上的极致,成为茅台基酒品质的守门人。
所有的付出,都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4月19日,茅台第三届谷雨人才日如期举行,这天,是茅台敬才爱才的专属节日。张威的名字出现在“优秀人才”之列。
(本版图片由茅台集团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