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吉小山洞发现摩崖石刻群 年代覆盖唐宋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4 12:53:00 来源:杭州网

前不久,安吉县博物馆研究员程永军在该县杭垓镇进行乡土文化调查时,意外发现一处有明确历史纪年的摩崖石刻群。经省文物专家现场勘探确认,该处摩崖石刻群中同时涵盖了唐、宋、明三代的纪年年号,应为真迹无疑。其纪年跨越时代的连续性和清晰明了的完整性,到目前为止湖州市仅有,浙江省少见,全国恐亦不多,应属重要发现。

这处新发现的摩崖石刻群位于杭垓镇吴村村仙人洞内的崖壁上。仙人洞的洞口就位于安吉县道黄麻线的公路旁,低于公路路面,人需要微微弯腰才能走进洞内。从洞口处开始,至山洞堵塞处约20米长。距地面1米高左右的两侧崖壁上,记者看到有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摩崖石刻。“有的单独成篇,有的间隔或叠压后期刻画;字数有多有少,字迹有深有浅,有的清晰可辨,有的混乱不清;有的记事,有的记名,有的记诗,有的刻画符号。”程永军说,摩崖石刻留下了从公元740年到1636年间近千年的古人手刻遗迹,实属罕见。

“相较于安吉丰富的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等遗存,摩崖石刻在境内则较少发现。之前发现的石刻,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程永军说,唐代的摩崖石刻,在浙江境内屈指可数,这次发现对于研究安吉西南部山区的历史和生态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接下来,文物部门将对此次发现的摩崖石刻进一步进行测绘、扫描、拓片,对摩崖石刻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日,湖州市安吉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杭垓镇吴村村一处仙人洞内的石壁上,发现多处有明确历史纪年的摩崖石刻。据悉,此次发现的10个年号,涵盖了唐、宋、明三代。其中唐代的摩崖石刻,在浙江
2023-08-07 19:19:00
华山新发现摩崖石刻137处 书法类型丰富
...民网西安7月26日电(记者贾凯璐)“本次调查新发现137处摩崖石刻,年代最早的石刻为北宋元祐三年《游师雄观黄神潭留题》,石刻书法类型丰富,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2024-07-26 12:12:00
...州市宗教研究会、杭州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集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大型书法法帖首发式在杭州市宗教中国化交流研究中心举行。《集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大型书法法帖分上中下三册,王明法主编
2024-03-17 06:53:00
石痴奚珣强:摸遍群山解读古人朋友圈
...您心里最重的分别是哪些?奚珣强:2023年,我们在湖州安吉仙人洞调查时,团队中的马鹰先生,发现仅容一人通过的坍塌山洞,我与陈洁在其中辨认出南朝元嘉年间的摩崖题名。这个题名的书
2024-10-23 14:38:00
绍兴蕺山发现元明摩崖诗刻,专家建议尽快保护
...一名杭州的文史爱好者在蕺山发现了元代《石室旌功颂》摩崖石刻,并对难以辨识的文字“解谜”,发现石刻的内容是一首诗。全文共161字,主体是12句七言诗,仅12字存疑。不仅如此,元
2023-10-11 15:55:00
黄宗羲笔下的宋代摩崖找到了!重现“余姚版兰亭雅集”
...的奚珣强是一致公认的“石刻捕手”,经他发现的重要的摩崖题刻有数十方,以一己之力,大大拓宽了晚清以降金石学的学术边界。“至微堂”还有一位“摩友”清兄,姜建清,近几年来在打捞金石
2025-03-11 14:53:00
建德发现极其珍贵的元代外藩进贡摩崖题记!
昨日(16日),笔者在建德大洋镇兰江边探访了一方元代摩崖,由于风化严重,其内容并不容易辨认,于是将拍摄回来的照片与金石同好奚珣强兄、蓝银坤兄等进行了分享,一起辨识,共同探讨。经过
2024-09-18 15:42:00
梅河口的这块石碑为何被称为“金之国书”?
...文字,莫不是“不在南坡在北坡”的“宝”?一块女真文摩崖碑居西朝南,方位为南偏东 48度。刻石残高1.7米,石面略经加工较平整,宽窄不一,约0.70-1.10米不等;碑下垒砌两
2024-08-08 16:24: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河南鹤壁浚县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综合保护本体修缮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修缮将对大佛进行全封闭施工,预计施工周期为三年。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大伾山的摩崖大佛,依
2025-03-17 15: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