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
□赵家栋
“煎饼粗,糊涂薄,吃不饱,咋干活”,这故乡民谣中的“糊涂”,度娘说是我国北方粥样的食品。
我的故乡在泰山下,糊涂是庄户人饭桌上仅次于煎饼的主食。故乡民谣中的“煎饼粗,糊涂薄”,道出了旧社会穷人为地主老财扛活的辛酸,顿顿吃加了糠的煎饼,喝又稀又薄的糊涂,吃不好、喝不好,两头不见太阳。
故乡的糊涂有咸有淡,做淡糊涂常用棒子面;咸糊涂里加了盐、菜、豆子、花生、地瓜、山药等。做糊涂,水烧开后,下上凉水调好的糊状面粉,武火烧开文火熬,这样做出来的糊涂黏糊、口感好。文火熬糊涂,农家柴灶里没烧透的灰烬可代劳。
故乡四季分明,农家糊涂的浓度和菜、豆类等食材,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炎炎夏日,做稀薄的糊涂,庄户人家管它叫“糊涂汤儿”,只在开锅后象征性地加点儿糊涂面。晴好满月的夜晚,在院里吃晚饭喝糊涂汤儿,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碗中月亮在荡漾。
一年四季,农家的糊涂丰富多彩,童年的记忆里,最难忘我和小伙伴在明媚的春光里“来到田野里,来到草地上”,挖荠菜、苦菜、婆婆丁,上树撸榆钱儿回家做糊涂。榆钱儿做的咸糊涂,喝起来滑溜溜,很有趣,也很有乡土味。夏秋两季,新的豌豆、麦仁、黄豆、黑豆、绿豆、红豆、地瓜、萝卜次第下进农家糊涂锅。现在,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乡亲,做加了野菜的咸糊涂,是尝鲜、换口味、讲营养;半年糠菜半年粮的岁月里,乡亲们喝汤汤水水、杂七杂八的菜糊涂,为的是填饱肚皮省干粮。
我生在解放初,也许是因为生活拮据的原因,那时农家对腊八节不重视,偶尔一年能喝上次稀饭似的“腊八粥”,原料远没有现今超市里八宝粥丰富,除小米、麦仁、棒子糁、豆类外,还有少见的大枣、花生、核桃仁。在故乡过去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喝过的粥,香甜、难忘。
我在祖国大西北服役十七八年,一次在延安喝南瓜小米粥时,我与战友谝我初次喝《水浒》故乡东平粥的经历,班长听后调侃说,“你们山东人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那是上高小时寒假的一天,我跟堂叔去泰山下的牛奶场送饲料,地排车上的地瓜秧、花生秧码得小山似的,叔驾辕,我拉帮套,车到今泰安老汽车站时,天才麻麻亮,远处传来摊主“喝粥泡果子”的吆喝声。叔说:“天还早,粥摊那儿有闲凳,咱到那儿歇一会儿。”刚落座,粥瓮前的老者边盛粥边拖着长腔向俺爷俩儿喊:“东平粥来喽。”
叔忙不迭地给人家解释,说俺去给牛奶场送饲料,赶了二十来里路,只是想坐这歇歇,货还没卖,兜里没钱买粥。那粥摊老者向我摆摆手,跟叔说:“让孩子把粥喝了吧,一毛钱一碗,回来时想起来就给我,想不起来就算了。”
从牛奶场回来是下坡路,叔拉车、我坐车,坐车的我,出过的汗水凉津津的,拉车的叔头上冒热气。进城前,叔打算在火车站吃早饭,喝粥、就咸菜、吃煎饼,为还人家那一毛粥钱,叔拉着我去了汽车站。那天,饲料卖了个好价钱,叔说:“咱今天早饭喝粥泡果子。”果子是乡音,全称“香油果子”,别名“油条”。那炉篦子似的老式油条,四根连在一起,俺爷俩买了八根。叔正值壮年、饭量大,舍不得多花钱,用煎饼卷油条当饭吃;我一碗粥、四根油条下肚,吃饱了,打个嗝,满口香。有钱的感觉,真好。
改革开放后,俺村山山岭岭遍植果木,乡亲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村上有了饭店、摊点,在家打个电话也能吃上外卖,外卖的粥是稀饭似的八宝粥。闲暇时,村上老年人还是喜欢自己做糊涂,莲子粥、荷叶粥、山药粥等,应时代的呼唤,走上农家的餐桌。庄户人家熬粥、蒸饭,逐渐告别烟火,用上了电饭煲,生活越来越滋润,日子越来越清闲。美中不足的是,我所在的城乡,再也见不到那用山地里产的黄豆、小米,经浸泡、磨糊、包揉,用木柴火熬的古今闻名的东平粥,听不到那诱人的“喝粥泡果子”的吆喝声了。我的乡亲,喝糊涂遇事不糊涂,喝粥干事不黏糊,致富路上,披星戴月,不负时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