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贺敬之的回乡诗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4 05: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贺承德(壹点号:贺承德)

那年九月,一辆中巴车,从北京驶来。

在宽阔的大道上,它显得特别平稳,像是在走。一辆辆小汽车,宛如撒欢的野马,从它的身边骄傲地跑过。枣庄也有中巴车,与北京的这辆中巴车相遇,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一位耄耋老人,眼里含着热泪,泪水泛起深切的光。他在低语:“十年没回来了,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其余的人可能没有听清,但镜头特别专注,它捕捉到了老人的肺腑之言。

老人是地道的北京人,还是纯正的延安人,更是咱土生土长的枣庄人。准确地说,在他的心里,至少汹涌着十四年台儿庄的心血。血战台儿庄,是一场电影吗?不,那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战争,是真实的噩梦。它把英雄带进了坟墓,也把侵略者送进了地狱。少年贺敬之,当时并没有拿起武器,投身到战争的硝烟和烈火之中。他只是捧起书本,以笔为透视镜,书写着家国中的文字和文字中的家国。此番故地重游,定然会有信念回归的味道。如果我在场,我会“咔嚓”一声,在摄影的光圈里,写下《回乡偶书》的插图:“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正站在不惑之年的窗口,我是认识他的。他是贺敬之,是枣庄万亩榴园的老乡,是台儿庄运河湿地的亲人。

在这辆车上,一群人突然都按下了静音键。他们都不说话了,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贺敬之的情绪。老人似乎是在寻找当年的小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荆棘小路啊?暗夜重生。可如今,在太阳底下,它早就不见了踪影。但是这条路一直都在,它畅通无阻在贺敬之闪亮的脑海里。脑海里有一颗星,充当了行路的指南。

沉默是思想在走路,它里面浸润着最婉约的情。倾诉是语言在奔跑,它里面流淌着最豪迈的诗。有人开始提问,您小学在哪里读的书呀?北洛,这个峄县南面的小学校,挂在了贺敬之的嘴边。他是个爱诗的人,更是个爱书的人。而书生呢?是在校园里诞生的。书声也是在校园里诞生的。老师喜欢孩子认真读书的心情,就像绿叶喜欢鲜花一样。“你有很深的延安情结呀!”只是家乡和延安相比,谁更亲呢?记者似乎想急切地知道这个“谜”。是啊,从情感的角度来讲,家乡和延安之间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呢?贺敬之并没有让我们的耳朵失望。他语重心长地画了一个等于号:“我对家乡、对延安是一样的深情。”一朵泪花,开始在他稍稍眯起的眼睛里荡漾,仿佛是在和一杯美酒比沉醉似的。我喜欢这样的沉醉,不是美酒胜似美酒。

不知不觉间,中巴车高兴得加快了速度,贺敬之一再嘱咐:“稍微慢一些!”是啊,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走得太快,就走马观花了。与“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相比,贺老更渴望在台儿庄多待几日,与台儿庄的一草一木多谈谈心,与台儿庄的一砖一瓦多叙叙旧。怎能无动于衷?又怎能不言不语呢?

似乎每次返乡,桑恒昌都要充当贺敬之的龙头拐杖。贺老是喜欢桑老的,尤其喜欢他的那首《贺敬之归故里》。诗中写道:“回归故里才晓得/悠悠乡魂在这里/乡魂搂定你/就像你/醉里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是啊,诗魂里坐落着一个苦难的故乡,乡魂里耸立着一个伟大的诗人。贺敬之来台儿庄,不是来和山珍海味交朋友的。他是来怀旧的,他是来省亲的。只有和苦难再干一杯,他才更有资格说:“新生活,你好!新中国,你好!新时代,你好!”牛肉,就不要往他的眼前端了;河虾,也不要再在他的眼前转了。要端,就请端过来一个菜煎饼。要转,就请转过来一段大葱。河虾和牛肉,根本调动不起贺敬之的胃口,只能把他的眉头紧锁。煎饼卷大葱,再加点儿炒豆角,才是他舌尖上的台儿庄,才是他舌尖上的中国,才是他舌尖上的自我。“他对家乡那些土得掉渣的饭菜情有独钟。”这也无怪乎,青年诗人时培京给贺老送来了一瓶老咸菜疙瘩。贺老就好这一口,他就爱这个味。这是最美最能代表母亲的味儿,散发着家乡的爱的味道。

正如烟离不开酒一样,菜又怎能离开汤呢?光吃怎么行,还应该开喝呀!开喝,就是打开了味觉器官的长河。喝什么呢?喝咱枣庄最有名的羊肉汤吗?不!贺老半调侃半严肃地说:“再给我一碗‘马虎’粥,要一大碗。我从小就喝‘马虎’。老人说喝了‘马虎’,心里不马虎。真是好喝,真是好喝啊!”笑容分明早就从他的脸上跳到碗里了,跳到粥里了。他说的“马虎粥”,就是我们枣庄人所说的糊涂汤,其实就是稀饭。喝了糊涂,脑子不糊涂。在延安,是小米饭把贺敬之养大的。在台儿庄,是糊涂汤把他养活的。难得糊涂。具有家国情怀的贺敬之是很理性的,他很喜欢糊涂汤的感性色彩。

纵然是短短的一餐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贺敬之的幽默风趣。他指着桑恒昌谈笑风生,你不是我的拐杖,你是我的桑塔纳。桑塔纳姓桑,它和桑恒昌是亲人吗?如此说来,贺兰山姓贺,它不也是贺敬之的亲人吗?

真正的诗人,童心未泯。而真正的诗,其实就珍藏在童心里。试想一下,以前的小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在夏夜里捉迷藏呀?因为他们在无意之中,都做了一场从月光下、夜色里捉到两句诗的美梦。

在大家的促请下,贺敬之又深情地吟咏起了《雷锋之歌》的片段:“假如现在啊/我还不曾/不曾在人世上出生……”学习雷锋好榜样,助人为乐的精神不会过时。

这才是永恒的青春岁月,这才是真正的诗意人生。

(作者为《中国教育报》阅读之星、中国好老师特约作者、教师博览签约作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纸上烽烟|贺敬之忆家乡抗战烈士贺明谟:忠魂赴国难,浩气应长存
...重回望。 已逾百岁高龄的文化大家、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先生,曾经写过一段朴实无华的文字,这是他为自己的堂叔、革命烈士贺明谟所作的碑文。与贺敬之其他昂扬澎湃的诗句不同,这段文
2025-09-03 09:55:00
枣庄到底有谁在啊?!
...榴产业是枣庄市的一张骄人名片。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曾写道:燎原星火似重现,忽作银河倾碧天,诗入奇境知何处,我乡枣庄石榴园。峄城区是我国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是目前国内集中
2024-07-06 13:29:00
贺敬之的《回延安》是歌颂延安精神的名诗〔268〕
一、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贺敬之,山东峄县人,著名剧作家、诗人。曾任《剧本》、《诗刊》编委,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等职。贺敬之,1924年出生在贫苦农家,在极其艰难中
2024-09-17 10:51:00
台儿庄古城游记,古城荡漾在水中,通达世界
...在兰陵醉死成为荷花。”1988年,原文化部代部长、诗人贺敬之回故乡台儿庄,写下《题赠台儿庄酒厂》:名地名酒台儿庄,酒家争赶兵家强。一杯载我三乡去,诗乡梦乡到故乡。台儿庄出产的
2023-03-19 14:44:00
二十四节气|AI游陕西 秋分推荐:延安宝塔山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篇,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09-23 10:55:00
...、张瑞芳、白杨、舒绣文、夏衍、田汉、聂耳、冼星海、贺敬之、丁玲、萧红等文艺名家,他们在最炙热的年华面对家国沦陷,满腔热忱,在烽火硝烟中,他们以文字、音乐、戏剧、影像、绘画等文
2024-04-19 03:18:00
...正实现闭环、完成使命。比如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延安,是贺敬之笔下孕育淳朴热情人民的热土;历史课中的延安是饱含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圣地。学生在亲身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
2024-08-06 03:46:00
...用精准的语言直击人的心灵,引发观众共鸣。此次他带来贺敬之的《回延安》,希望通过演绎这部作品,传承延安精神,彰显时代担当。
2025-01-17 08:23:00
文献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开启点映 致敬中国文艺力量
...、张瑞芳、白杨、舒绣文、夏衍、田汉、聂耳、冼星海、贺敬之、丁玲、萧红等文艺名家。这些文艺大家在最炙热的年华面对家国沦陷,满腔热忱,在烽火硝烟中,以文字、音乐、戏剧、影像、绘画
2024-04-19 11: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