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9 22:35: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称“王”的人,在中国古代是很牛的一群人。在秦始皇之前,称王的人都是地位极高、权力极大的人,很多王实际上就是天子(即后来的皇帝)。秦始皇称帝取消分封后,王的地位被降了等,成为仅次于皇帝的人,到了汉朝刘邦时,为了统一天下,又分封了很多异姓王,结果刘邦分封的异姓王几乎全都没有得到好下场。从汉朝以后的封建王朝,就较少再分封异姓王了。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到隋末唐初时,由于群雄割据,李渊父子为建立和巩固新兴的唐朝政权,分封了一大批同姓王和异姓王。李渊父子分封的异姓王主要是一些割据一方或拥有一定势力的地方实力派人物,有的被封为王,有的被封为郡王,统称为群雄异姓王。唐初分封异姓王是迫于当时全国的政治形势,不得已做出的决定。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汉朝刘邦也迫于形势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也同样有一些异姓王最后被皇帝消灭,但汉朝给人的感觉很可耻,是典型的卸磨杀驴,而唐朝则使人感觉,被消灭的异姓诸侯王似乎都是该杀的。为什么同样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受的处理办法,却给人如此大不同的感觉呢?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汉朝初年刘邦分封的异姓诸侯王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七位,其中被刘邦害死的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谋反被杀的有“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信”,病逝的有“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唐初分封的异姓诸侯王,主要有六位,分别是:凉王李轨、燕郡王罗艺、楚王(吴王)杜伏威(名誉地位一度仅次于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为大唐第四号人物)、彭山郡王刘季真、北平君王高开道、定襄郡王胡大恩。其中谋反被杀的有“凉王李轨、燕郡王罗艺、彭山郡王刘季真、北平君王高开道”,战死的有“定襄郡王胡大恩”,被冤枉暴病而死的有“楚王(吴王)杜伏威”。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从以上汉唐初年诸侯王的简要结局可以看出,汉初被害死的诸侯王有2位,谋反被杀的有3位,病逝的有2位;唐朝被冤而死的异姓诸侯王有1位,谋反被杀的有4位,战死的有1位。单纯从数量上看,汉朝的悲情诸侯王比唐朝多1位,而谋反被杀的则是唐朝比汉朝多1位。所以在悲情人物数量上汉朝比唐朝多,自然容易激起人们对汉朝的鄙视,但这其实只是表面原因。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从深层原因来分析,其实汉初诸侯王和唐初诸侯王的情况差别是很大的。汉初的诸侯王基本都是在楚汉相争背景下依附刘邦的,他们对西汉帝国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被杀害的韩信和彭越,可以说是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的决定性力量,而巨大落差是,恰恰这两位功劳最大的诸侯王最后都被刘邦蓄意杀害,悲情指数极高。另外造反的英布也是看到韩信和彭越被杀的结局后,才被迫造反的,所以西汉处置诸侯王的手法太过简单粗暴,极易引起人们对被冤杀诸侯王的同情。相反唐朝初年则基本没有这种现象,杜伏威之死主要受到昔日战友辅公祏的牵连所致,而且他并没有被简单粗暴地杀死,是暴病而亡,减轻了人们对李唐王朝的谴责之意。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另外,汉朝初期诸侯王的历史贡献总体上是要大于唐朝初期的异姓诸侯王的。他们贡献大、故事多、结局惨,这样就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人们感情的冲击力极大。唐朝初期诸侯王的历史贡献相较汉初诸侯王要小一些,贡献小、结局又不那么简单粗暴,形成的反差小,对人们感情的冲击力也没那么大。所以,汉朝异姓诸侯王的结局使人感觉是统治者卸磨杀驴,而唐朝异姓诸侯王的结局则完全没有令人产生这种感觉。但从总体上看,这13位异姓诸侯王除了2位病逝的,其余11位的结局都是很糟糕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彭越韩信要刘邦封王是否合理
...吧?刘邦就算刘邦不封彭越为王,彭越也是事实上独立的诸侯王,况且彭越又没有要挟刘邦封王,他又不是刘邦的部下,有权拒绝刘邦的邀请。刘邦拿封王与彭越做了政治交易,这是刘邦主动选择的
2024-07-16 15:54:00
韩信、彭越封王,周勃、樊哙却没有封王是为何?
...是他的臣子。刘邦在建立大汉的前后,一共封了九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韩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和燕王卢绾。这九位诸侯王,
2023-09-20 20:03:00
刘邦是怎么对待西汉那些异姓王的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的时候,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韩王信和长沙王吴芮。这些异姓诸侯王当中,尤以韩信的功劳
2023-05-11 15:47:00
刘邦称帝后为何要先杀这三人
...面于各个请侯。而在刘邦建国后,占地辽阔,抚公众多的诸侯王便成了刘邦眼中的”沙砾“。因为在众诸侯王中,不乏利欲熏心者,他们行使手中的势力和财产招贤纳士,造成壮大的政治军事团体,
2023-05-13 14:33:00
...”。在建立汉帝国过程中,汉高祖刘邦共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齐王韩信(后徙为楚王)、梁王彭越、燕王卢绾。这是因
2023-04-17 06:15:00
...各地郡县外,还有直接效忠于天子、握有万乘之权的各个诸侯王。韩信被封为楚王,彭越被封为梁王,英布被封为淮南王,光是这三个人的领地,就占了汉朝土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三人所拥有
2024-05-29 06:45:00
韩信同袍,英布盟友,卢绾发小,皇帝为何举起屠刀
...但是,他不能满意淮阴侯的安排。所以,韩信的野心就是诸侯王,而不是皇帝。彭越向吕后哭诉,他求的只是富贵,不愿做平民。所以,彭越的野心就是一个列侯,比韩信还不如。当他们都得了自己
2024-04-25 22:27:00
在刘邦登基以前,为了打败项羽,先后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其中韩信、彭越、英布的军功最大,他们被誉为“汉初三大名将”,可是后来却惨遭吕后的毒手,那么吕后为什么要将他们赶尽杀绝呢?韩
2024-06-29 20:52:00
为何汉初叛乱不断?原来是刘邦和匈奴联合导演的一场大戏
西汉建国初期,汉高祖刘邦分封了7个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信、长沙王吴芮、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同时还封了上百列侯,大家家大欢喜。按理说打了这么多年仗,大
2024-11-11 1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