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逼反英布的目的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9 06:45: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从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中国开始,统一就成了历史的主潮流,分封与割据已经被时代抛弃。

汉朝建立后,实行的是郡国制,除了朝廷所管辖的各地郡县外,还有直接效忠于天子、握有万乘之权的各个诸侯王。

韩信被封为楚王,彭越被封为梁王,英布被封为淮南王,光是这三个人的领地,就占了汉朝土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三人所拥有的权势足以让天下每个人都为止肃然起敬。

三人被分封时,各个对刘邦感激涕零,自以为光宗耀祖。可在刘邦生命中最后的12年里,这三人逐个被刘邦铲除,三个显赫一时的大家族,也因这三人的牵连而覆灭、消失。

舍不得土地又为何要分封?

刘邦铲除韩信、彭越、英布的原因,在于他们土地太多,实力太强,他们强大到让刘邦生了铲除之心。

既然不想给三人这么强大的权势,既然舍不得土地,刘邦又为何要分封三人呢?

分封只是权宜之计,楚汉时期,这三人名义上是刘邦的下属,实际上是刘邦的盟友。

韩信自从拿到刘邦给的三万残兵败将后,就在事实上脱离了刘邦,他前后独自攻克了魏国、代国、赵国、齐国,连克四国,不仅让他有了“不赏之功”,也足以让他凭此获得强大的权势。

四个国家是韩信打下的,那么他们的管理者是韩信立的还是刘邦立的呢,他们是更畏惧韩信还是更畏惧刘邦呢?四个国家事实上是听韩信的,还是听刘邦的呢?

答案很明了,韩信在楚汉时期虽然名义上一直是刘邦的属下,他真正掌握的权势已经接近甚至有可能超越了刘邦。

彭越与刘邦维持的一直是盟友的关系,刘邦克秦之前路过彭越的地盘,两人一起攻打过一座城池,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交情。

秦朝末年的彭越,一直单独作战没有上级,楚汉时齐王田横给了彭越将军印,彭越也因田横的关系加入了“反项阵营”,一定意义上讲他与刘邦站到了统一战线。

彭越一直在梁国打游击,时而帮项羽小忙,时而帮刘邦小忙,但他帮刘邦的次数更多,在楚汉战争后期也逐渐一边倒向刘邦那边。期间,彭越拥有了一支人数不少的军队,且拥有一片地盘。

英布最初是项氏手下的大将,楚汉时期被项羽分封为九江王,在楚汉战争中期加入了刘邦的阵营,九江国因此被楚国灭掉。在楚汉战争后期,英布带着军队光复了九江国。

垓下之围前,刘邦追击项羽至固陵,项羽勒兵反击将刘邦击败。后来韩信、彭越、英布三人带着军队支援刘邦,联军在垓下将项羽包围,并将项羽彻底击败了。

项羽兵败后,这三人拥有的力量加起来已经远远超越了刘邦,虽然刘邦的实力连韩信都比不过,但作为盟主,他还是当了老大,成了天子。

刘邦君临天下后,当然不敢亏待这三人,所以把天下小半的土地分封给他们,利益大致均分,三人得到的好处也足够让他们满足了。

刘邦分封他们,是权宜之计,要暂时安抚他们。但是分封就造成了分裂,给汉朝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这三人刘邦必须要除掉,最好的方法就是挨个铲除逐一击破。

第二次统一

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他回到封地后没多久,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私藏刘邦命令通缉的钟离昧。

这件事让刘邦感觉到,韩信飘了,他已经敢无视自己的命令了,已经敢在私底下反对自己了。

而且韩信刚成了楚王,在封地活动时为了保证安全,不管到哪里身边都带着大量的军队,汉朝的斥候就经常打听到楚国大军行动的消息。

刘邦认定韩信已经反叛,就用陈平的计谋,带着几个壮士擒了韩信。

之所以不直接发兵灭了楚国,是因为刘邦认识到自己无论是军队还是将领,都敌不过韩信。天子敌不过诸侯,这很尴尬,也很本末倒置,所以刘邦怎么可能不畏惧韩信,怎么放心留着他呢?

韩信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擒了,这让彭越很慌。所以刘邦平定陈郗等人的反叛时,派人喊彭越带兵协助自己,彭越假称生病,只派手下一大将去了。

刘邦就抓住机会,派了一个使者用计谋把彭越给俘虏了,然后用违背自己命令的罪名把彭越的梁国削了,把彭越流放巴蜀之地,后来在吕雉的建议下,刘邦又令人重审彭越的罪状,又给他添了一些罪名,最后将其处死并剁成肉泥,然后将彭越的肉赏分成若干份给了天下诸侯。

刘邦是刻意要用莫须有的罪名除掉韩信、彭越两人的,英布之反,不是刘邦逼迫的,他也不像逼着英布反叛。因为铲除韩信、彭越两人时,都没有兴起兵戈,刘邦没费太多功夫就把两人灭掉了。

而英布自从领了刘邦赏的肉后,每天心神不灵,怕自己步韩信、彭越的后尘,他被刘邦的行为吓到了,被刘邦的行为逼反了!

英布从此加强了淮南国的边防,这给他落了谋反的口实。他手下有一个臣子得罪出逃,向刘邦诬告英布反叛。之前有人告韩信、彭越反叛,刘邦都是立马就“信了”,这次他却选择“不信”,因为淮南国已经有了防备,自己若想铲除英布必将导致汉朝爆发一场内战。他已六旬高龄,想御驾亲征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可那位臣子出逃后,英布立刻就反叛了,他带兵攻打淮南国附近的郡国,掀起了内战。刘邦被迫拖着衰弱的身体御驾亲征,他最终成功伐灭了英布,但他也在战斗中负伤,回到长安后就病重而死了。

韩信、彭越、英布三人纷纷殒命后,汉朝迎来了更进一步的统一。但是之后的汉朝,还是在一定程度的上处在分裂之中。吴王刘濞等刘姓诸侯王的土地加起来,接近汉朝总领土的三分之二。而从七国之乱开始,一直到汉武帝“推恩令”成功实施结束,这是汉朝的第三次统一之战。

分封韩信等三人,是为了安定功臣们的心,暂时让汉朝迎来和平和,争取发展的时间,等汉朝力量足够了,这三人是铁定要没的。分封刘氏诸侯王,是因为汉朝建立之初国基不固,各种不稳定因素太多,分封他们是为了增强汉朝的力量,维持汉朝的稳定。等汉朝稳定下来了,民心都想着刘氏了,这些诸侯王也是铁定要没的。

“狡兔死,走狗烹”,古人诚不欺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的军事才能与悲惨结局
刘邦手下的将领中,谁的战功最显著?1.韩信:汉初三杰之一,汉初著名军事家,被誉为“兵仙”。在楚汉之争中,他先投靠项羽,后投靠刘邦,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如暗度陈仓、垓下之战
2023-12-11 08:21:00
刘邦是怎么对待西汉那些异姓王的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的时候,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韩王信和长沙王吴芮。这些异姓诸侯王当中,尤以韩信的功劳最大
2023-05-11 15:47:00
三国时期刘邦的四个阶段
...,让韩信开辟北方战线,以达到消失或者牵制项羽的战略目的。4、刘邦战略决胜阶段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成皋对峙了2年多时间,谁也无法继续前进,但由于刘邦后方比较稳定,萧何源源不断提供
2023-08-25 06:52:00
刘邦夺取天下后,项羽、韩信、彭越,结局如何?
刘邦夺取天下后,说:我自己没什么能力,之所以击败项羽,都是大家的功劳。带兵横扫强敌,我不如韩信;筹措粮草物资,源远不断地给前线供应粮饷,我不如萧何;坐在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
2023-08-22 20:44:00
...之战项羽从河南荥阳的撤退路线一直是沿着东南方向走,目的地是江东会稽郡,那里是项羽大本营,项羽手下的核心就是他从江东带出来的八千子弟兵,把项羽所有逃亡的地方串连起来是这样的:鸿
2024-07-22 20:24:00
楚汉战争(三)刘邦的战略大迂回,韩信逆转乾坤,项羽败局已定
...,韩信能独当一面助汉王夺天下,乃当下亟须争取之人。刘邦依张良计,派人连络英布许利,又遣韩信攻魏地。魏王豹踞河东扼中原要地,曾楚汉间首鼠两端,刘邦定三秦后降汉伐楚,彭城战后叛汉
2024-10-12 12:18:00
刘邦称帝后为何要先杀这三人
早在楚汉战斗时,刘邦为了密集军力,羁縻民心,特封广袤地面于各个请侯。而在刘邦建国后,占地辽阔,抚公众多的诸侯王便成了刘邦眼中的”沙砾“。因为在众诸侯王中,不乏利欲熏心者,他们行使
2023-05-13 14:33:00
楚汉议和后,项羽为什么不赶紧撤走,反而选择在垓下决战?
...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西属汉,东属楚。和议成,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归还给刘邦,双方将士欢呼万岁。九月,项羽引兵东归。项羽之所以要议和,主要还是兵疲食尽,不得不暂且停战。既然如
2024-02-20 13:31:00
项羽为什么一撤退就开始兵败如山倒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项羽一直把刘邦压着打,但是鸿沟和议之后项羽撤军后,刘邦撕毁协议,引兵追击。刘邦联合诸侯大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军被围困。最后项羽仅带八百人突围
2023-06-25 21: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